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济
红线
粮食
国家安全
茅于轼
城市化
工业化
土地使用权
私有制
目录: 自由自治市场经济去特权化
时间: 2009-01-20 09:52:52
有朋友问,为什么笔者主张俄国重点发展农业,却认为中国也应该冒减削减耕地的风险?道理其实是相通的。中国的外贸目前是结余,而俄国外贸完全依靠高油价。油价低于60美元,俄国就逆差,连外债成本也承受不了。所以,俄国是缺乏农业投资。造成俄国欠缺农业投资的原因,也是因为世界粮食价格太低了,买要比自已投资种便宜,俄国就不舍得了。可是,能源价格却不见得会停留在高位。但是更重的是,俄国已经完成了城市化,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俄国目前再发展农业,土地成本很低;而中国还没有完成城市化、工业化,强制禁止土地用途转换,历史代价非常高。茅于轼所反对的,不是红线,而是,作为社会生产必备因素之一的土地,不能交易,也就是,不能按需要转换使用用途。
这样,对于中国的药方,就不适合俄国。笔者支持茅于轼冒耕地减少的风险,却主张借粮食涨价的机会,增加农业投入,本质上是加强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取消粮食农产品的价格管制,一直是笔者的基本主张之一!退一步说,中国目前就算是从增加粮食产量的角度出发。耕地数量也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中国增产粮食,需要投入对农业基础设施,从灌溉到肥源的投资。在生产主要取决于农民个体生产者,而粮食价格又这么低的情况下,农民根本不会主动投资。所以,减少部分粮食耕地,反而会增加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最终增加我国农业的产量。可见,即使是从加强农业产出的角度看,最主要的矛盾,也不是耕地的面积,而是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意原。决定性的因素,则是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市场化。这就是前文谈的《耕地红线危害中国粮食安全》的原因。
茅于轼的主张,高明的经济理论,崇高的道德情操,用很不高明的生搬硬套的文字说出来,茅老真实的主张,只有几个字:把土地使用的决定权,交给农民!!土地使用权,迟早是要交还给农民的。与其骂老茅,不如好好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将土地使用权交还给农民,同时平衡无地无福利市民的利益”。
茅于轼先生是经济学家。经济,很简单的,不是“个人主义”。经济的真正含义,就是“可持续的生产”,经济增长,就是“可持续的增长”。经济规律,就是“可持续生产”,“可持续增加生产”的必要条件。一些接近于经济盲的的人,把经济等同于“个人利益”,说,“因为经济理由,妄顾国家安全,民族利益,穷国家的人道主义”……,云云。真不知是何逻辑!如果“国家安全”是不可持续维护的,那这个国家安全是保我们这一辈若干年,还是保我们的子孙后代的?这个“国家安全”的策略,范围,是不是需要改改呢?
经济,就这么简单!
提醒一些博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科学讨论真理,就不要把意识形态的阴谋诡计观带进来。什么“被敌人利用”,不是一个科学态度的工作者应该有的。否则,我们最终会落入“谁决定什么真理不能被敌人利用,而故意曲解之”。最终,中国人就不得不象北朝鲜人一样,不情愿地被灌输爱国的信仰。不是为了真理,只是为了“不被敌人利用”。这就是笔者称愤青仇外“爱国”,根本目的是侵害同胞,“示形于外,实侵于内”。在这里,请不要玩这样导向专制的游戏。
让我们用认识真理的客观态度,把意识形态的阴谋诡计、雄才大略抛之脑后,首先认真搞清楚,关于粮食经济运作的真理吧。<下文将讨论“茅于轼主张的潜在危险,和危及中国经济体系的成因”>本文是“能源就是粮食”系列;前文为:
《中国粮食储备怪现象》,
《意识形态清疑》,
《农民人口城市化和户籍制度》;
《价值守恒定律之“有效补贴”》
前一篇:增加六位友情链接;莉莉玛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