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现代国家社会史
时间: 2015-04-06 22:49:49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vly6.html
被视为暴君大老虎的亚当斯,失去华盛顿庇护的联邦党的四面楚歌;
约翰.亚当斯和汉密尔顿,均是坚定的民主政治和共和主义者。他们在联邦党的政治路线上,在后世看上去有所偏差,与当时的形势和现实中政治困难有关,事出有因。后者也与他们在华盛顿幕府中的经历的艰难有关,以至于甚至在他们同时代的元勋,如杰斐逊和富兰克林看来,亚当斯也成了专制的暴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亚当斯和汉密尔顿的政治目的,肯定不是专制政治,但是他们也的确是不由自主地,走在专制主义的道路上。联邦党在第四次总统选举中败选并全面灭党,可谓合众国的大幸!
设身处地于亚当斯和汉密尔顿的处境,在美国国内的反革命(忠君)还蠢蠢欲动,英国亡美国之心的确未死,本来的盟友法国也成了美国意识形态的敌人,美国难道不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府吗?与华盛顿一起身经福吉山谷磨难的亚当斯和汉密尔顿,对于大陆会议的低效,不会毫无感触;对于其后自已行使紧急状态下的美国政府的全权,更会感到“效率”。强大的美国政府需要强大的税收支持,各州又拧紧自已的钱袋,则亚当斯和汉密尔顿,也只能变着花样捞钱,何况大陆券欠的债也不是他们私人的。
亚当斯对民主的领悟也是领先于当时北美的绝大多数人。就在《独立宣言》后几个月,宾夕法尼亚通过了一部基于基督教伦理的,但看上是激进的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宪法”,要求将投票权授予所有穷人,——>表面上没什么,——>废除政府组织,全部行政权力交由立法机关,也就是多数人选票选定的单一议会执行,立法机关就是行政机关,议会一年一选;然后在此全民民主的基础上,确保再分配财产,因为“财产分配不公,是社会不公平的万恶之源”,——>卡尔.马克思半个世纪后才出生!
ps1:一年一选的多数票议员的议会控制一切,这样的民主不打成内战,才怪!
ps2:宾夕法尼亚的激进宪法,在独立后被另一套保守得多的(近乎是全美最保守的)新宪法代替,又被指为“保守集团反攻倒算”;
亚当斯是最早意识到基督教的激进民主观念,不符合国民主权原理的少数之一。他制定的马萨诸塞宪法远为保守,后来成为美国政治体制的部分标准配置:参议和众院两院制,参院向财产寡头倾斜,主要行使否决权;众院向所有有选举资格的选民开放;再由一个任期选举的官僚政府执行日常事务和法案贯彻;与两院制议会制衡,——>亚当斯的观念中,没有独立的法院。亚当斯按照英国传统,将司法理解为国王权力的延伸,下级行政官吏同时也是法官,如英国派出的总督,亚当斯称之为司法官。
亚当斯和汉密尔顿执行的华盛顿幕府政治,即便是在独立战争中,就已经收获强烈的反感;否则杰斐逊主义者也不会成为其强大的反对党。在华盛顿还在任时,华盛顿本身尽管不处理细务,但始终掌握着对亚当斯和汉密尔顿提交的政策建议的否决权,也不时地会顾问监督一下;本身来自弗吉尼亚的华盛顿,与杰斐逊等弗吉尼亚议员也有着良好的关系和协调。因此华盛顿时代,幕府政治与地方政治的冲突还不明显;华盛顿是协调两者冲突,令两者达成互利妥协的最佳人选,恐怕也是两任总统的原因。
华盛顿一旦离去,亚当斯和汉密尔顿幕府将面临何种压力,他们两人恐怕是心中有数的。恐怕这就是汉密尔顿建议华盛顿当国王的原因吧?华盛顿还在世时,亚当斯和汉密尔顿还可以声称,自已是继承着华盛顿的路线,杰斐逊也不便与他们扯翻脸。很可能是在华盛顿的斡旋下,亚当斯提名杰斐逊做副总统,也是为了弥合两党的分歧,希望在野的杰斐逊,了解一下当家要知柴米贵的难处。即便如此,亚当斯与整个美国地方政治的矛盾,已经全面激化;1799年华盛顿去世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对比被瓜分的波兰宪法,北美13州的《邦联宪法》和潘恩的《政治常识》》
《备受非议的《北美邦联宪法》及其战争中的低效;华盛顿“攫取到国王的权力”》
《美国从《邦联条例》到《费城宪法》直到杰斐逊新政的历史珍本价值》
《联邦主义的本质是中央集权,杰斐逊主义才是真正的联邦主张; 杰斐逊的历史地位》
《费城会议中,华盛顿和杰斐逊路线的妥协; 华盛顿连任开国总统,是美国政治妥协的最合理结果》
《被视为暴君大老虎的亚当斯,失去华盛顿庇护的联邦党的四面楚歌》
前一篇: 邹忌定律中的约翰.亚当斯的“专制,独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