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核讹诈
核保护伞
核武
希特勒
美国
核弹
星球大战
核战争
核大国
两弹一星
目录: 人权价值观现代国际社会和军事
时间: 2009-12-21 20:01:08
核保护伞不是核讹诈保护伞,为什么中国核声明符合中国利益
中国主动声明“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绝不威胁对非核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使用核武器”,是软弱吗?对中国有利吗?
有些人可能会说“今天是核武器时代,常规武器差距没有决定性”,“无论常规武器有多大差距,有原子弹,美国人就要不会任由讹诈”。赫鲁晓夫是这样想的,毛泽东是这样想的,金正日也是这样想的。这就是毛教一直念念不忘两弹一星的理由,似乎有了“核讹诈的保护伞”了。象金国正日,似乎就可以保证闭关锁国,在边界内胡作非为了。
实际上,希特勒也曾经是这样想的。只不过,当时依靠的不是德国的常规力量,而是德国当时世界上第二位的军工行业,和一度上世界上最专业的现代化军队。希特勒认为,美国尽管一定可以打败德国,但是,美国人民不会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特别是美国这样缺乏国家主义传统的社会,好吃怕死的美国人民,更不会为别的国家,付出大规模战争的代价。显然,这是一个单方面寄托在美国人民选择上的不确定的风险成本。
美国人民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是一个经济学的成本问题;在战争上,取决于“不付出这样的代价,将付出多大的牺牲”。如果牺牲是不确切的,按没事不折腾,战争危机“如无实证不引入实体”的奥卡姆剃刀法则,美国人确实是一个子儿不愿意掏。这就是美英社会的所谓“绥靖”。但是,一但与美国经济关联密切的英帝国处于危机之中,日本占据东方将成事实,珍珠港也受到袭击,那么,“不参战的成本”就是东方日本和西方的德国夹击新大陆的局面。成本算清了,美国也就不怕死人了。
所以说美国人怕核战是正确的,——除了毛泽东这样的疯子,世界上不怕核战的,也只有张宏良这样的毛教徒了。反正老百姓死于核炸,极左毛教徒这些中华民族最凶残的敌人,可以欣赏几千万中国平民“变成火把的美景”嘛!!但是,如果中苏这样的核小国,真的主动挑战美国核武力。不错,象俄国这样的大量核武,可能会有几个核弹落在美国家里,(对俄国核武而言),死上从来没有试过的多的美国人。但是可以肯定,落在中苏核小国头上的弹头,会多上几百倍。无论美国损失多少人,估计充其量几千万,可能肯定的是,中苏都不会有第二次打击的机会;也不会再有中苏了。
这样的成本划不划算,美国人说了算,中俄两国说了不算!“损失20%”的人口,美国人的承受能力并不比其他民族弱;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都损失了10%的人口。以为美国人“所死”,就可以任意攻击美国,这些人,并没有理解“战争承受成本”,其实是一个变量,更没有理解“守为正着攻为奇”。美国人实际上是如无必要,无论是大战还是小战都害怕;如有必要,大战小战都打得起!有无必要,战争成本是否划算,(包括减损利益),美国人民根据自已的利益,自已说了算。
实际上,“原子弹”是可怕的,只不过从来试验广岛长期以外,从来没有真正用过。广岛居民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遭受原子袭击,伤亡人数也不比东京和德累斯顿、汉堡、柏林的损失更沉重。稍有点防备的长畸,损失只有几分之一。可见,原子袭击固然可怕,将造成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损失,也无非是相应提高了“减少”的投入能力而已。用核子作为讹诈的手段,同样用经济效益(减损)的方式,预测以其效果,和对方的反应。
另一方面,一旦在任何地方实战用上了原子弹,成本心理突破了,所有社会都能承受这样的伤亡,并为消除类似威胁而歇斯底里防范于未然,这时,类似纳粹德国那样国家信用破产的情况就发生了。如果中俄的核武能够造成美欧几百万人的伤亡,那么,乘以几十倍到一百倍,就是中俄的损失。抛开胜败存亡不谈,与民族利益完全无关的毁灭性的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仅仅为了霸权主义的面子?
人类将幸运地回忆,幸亏市场经济的威力,令世界上最强大的核武,而且是强大得多的核武,掌握在人性有私的美国市场经济社会手里,而不可能掌握在君权如中日德朝,这些有各种款式的疯子毛主席的计划经济国家里。日本牛二战争式的讹诈,或金毛核武变成了讹诈工具的核讹诈,实际上是没有效益的。原因就在于,战争作为“牛二危机减损”的市场手段,国家的危机管理,暴力减损预案,其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对危机成本的承受能力,或专业一点,称为战争阈值。战争阈值,是随讹诈而升级的一个变量。
正因为中国处于核劣势,中国的核武经不起先发制人的打击。而中国的先发制人,根本制不住美苏这样的大国,无非是大大提高了战争阈值,而令对手放手使用更大量更先进的优势装备。因此,愤青叫嚣“美国也怕核讹诈”,其实是将欧美社会不愿意升级对抗,保持“有限的战争使用有限的手段”,而不是中日这些幼稚的国家,总是使用“超限的手段追求有限战略目的”。中国的核声明,正是表明中国对待核武器的成熟:不用超限的手段,追求有限的战略利益。
《极左民族主义令德国国家信用破产,二战中的明智德国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