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9 lines (30 loc) · 7.95 KB

仇和事件需要更透明,否则耐人寻味.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9 lines (30 loc) · 7.95 KB

仇和事件需要更透明,否则耐人寻味

目录: 社会阶层分析利益博羿

时间: 2015-04-01 21:09:08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vlmo.html

非公寻租的必要性,在中国,日本,南美,欧洲和美国的不同及共同机理

指责中国“贪污腐败”等同于说“中国已经民主了”;

官本位社会,不采用“疑罪从无”,而采用“疑过从有,双规及《中国式看守所》”

仇和事件需要更透明,否则耐人寻味;

由前文基于(自利+成本效益)所得到的概率性的先验定论,——>注意,概率性的定论是统计意义上的先验,但不是对具体案例的断言,——>可以得出“非公寻租代理的必要性,与政治地位负相关,与政治野心正相关,与社会稳定正相关”。则以此标尺衡量于薄熙来与徐明之间的关系,类似可能还有周永康和刘汉的关系,令计划与山西帮的关系,如此类推;则难免令人生疑:象他们这样级别的领导贵族,为什么还要培植自已的非公寻租的代理关系,是否意味着他们有自已的政治野心?

ps:概率性定论,错用到对具体案例的断言,就成了疑罪从有;但是概率性的先验,则构成政策和法制立法的依据

事实上,越是等级关系固定的社会,如中国和日本,越是顶级的执政就越是不需要寻租的代理;相反,越是等级关系不固定的公有制社会,如东南亚或南美洲或者今天的俄罗斯,其顶级执政就越是临时性,因此就越是需要寻租代理;而不会有人更多地关注其政治野心。这方面的例子如俄罗斯普京的几千亿存款,南美洲和东南亚执政,人均每年“赚两亿美元”的“腐败”。所谓“专制下的腐败 vs 民主下的腐败”,在大同小异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政治文化背景下,区别也就仅此而已。

今天一些海外民运解放分子将南美形态下的“聚敛”套到中国所谓腐败上,其一是张冠李戴,他们不明所以然;其二是等同于说“中国已经民主了”,不知是褒还是贬?其三,解放分子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民主”,恰恰就是造就南美形成的“政治权力转换为金钱”而导致贫富差距的腐败,——>即民运分子的政治主张本身就是腐败,——>而铁证如山地,象法国的基督教社会主义者,他们将此种腐败导致的贫富差距,帽子扣到了资本主义的头上,反而成为妖魔化美国市场经济的理由

其次,薄熙来等人,在个人财产上是否腐败,是否公开,在中国或日本式的严厉等级体制下,实际上是无意义的。因为在寻租代理的合作模式下,此类执政者就算消费水平已经腐朽到极点,——>他们的消费将远远超过他们名义财产和收入的数量级,——>他们按照解放分子的标准,如所谓“联合国反腐败组织(其实就是基督教国际组织)”,薄熙来周永康等人却可以称得上是清廉的。就算你明知他们的寻租代理,实际上是他们的黑钱箱,也不能入他们的罪,他们完全可以说“只是用人失察”。

但是中国这类党国社会,对于执政者所在的领导阶级来说,却不是奉行“疑罪从无”。在涉及到是否贪污腐化之类的小问题时,——>贪污腐化真的是小问题,因为不会对党国构成真正的影响,——>还可以奉行类似西方的“疑罪从无”,但一旦涉及到,因为采用了寻租代理黑钱箱,而形成了政治黑金所意味着的“政治野心”的话,就会变成疑罪从有,因为它令同志们胆战心惊!因此薄熙来打黑抢劫了一千多亿,如果他自已贪污掉了,说不定还可以被遮掩,但是若被怀疑用于政治黑金,就完蛋了。

这种游戏规则,在封建时代的政治,被解释为“贪财谋私犯的是人情,皇帝还可以装聋作哑,偶而抓老虎也只是向小民交交差,换取大多数干部被保护过去;如果贪的是权柄,犯的就是天条,非拿掉不可”。相反,象仇和这类缺乏贵族血统保护的中下层官僚,政治野心再大,也无非是升官出名罢了。国企不好使,人所共知,则使用刘卫高这类寻租代理,只要仇和自已不贪财下腰包,是否违纪还真说不准,因为那是党国的家法;但若言犯罪,大概只能疑罪从有,而且真正的政治用意,耐人寻味

只要改革者奉行“看得见的手拉动”,不是没前途,就是没好下场

仇和与薄熙来等老虎,共同的“激进的GDP政绩”的政治负债;出事前“金盘洗手”的机会很微

公有制环境下,官本位程度,与贪官财产负相关;官本位国家,在世界上,属于“清廉”水平

寻租主要不表现为权钱交易,主要反映为“权位交易,权权交易”

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贪官

为什么国进民退的政治正确的“改革”,意味着比大老虎“更贪,更腐朽,更腐败”?

政治保守定律,领导人的左倾与右倾,基层的宁左勿右

公有体制下的民粹政治,宁左勿右,保守定律

民粹政治效益是抛物线,不宁左勿右表忠不行,太左就会适得其反,“中庸之道”

非公寻租的必要性,在中国,日本,南美,欧洲和美国的不同及共同机理

指责中国“贪污腐败”等同于说“中国已经民主了”;

官本位社会,不采用“疑罪从无”,而采用“疑过从有,双规及《中国式看守所》”

前一篇: 社会学概率性的先验定律,虚拟人格表达的若干政治行为函数;

后一篇: 民粹政治定律,民粹的副作用,和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