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央集权
公民权
战国
魏霸
罗马
殖民地
定居点
同盟
盟国
法治
军事
目录: 文明社会进化史
时间: 2010-06-09 21:50:05
春秋霸主就是代周天子收税的“常任理事国”
**大青铜锅贬值,**中国最早的通货膨胀
齐国唯一的生路是成为东方的罗马
罗马政法全面领先于东方社会
http://cid-36d976e82bb7123d.spaces.live.com/blog/cns!36D976E82BB7123D!1374.entry
齐桓公尊王攘夷之术“称霸”,其实主是代替周天子向诸侯收税。无非是类同雅典帝国“为了反抗波斯奴役希腊,代替波斯奴役同胞”。“示形于外实侵于内”,春秋的齐晋,和希腊的雅典,可能说是最早的实操大师。大晋侯国中原民族英雄们,为了对抗西秦南楚北狄人的侵略,要求中原诸侯年年月月朝贡。“玩好日有不断”,(《左传》),对于晋国平民实无裨益,所进者(诸侯税),无非是吃大锅饭的鼎之类大型青铜器。
这类青铜器当时是高科技的大工程。在西周和秦秋期间,很可能包括殷商王国,这些高科技青铜器,是与落后土著交换财货兵力的硬通货。大体上是要求土著出兵助阵,(如传说中的九夷之师),就扛一个大锅给人家做抵押,让那些土著“背了黑锅”,土著兵就出门跟着大周大商王国的将军们打仗了。仗打完了,分了战利品,周王商王又把那台砸不坏的神奇大锅扛回家里,“器藏于家”,逢大祭才拿出来烧火做饭。准确地说是熬肉,称祭肉,最高档的清明火锅,叫“太牢”。
所以周王九鼎在当时是很贵重的“国库”宝藏,代表着外来援军的硬通货外汇储备,即今天所说的“综合国力”。但是在春秋后期到战国,这类高科技产品一来渐渐中产化,二来野蛮人都要跑到西藏才有了,这些个霸主天天收硬通货大青铜锅的,除了把属国属民弄得民穷财尽众判亲离,存了一国库的外汇储备,也就只有埋入地底殉葬的用途了。这是春秋末期开始,霸主越来越不吃香的重要原因。可能,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通货膨胀。
比类同雅典式的帝国专制的齐桓公式霸权更先进的是罗马的法治联盟。可以想象,如果齐国在威王时期的国力,采用类似罗马的政法制度,那么,尊王攘夷的大旗可以一直打下去,就象罗马最后一直打到奥勒良还继续进攻日耳曼,“解除对罗马的威胁”。作为中原盟国的保护者,要得到中原被秦楚威胁的边境国家的支持,并不困难。为了“减小”边境国家的负担,选派自愿者,也允许其他地区包括同盟者国民自愿参加,在边境地区建立殖民根据地堡垒。
这些自治性的堡垒(西方的城市)平时可以自给自足,半军事的居民服务够一定年限就授予公民权;对于“祖国”造成的负担几乎是零,而实际上经济发展后还更利于市场的扩大。和平时期可以警戒敌人,提供较战国七雄要准确得多的敌情情报,战争时可以支撑一段时间,进攻时可以作为后勤基地。为了保证在这些堡垒陷落前援军到达,从帝国力量中心向这些堡垒修筑便于军事机动和后勤供给的道路。这些道路罗马修了十万公里之多,今天还在用着!
这种前沿建置的殖民堡垒,以平等公民权为诱饵,以同盟条约为支撑,是罗马统一意大利,征服高卢和西班牙的最大窍门。与中央集权如汉秦帝国相比,罗马制度对于敌国的情报,和敌情犯边的准确判断,有利于罗马帝国以最恰当的时间,最恰当的兵力,和最准确的战略方向,应对所有方向的威胁,从而大大节省了对边境危机的管理和响应成本,做到了有的放矢。
罗马这种因应需要而适当地动员(中央集权)的能力,是建立在法制法治相对平等的公民社会的基础上的。中原帝国两千年,从来没有达到的战略水平。就算是今天也没有达到,一天到晚就是这样阴谋论,那样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不是示形于外就是实侵于内,还有几个是自已吓自已!象明朝之败,实在并非后金有多强,而是明朝中央集权的体制高成本,自已把自已累死的。
对于同盟者,对忠诚的盟邦的上层授予公民权;其余的分类处理,渐渐分解其过于强大的独立王权,通过向上层授予公民权的方式,换取上层实力派的支持,令其下层成为扩大后的罗马社会的依附民(半奴隶)。这样,就在整个帝国境内,构成了一个接近同质化的拥有强大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以自治为基础的中产公民阶层。一度具有经济领先的齐国,受制于中央集权之惑而始终没有能够走到罗马的程度,或者是因为,罗马取得的政法制度的突破,可能是很偶然的历史进化的事件。
《历史教科书是标准答案“历史故事”;历史唯物马恩毛主义“不反动”审批;批评名家的作品应究其方法论》
《驳论容易立论难;袁黑毛粉道德史观违犯了历史唯实方法论取证原则;与与文革和马克思和纳粹相同》
《希腊罗马历史学水平超过了同期的汉晋帝国;司马迁;修昔底德;道德史观东西方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财税度量衡很混乱;“石”的意义;“过重的担子”;宋朝产出是汉朝的8-10倍;税收是5或10倍》
《中国古代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户为单位,户籍减半不是人口减半;秦汉初期中国人口规模小于埃及》
《战国经济地图绘制的战国史;《六国论》是愤青帮闲败事有余的好文章,促进了宋朝明朝的灭亡》
《秦军邯郸之败与章邯败于项羽的必然,敖仓的意义;战国作战规模;阏与长平;秦始皇是灭秦第一功臣》
《战国《史记》战争规模有水分;白起是猎平民之头充军功的屠夫》
《民主和专制都是集权的工具;中央集权是特指专制体制;大运河对中央集权的意义;物流成本与中国政治形态的关系》
《汉朝无为而治的物流成本;商鞅变法的唯心政法思想;贵族世袭特权阻碍民主;地区自治相当于“集会结社组党”的权力》
《民主和专制优劣比较约束定理;商鞅变法;先秦诸子中最失败法家墨家;最成功的是孔儒和黄老道家》
《战国三个阶段,魏霸,齐霸,秦霸;秦国兴起史;魏霸无力并吞秦国》
《晋亡后还有赵魏韩外还有一个中山国;伊阙之战是秦破楚韩魏三国的关键一战》
《战国有“两个”楚国;诸侯采邑利于扩张;帝国边境压力平衡定理;中央集权防守性;中央集权崩溃风险》
《吴起变法必败;春申君黄歇被低估;秦国败灭急于求成;赵国的单纯抵抗有何裨益?》
《赵国应“屈膝和秦”;赵国“大胜匈奴”即边疆失败;齐国霸权亡于中央集权;政法制度无法跨时代》
前一篇:李牧大胜匈奴即赵国失败
后一篇:支持广州等地政府依法打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