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成本效益
经济学
剪刀差
凯恩斯
进化论
科学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趋势
财经
目录: 人权法学和经济学
时间: 2009-12-07 15:31:09
经济学中的科学和最朴素的成本效益定律
当一些人把经济学按照马恩教派的分类归入社会“科学”,甚至声称其“不是科学”时,有没有人问过,“这是权威说法吗?”,又没有人再问一句,“权威算个什么屁玩意?”。自称是经济学的有很多,一会儿有东方的马恩唯心主义厚黑造谣学,自称是最科学的“经济学”。一会儿又有凯恩斯主义主义,依靠“供给创造需求”的天掉下来的价值,也是自称是经济学;一会儿还有张五常的低人权,同样自称是经济学……,很多,其中,很多确实不是科学。
但是,并不等于所有称之为经济学的研究,都不是科学;并非所有研究经济的学科,都不符合科学三要素的实证要求。至少,笔者所介绍的这一种非常古板的“从自然进化论开始的解释人权的自然科学和人权解释的经济学”,就是完全依照科学三要素展开研究的科学,其中,甚至不含有任何私有假设的成分,也没有引用任何独立的未经实证的经济学经典,反而找出了很多经典经济学中的很多错误和不严谨。
很多人以为经济学的研究“钱”和研究“生钱赚钱”的科学,实际上,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各行各业和各种情况下出现的“成本效益平衡现象”,包括,民主的本身。成本效益的平衡,相当于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有得者则必有失者,利益不会从天而降,这就是笔者开始时将整个体系称之为“辩证”的原因。同一种研究标的在同一容器中的运行趋势,从不同的关联“成本效益守恒”的定律作用下,就会很容易发现违反成本效益守恒定律的“剪刀差”,从而确定必然会发生的某种趋势现象。象中国人信仰政府万能,实际上是忽略了行政效益的剪刀差。
因此,经济学是研究成本效益和剪刀差现象,从而对社会和人类社会相关的自然科学,象环境保护学,作出准确的事件发生预言,并指出破坏剪刀差条件,即预防事件发生的方法的科学。经济学是基于统计学的基础,从统计学的意义上进行研究的科学;个案例证对于经济学,充其量起到“疑证”的作用,并没有统计上的参考意义。而研究“成本效益平衡”和“剪刀差”事件的经济学,对于研究“事件发生的趋势路径”,则需要就具体条件再作定论。
一般情况下,经济学不能涉及到“发生的时间和方式”的预言。举例子,经济学大概可以预言人是会死的,但是怎么死的,天知道。经济学也可以知道高房价是不能持续的,但是怎么样的方式崩溃的,有多少人期间会跳楼,那也是天知道。这就是“必然发生的事件”,和“事件发生的趋势和方式”的区别。换言之,经济学不是研究“路径”的科学。“路径”由经济学的分支,象金融学,或者管理学这些学科,在各自具体的领域去研究。
经济学是根据成本效益价值守恒的规律展开研究的科学。其奇妙之处,就在于其衡量“成本效益”的单位,一般意义上,并不是钱,而是抽象概念的“成本”和“利润”及其比“效益”。为了使(效益=利润/成本)成为有意义的计算公式,成本和效益的计量单位,要求是同一种标的物。“货币”只是因为在私有化革命-市场经济革命-工业化革命以后,因为其作为易货凭证的低兑换成本,才在很多场合下成为“成本效益”的代名词。
但是在更多数的情况下,成本效益并不是使用钱来衡量。举例说:
作为火力物流意义的军事上,是使用物流和损失交换比例(常称猎杀率),计算双方的军事力量的投入产出比,和对对手造成损失的“生产潜力”。军用物资,在军事场合,起到了相当于“货币”的作用。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地以“休息恢复体力”,增加可持续性的工作时间,这时,体力和“工作时间”,就成为成本效益的计量单位。凡此种种,不一一详述。
由此可见,从孔子到马克思,再到毛泽东甚至尼赫鲁,这些人搞的不同版本的奴隶社会却自我标榜“利润效益是肮脏”的高尚道德。本质意义上,就是反人类生存的君权声明。这些人都是不约而同地把奴隶主向平民奴隶转移生存成本视为当然,从而“不需要讲效益”。无私其实就是极端的自私的窃国大盗!而效益,又必须是“同一标的物”,那就让中国传统国有制宣传中的文句,“花了纳税人很多钱,创造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实际情况当然是亏损了,否则不需要这样标榜;————纯属诡辩!因为花了纳税人的钱(成本),标的是钱;不是“社会效益”;麻烦不依靠垄断,还给纳税人钱!不然,要不能断奶的国企有什么用呢?屯田打内战吗?
《讲政治的古代货币》
《经济学中的科学和最朴素的成本效益定律》
前一篇:谈产能过剩不可能有通货膨胀的谬论
后一篇:战争的胜负早在战前就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