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户籍制度
特权
小农意识
人权
平民
体制
均贫富
自治
工业
市场经济
文化
目录: 自由民主宪政通往奴役之路
时间: 2009-10-13 10:37:50
城市平民一直经受了联合打击
《户籍制度合理性讨论集》和《自治制度讨论集》,通过详尽的内含功能对比,揭示了两者的等价性。以平民社会福利保障发放渠道为主要功能的户籍制度,是城乡居民共同的核心利益,更是城市能够成为城市的条件之一。城市只不过是物流和交易成本比较低的地区,被故意挑拨的反户籍制度的声浪,无非是损害城市居民的利益,增加城市居民“留居城市”的生活成本而已。其结果,无非是令城市居民的现实生活条件向农村居民靠拢,同时,社会保障为零至负值,生存条件和保障条件比农村更差!
分析有关户籍制度的系列文章,已经说明了特权利益者联合海外包括港台利益者在内的买办集团,利用小农意识盲目反对户籍制度,进一步强化中国“小人权优势”,即,不让中国人民积累财富,从而集中民财服务于不惜老百姓一切代价的永久性全国总动员,并称之为中华崛起之发展。服务于特权利益最大化的意识形态,除了不知所谓的“中华崛起”的大国霸权主义,还有送上门来的“反对户籍制度”,中国特权等级社会,看来还颇能维持一段时间。
另一方面,分析有关户籍制度的系列文章也已经分析了,被利用的小农意识者,无论是极端的血酬牛二还是不明自已真正利益的小农自私者,都不可能从反对户籍制度中得到任何利益。仅除了少数社会压力泄压阀,作为“泄压式公平”的成功样板的幸运儿,摆进专治广告橱窗,以便进一步收购民众精英的灵魂,消除民间潜在的反抗动机,和反抗能力。其实根本不必进一步担心“特权主义者和农民联合起来”,毛中国的出现,本身就是“特权者和农民联合起来剥削城市财富”的产物。
今天就已经是处于历史上最恶劣的“特权主义者和农民联合起来消灭城市财富”的后历史时期!回顾六十大寿的历史,显然,农民在这个联合中,非但没有得到利益,反而成了最大的冤大头。尽管维护封建专治制度的总是农民受害者,农民自已的小农私心也被反复利用,但是农民也死了最多的人,同时培养了“农民的子弟”科尔涅尼乌斯卫队,成为吸食农民脂血的最大利益集团之一!不知,是否是活该?还是可悲?还是可怜人?是否也有可憎之处?
事实上,农民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只不过是给代表了利益的从来没有过发言权的傀儡!真正的农民,都是无辜的牺牲品!在现实社会中,出于主要居住在城市的特权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将农民的怨恨转向更贫困无助的城市贫民,不失为特权民粹精明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成果!通过进一步牺牲情愿的不情愿的,位于城市中的新旧市民利益,然后通过计划生育的温柔,或波尔布特的粗暴,将“多余的中国人口消灭掉”,显然是现行的,并且,很可能是将为“低人权竞争优势”而被强化的“国策”。
在这一专治国策的压力下,城市居民的应对方式,笔者并没有加以讨论。那么,面对这一“国策”,城市居民将如何应对呢?显然,从城市居民整体上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城市化落后,从现代意义上农村比例是100%的国家里,说非农(城镇)居民有能力应付小农意识和毛主义暴民政治的联合,是言过其实;否则,也就不会有建国大典这类叫卖灵魂的大作了。所以我们首先是从特权利益者和农民利益角度出发讨论这个问题。农民不用多说了,为虎作伥,首先填了虎口;几十年后今天,光是从城乡移民精英的暴民情结,就看不出农民能从平均主义陷阱中“虎口脱险”的希望。
垄断利益系列讨论集则说明了,特权利益者这种夺权政治勾当中,味着良心强化国有经济垄断特权,其实也得不到最大化的利益,只不过是换了江山的满足感。这是一种奴隶社会的满足感,即,骑在他人头上的满足感。经济学说明,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可以用市场经济的货币衡量,也可以用奴隶多少来衡量。人权经济模型将说明骑在老百姓头上的满足感,所谓翻身做主人,也是一种经济学可以解释的财富感受。
经济学上人权本身也是可以作为财富单位的。所谓低人权优势,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奴役民众服务政治特权”的声明。无非是用自已下线的奴隶“得益”,减去自已作为上线奴隶的“成本”,如果是正值,那么对这个人来说,特权制度就是划得来的。考虑到人性本私,人类奋斗的目的,最终在于占有多少个性伙伴存活多少个后代,特权制度占有他人人权的奴隶主,尽管经济财富少了,但是从占有他人的人权,“性的满足”看,不见得很不惬意。
《无人权的农村人口计划经济城镇化工业化同样会造成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
《农村也是等级社会》
《张五常教授极端无知的错误:农村县政府上市殖民剥削中国农民》
后一篇:公募基金和中小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