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9 lines (34 loc) · 9.36 KB

国家主义为“私有制与奴隶矛盾”的尝试.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9 lines (34 loc) · 9.36 KB

国家主义为“私有制与奴隶矛盾”的尝试

标签: 国家主义 种族主义 私有财产 乌托邦 奴隶制 公有制 私有制 人权 理想国 文化

目录: 文明社会进化史

时间: 2011-07-20 16:29:29

国家主义是解决“私有制与奴隶矛盾”的社会尝试

**“主权高于人权”指“国家的奴隶不算奴隶”;

“国家的奴隶”不可能拥有真正的选举权;

法式民主(民粹)就是“国家的奴隶们一人一票,选一个奴隶主管理全国奴隶”;

英语没有准确表达“国家主义”与“民粹”的常用词**;

诞生自仍然存在奴隶制的希腊罗马时代的私有财产观念,最大的挑战就是“一个人(权)是否能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而变得神圣不可侵犯”,即奴隶制是否神圣不可侵犯。不要以为这个问题简单,它实际上与东西方传统文化,今天仍然没有加以怀疑的“父权孝义”的观念是相通的,“子女是否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如果不是,父母为什么要抚养子女?子女为什么要孝顺父母?”。

不要指望用道德或者信仰,以及哲学之类,(此几者等义),来解释这些人权伦理的矛盾;道德等肯定可以自我解释任何问题,但在他人看来,可能就什么也没有解释。用国家主义可以跳出这个逻辑矛盾一个人不可以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但所有人(权)都是国家的财产;一个人不可以成为另一个人的奴隶,但所有人都是国家的奴隶;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子女和父母都是国家的财产

用国家主义即公有制或称国家奴隶制,应付(私有财产 Vs 私有奴隶制)的矛盾,正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的理想国(乌托邦),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构想。自西塞罗到恺撒再到奥古斯都基本确立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构成了希腊罗马时期的两个“极端”。手头财政渐紧的提比略则将两者中庸起来,成了“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非皇帝(国家)需要钱”。(笑笑)

塔西佗痛心疾首地称“在提比略的进代,罗马人把自已变成了奴隶”,此话一语中的;罗马的私有制与国家权力之间谁更具超越性的争论,即“人权超越主权”还是“主权超越人权”,的转的确开始于提比略,经过安东尼王朝的繁荣后,最后在三世纪危机中成为罗马国家的恶梦。直到卡拉卡拉时,所谓给所有自由人罗马公民权,其实际含义是,所有罗马公民,都已经丧失政治权力和财产的独立权。

将所有人的利益收归国有,包括国民本身;这样对人权的剥夺(不尊重),就是对国家主权的尊重,通常还会再从文化传统的差异,再扣上一顶“民族主义”的帽子,而显示国家对人权的剥夺是理所当在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天赋主权”。这就是“主权高于人权”的由来。显然“主权高于人权”论,本身就是公有制观念的反映。而偏偏,仍然活跃于西方的庇古福利主义,同样是公有制观念的反映。

在剥夺了人权利益的表达权后,国家就不可能再通过反映人权利益表述的“选举”途径,来决定垄断了整个社会权益的国家(而不是整个社会私有权益的汇集的联邦,注意差别),其具体的利益如何处置,如何分配,如何应对现实的和潜在的危机。如果不是通过内战决定王位,就只能是通过世袭减少冲突。天赋王权的所谓专制,就出现了

由于西方的国家,是在宗教革命时期形成的,是在本民族(宗教政务)自决的民族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西方的国家基本上就是民族国家,在英语中的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共用一个词Nationalism;假如一个国家在若干个民族的基础上强调“国家利益”,则常称之为imperialism。而这个词又常常被理解成指持殖民主义或扩张政策的沙文主义国家

etatism(国家社会主义),同样带有民族主义的色彩,且通常专指纳粹。以国家利益为纲的国家主义;笔者引用了HannahArrent使用的名词Countrism(哈耶克使用Country-ism表达同一意思)。不过Country也有地方,家乡之意,而有了“本土主义,地方主义”含义;如果称之为Governism(政府主义,讲政治)可能更接近于含意,此时其含义已经与Depostism很接近了

民粹(populism,平民主义者)也不全然准确,majorism可能符合多数人暴政本义。现有英语常用词汇中,没有完全匹配“国家主义”和“民粹”的用词。不过英语是一种可以自造词汇,以表达特定意思的语言,看书要注意看书后的“本书词汇表”,对经济、政法、哲学书籍,尤其如此。一些抱着正义播道的人“依标准答案纠错”,恐怕是表错情了。

由于匹配于实证对象的名词解释,是任何科学陈述的基础;本博所引用的英文名词,也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为了理解欧美社会其时所指的特点名词,与翻译到中国各种典籍时的用词,基本含义是否一致,如Depostism与Centralism的区别。其二是为了克服汉语词汇容易曲解的弱点,而使用中英文配对,意即在本博中使用的词,特定此意。

南北双方的意识形态依据都是种族主义;纳粹的种族主义与“屠杀犹太人”没有直接联系

卡尔霍恩的种族哲学和南方的道德优越感;林肯的“种族动员”与南方的种族主义那个更激进?

基督教“人人平等”观念的演变史;诞生自基督教的种族主义和卡尔霍恩的古怪理论;

明确美式民主优越性,否定“全面西化”的口号;洋五毛未必存心毒害东方社会

用实证科学的原则去理解美国(历史+现象)与成功的关系;民主最大的敌人不是专制,而是民粹

阻止民粹血腥漫延是合理的;毛左与“民主怪胎”造反派高度接近;“我的利益在那里?”

“专制”不会镇压利益,镇压的是民粹煽动;民主是基于利益的,民粹是基于“观点”的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与奴隶制的冲突;“不公平unfair”的人权含义如何体现?

多数人暴政会自然转变为传统的专制;民粹是专制之母;专制是对多数人暴政的修正

国家主义是解决“私有制与奴隶矛盾”的社会尝试

**“主权高于人权”指“国家的奴隶不算奴隶”;“国家的奴隶”不可能拥有真正的选举权;

法式民主(民粹)就是“国家的奴隶们一人一票,选一个奴隶主管理全国奴隶”;

英语没有准确表达“国家主义”与“民粹”的常用词**;》

前一篇:多数人暴政会自然转变为专制

后一篇:经济学的良心就是据理力争 Vs 第一流的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