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25 lines (62 loc) · 12.4 KB

农村:市场流通物流法制和人权欠发达地区.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25 lines (62 loc) · 12.4 KB

农村:市场流通物流法制和人权欠发达地区

标签: 户籍制度 欠发达 社区自治 晋惠帝 农村 农民 三农 流通 市场化 交易成本 财经

目录: 自由民主宪政通往奴役之路

时间: 2009-09-19 14:47:27

市场流通物流法制和人权欠发达地区称为农村

城乡问题的关键,在于清晰双方的主体定义;即,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农村。在《农村包围城市是子虚乌有》一文中,我们提出了农村的经济学上的更具通用对比性的定义:所谓的农村地区,是指市场化欠发达地区;或者说物流欠发达地区,又或者说流通欠发达地区。此三者的意义是相同的。因为市场化、物流、流通三者是正相关的;同时,又与地区法制法治的程度成正相关,而与市场交易的成本阻尼特权对社会侵蚀程度成负相关。很多时侯,我们说一个地方的人素质低,其实是指这个地区法治传统薄弱;又或者说一个地方很穷,实际是是因为这个地区的特权贵族里张宏良之流特别有良心。

目前我国的城市和农村概念是混乱的,基本上就是央权颁定的“城市名字编定”,“名字听上去是农村的是农村”,所以中国农村变成城市的改革,和经济没有什么关体系,只不过是把原来地名后缀的“县”,改为“市”,“区”。一个专吃人间烟火的胖上帝,就可以站在历代皇帝的宫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啦,农村土包子变成工业洋包子啦,今天的皇帝不再是前朝的封建皇帝啦”……,“万岁!”,兴奋!自豪!满足!陶醉!……(省去几万个形容词)。

精神正常点的会说,“工业化是城市”,“农业化是农村”。这是开始进修的土包子认识中的世界,也就是晋惠帝“穷人没饭吃,不能吃蛋糕吗”的智力水平。如果不考虑“穷人”的定义,晋惠帝司马衷同学的汉语造句,其实是没有错的。假如认识到农村就是“物流欠发达地区”,“流通欠效率地区”,那么,就会出现一个衍生的推论,到底是反映高效率物流供应的所谓“工业发展”,构成了城市;还是把人聚拢在一起封一个官号叫“一品城市窝”,就是工业化呢?前者是经济学者眼中的工业化,后者,就是中国社会学者的“工业化”,经济学上称为傻逼工业化

假如认识到农村就是“物流欠发达地区”,“流通欠效率地区”,那么,农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构成,是“物流欠发达”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农村选择了农业”,所以物流欠发达,所以变成了农村。而是因为物流欠发达,所以不能有效运出自已的产品,又不能廉价运进外地的产品;缺乏生活必须品的齐备,不得不从最基本的生存角度出发,直接从土地上求生存,这样,就产生了“农业单纯性依赖”的社会。因此,中国的“农村贫困”,大量的农村人口,实际上是市场欠发达的结果,而不是因为中国农村人口多,所以中国不发达。

在中国,构成流通成本的主要的障碍,是私有财产原罪化,及以此为基本观念的不患贫患不均的社会观念。这种观念剥夺了社会交易的市场条件,人权是市场交换的基础。在这种观念上构筑而成的种种“地方垄断法规”,所谓的“市场规范管理”,所谓的“社会主义理想”……,构成了市场交换的高昂成本。

因此,中国的农村是一种人文的结果,多于“自然条件”的结果。在农村发生的所有严重的“自然灾害”,当然也就更大程度是“苛政猛于虎”的人祸之灾了。上世纪死亡排前五位的饥荒中,英属孟加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威胁孟加拉期间,发生的大饥荒排第五位。尽管有战争的背景,但是尤诺贝尔奖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研究仍然指出,是饥荒都是人祸的结果,是日军的威胁、孟加拉独立倾向令英国人对孟加拉的忠诚的怀疑,从而出现了长达一年的战时管制,导致该地流通的崩溃,造成了两百万人的死亡。二十世纪前四位的大饥荒,分别的58-62年的毛中国,36-37年的苏联,74-76年的柬埔寨,和九十年代到今天的朝鲜。

将农村定义为“市场、流通、物流欠发达地区”,那么,出产农产品的地区,就不定是农村了,而是工业化社会的一个分支:农业集约化地区。相反,如果一个地区因为特权制度和垄断造成了“市场、流通、物流欠发达”,那么就算把全中国的人口集中在一个城市里,也不是全中国的“工业化”,而是全中国集中营化。将封建央权人治统治下的中国的所谓城镇化,在数字上对照世界“城市化水平”,只有不懂经济的国产经济学家,本质上是御封道德明星的大脑中的理论产物。

将农村定义为“市场、流通、物流欠发达地区”。中国其实就是一个落后的大农村,村干部及干部的奴仆们的生活区叫城市!所谓的反对户籍制度的本质,就是所有的村民都希望成为村干部,谁知道文盲村民就算挤进干部生活区,无非是大观园新来了刘姥姥,从最底层的奴仆开始“论资排辈”,子子孙孙都别想当干部!

分析中国社会阶层的利益立场

唯物分析中国社会利益阶层观点

社会按权益得失分割的五种阶层类型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没有反抗:专治压迫的泄压阀技术

财中饿鬼之既望权益者

最贫困的人口是城市世袭贫民

专治统制的泄压阀中的农村精英

以农村名义反对自治社区的人士代表了谁的利益?

城乡移民精英只是代表了自已的利益

户籍制度不是万恶之源,请不要反对户籍制度本身

户籍制度天天被反,真的应该废除吗?

社区自治之户籍制度与民主人权的关系

社区自治同时保护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根本利益!

户籍制度的选择权,在该地居民,不在外来者

户籍制度恰恰是民主人权在无自治权社会里的体现

农业人口城市化原动力和户籍制度必要性

极力维护不公平制度的往往是受害者自已

真是户籍制度造成了欠发达地区穷者越穷的原因吗?

官民二元,公私二元

就孙志刚悲剧再谈户籍制度合理性实施

自由结社,社区自治和迁移自由和“西方的”户籍制度

城乡博羿的公平根据是什么?

人权的核心表现是乡土相联的生存发展权

户口不是政府福利也不是可交换的品种

地区福利出现差异是合理的

为什么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排外是理所当然的

农区移民精英,离开大地母亲的安泰巨人

反对户籍制度背后争的是政策倾斜的利益输送

盲目反对户籍制度的现实危险

讲民主首先明确自已利益体归属

穷穷相报何时了!弱者知多少!

户籍制度是城市平民的核心利益

谁主张谁维护,妥协是实力平衡的结果

暂住证,遣返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关系

上帝总是和您的正义离得远远的

私有制让老百姓也可以拥有财富!

户籍制度自古就是中外老百姓的根本利益

户籍制度是公民社会的内核

参考西方成功的经验不要人权偷换概念

户籍制度杂锦批之“我的财产是你的”潜台词

户籍制度是中国全体平民的根本利益

盲目反户籍制度声浪

全国无差别保障是左倾计划主义公有制

城乡贫富差距客观上强化了央权社会结构

<农民是被最广泛代表了利益的阶层>

农村包围城市只是毛主义信仰“作梦震撼世界”的神话

《农村:市场流通物流法制和人权欠发达地区》

前一篇:交易成本路线图的讨论集

后一篇:农民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为零!GDP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