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凯恩斯主义
大萧条
坏帐
人权
迪拜
主权基金
中国银行
资本金
预期收入
财经
目录: 投资投机经济危机
时间: 2009-11-29 17:39:19
大萧条后凯恩斯主义和“坏帐过剩的危机”
人权和自由,是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每个人的人权和自由,是每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小农意识者听上去,似乎有点抽象的忽悠。但是如果从一些众所周知的实例,就知道这种财富衡量,是确确实实的。举一个例子说,说到中国的低人权,没有多少中国人有切身的体会,似乎那是“理论上”的事;但是涉及到外事“有难”赔偿,那么几乎所有人都发现,中国人的命给老外便宜,农民的命,也比城里人便宜。
实际上,这就是“人权实有价值和价格差异”,其中还没有包括生命在内。所谓的人权价格,指的是这个人在所在社会环境中生命预期中能够获得的预期收入。这就是一个“人权”的市场价格。显然,老外象美国人在美国一生可能获得的收入,当是百万美元级别,这还只是小百姓;如果是中国城里人,约是几十万人民币,而农民,大概一生预期,顶格也就只有十来二十万的收入吧。
一般情况,这种意外赔偿会以入乡随俗的方式赔偿,而不会象中国这样分门别类。换言之,中国人在海外意外遇难出现国家赔偿,按老外的价。象两个中国福建偷渡客,在以色列吃了阿拉伯英雄的人体炸弹,万恶的以色列老老实实按以色列人的人权价格,每人赔足了70万美元。如果不幸死在非洲,大略只能看看自已是不是买了什么人寿保险。但是中国有希望钓老外上钩,大概是好代理到美国把中国人卖个好价钱,一般说来,涉外归涉外,涉内归涉内。“人人平等”的中国人权两个价,有时侯令老外都不好意思。
人权价格的差异,令小农意识浓厚的中国人很难理解享利福特提高工资让工人买得起汽车;或者是通用汽车公司,向工人借款,让工人供得起汽车。因为,汽车是一件大件“财富”,————这是从出厂价格来说是的。但是反过来,从福特的角度来看,只要福利厂还在,汽车无非就是一堆废铁的价格,加上开动生产线后摊分到每台汽车上的电费和工资就是了。又象中国的房子,如果不算国家收走的地税,每平米毛坯成本也就500-1500元之间。相比其售价,这种“物质”财富,如果不是有人开价钱买,委实是不值钱的。
工业品没有人买是不值钱的!交换决定价值的规律,在工业化社会体现得如此充分。也只有不明其中道理的小农,才会当“一头羊换一支笔”这样的冤大。既然在资本家这一头,“实物财富”是不值钱的,只有销售出实价才值钱,而客户群并不大,那么怎么办呢?办法就是运作信贷杠杆,让顾客用他的“人权价值抵押”作为交换。使用工人工资实价抵扣在资本家看来不值钱的“物料底价”,是否工人和资本家都觉得皆大欢喜的交易呢?
大萧条后美国的凯恩斯主义,实际上就是这样的思路:根据消费者未来收入的潜力,向消费者贷款,促进大额消费;从而令美国生产过剩的社会,有了进一步消化生产能力的机会。银行对坏帐的控制,令到大萧条的生产过剩现象,没有再次出现。社会保障的完善,促使服务业进一步发展起来,对生产过剩的“物质财富”加以消化,这样就令美国彻底走出了上一次的大萧条,并诞生了象互联网这样“没有物质生产”的高技术产业。美国的经济危机,也从“生产过剩”的危机,变成了银行越来越频率的,比中国轻得多的“坏帐过剩”的危机。其中最近最大的一次,叫次贷危机。中国马列教徒翻看秘籍,称美国“垂死”了。(笑笑)
但是中国的凯恩斯主义主义就变成了将银行资金套进政府财政的(利益链+坏帐链),完全不看消费者的还款能力。尽管中美两国都叫凯恩斯主义,但是由于中国存在一个吸食社会财富的大黑洞“国企和政府财政”,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即使是这样,美国的凯恩斯主义,也已经遭到了以费里德曼为首的自由派经济学家的抨击,称为对穷人财富的掠夺。自从私有制首次在欧洲推翻了君权主导的公有制的绝对统治后,由于贵族特权的残余,旧社会掩盖在特权不公下的贫富差距,随着特权在市场中寻租而出现了严重的表面财富的贫富分化。因此,整个世界新生的和胎儿中的公民社会,都遭到了君权公有制的借用民粹的疯狂反扑。
君权干预市场公平运作,体现在极端的马克斯主义,和相对温和的凯恩斯主义,甚至还有“低人权”的科斯主义即张五常主义。这些左的思潮不但主导了落后的胎儿中的现代社会如中俄印度,令这些国家的经济倒退了一两个世纪,也影响到了象英国这样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甚至令英国彻底丢掉了日不落帝国的最后本钱。要理解马克斯-凯恩斯主义以计划经济和政府干预为特点的“后萧条”经济思想,需要理解货币和财富的真正含义。
《没事找事穷折腾》
《大萧条后凯恩斯主义和“坏帐过剩的危机”》
前一篇:计划生育成了“最不坏”的选择
后一篇:不要再幻想“游击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