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发展
硬道理
绿色
污染
环保
gdp
可循环
可持续
大自然
人类纪
生产
文化
目录: 人权法学和经济学
时间: 2009-09-16 15:55:55
亵渎母亲“发展就是硬道理”
在与漫长的君权私有的公有制反动势力搏斗后,出现仅仅几百年的《私有制民权社会》,则是以(max(国民利益))为发展的定义。在这些社会里,自然也就《民性本私,官则无私》。那么,如何认识这几种“不同视角”的发展定义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交换决定价值》的进一步的深化:人类社会“创造”的价值,到底是大自然的产出品,还是大自然的新的负担?从大自然的角度上看,人类的“生产力发展”,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否人类生产力不发展了,大自然就停止进化了?
笔者给出一个完全联结前述“不同角度”的发展定义:发展是人类改造大自然服务于本身利益的比例。显然,改造大自然的人类行为,就称为劳动。在这个定义中,隐含着一条不被中国社会注意的“发展成本”,也就是不能被改造也不能自然生存的大自然成分,将给抛弃。因此,人类的所谓发展,并非是对大自然的贡献,而对大自然环境造成的负担!
用A表示封闭生存环境大自然原来的环境量,a表示改造后适应人类需要的改造值,b就是改造后能独立存在的自然量,而c就是被抛弃的值;(A=a+b+c)。换言之,人类的发展,伴随着大自然损毁的成本c!考虑A是一个封闭的常量,人类所谓发展,存在着一个剪刀差,人类不可能永远通过不顾c的损失和A总量的减小,而单纯增加a值,却称之为发展!一旦超出某一阈值,就会以失代偿的方式,以生存环境和人文社会的全面崩溃,宣布所谓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只不过《唯心发展论者》的南柯一梦!“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过高的期望导向极左乌托邦》!
人类社会的发展定义:发展是人类改造大自然服务于本身利益的比例。改造大自然的人类行为,就称为劳动。劳动对大自然的改造成果在人类社会中的交换量,称为价值。被改造的自然量可服务于人类生存的值,称为财富。人类的发展并不是对大自然保有值的增量,而是对大自然的改造。这意味着存在着即不适于被改造,也因为被剥夺了生存的条件而被抛弃弃置的量而c;并服从(A=a+b+c)的自然量守恒的规律。A表示封闭生存环境大自然原来的环境量,a表示改造后适应人类需要的改造值,b就是改造后能独立存在的自然量。这里的“生存”是广义的,生物的生存固然是生产,供生物生存的元素的健康保留,也视为“生存”。
人类的发展既然是对大自然的改造,也就必然服从着最根本的经济学规律“成本效益”。被抛弃的量c,就是大自然为人类发展付出的成本。那么人类发展,就包括两重意思,第一种是粗糙的发展方式,仅就适于人类的自然值a,而完全不顾大量的b变成c;并进而因为c的损失而导致适于人类发物改造的总A量的减少,在生存上,称为“生存环境恶化”。人类社会自从出现在地球上,正如前所未有的速度把大自然改造成适合自已生存的“样子”,不但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同时,也令大自然的物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灭绝!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及所造成的生物灭绝,达到了生物史上的高峰。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称为“人类纪”。换言之,人类的发展,伴随着大自然损毁的成本c!考虑A是一个封闭的常量,人类所谓发展,存在着一个剪刀差。人类常常自诩为万物之灵,可以凌驾于地球母亲之上,凌驾于祖国母亲之下,任意糟蹋自已生存的环境。但是人类不可能永远通过不顾c的损失和A总量的减小,而单纯增加a值,却称之为发展!一旦超出某一阈值,就会以失代偿的方式,以生存环境全面崩溃,宣布人类社会性灾难的降临。
而第二种发展则被称为绿色的发展,它并把是单纯把a作为发展的指标,而是尽可能提高b的存在额,令c/a最小化;直到c完全处于可以被大自然的A的新陈代谢的范围内。这样,a的增加,就不再是对大自然生存值的A的损害了,这种发展也就不再面临大自然的报复,而成为“可持续的发展”。理想情况下,a的废物被a的流程完全回收循环使用,这样发展就完全不增大c的量,所有的存量b,在需要转化成人类所需的资源时,并不会损害其自然属性。这样,也就是“绿色的发展”,中国古代之天人合一,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呢?
大自然是这样,难道,人类社会就不是这样了吗?
《亵渎母亲“发展就是硬道理”》
前一篇:国民税负强度要算上行政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