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87 lines (43 loc) · 10.4 KB

两河文明淡水生死战;文明“统一”是死亡前的挣扎.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87 lines (43 loc) · 10.4 KB

两河文明淡水生死战;文明“统一”是死亡前的挣扎

标签: 宗教 两河文明 文明史 淡水 古埃及 巴比伦 美索不达米亚 旱灾 阿卡德 乌尔

目录: 文明社会进化史

时间: 2010-04-16 12:40:03

两河文明之初是人类与淡水的矛盾

两河文明摇篮的地位是天生的

政治统一总是令两河文明生存危机更为恶化

“军阀政权民不聊生”总胜过“统一社会民皆聊死”

统一与分裂的背后含义就是“政治干预”与“自由竞争”

文明社会的“统一”,是死亡前的挣扎

如果认为两河流域文明发展过程中远较埃及激烈的生存竞争,就以为军事是文明之初成长的关键因素,那么可以参考骤强骤亡的亚述帝国!即使是以两河文明之初来说,主要的矛盾也是人与水土的矛盾,而不是国家与国家(或蛮族)的矛盾。只不过是两河文明太古老了,它的文明生命周期太短促了,我们以远古后人的眼光看两河“文明之初”的战争,常常没有意识到,所见到的是两河中的文明衰亡中的拼杀!

两河文明本身缺少水资源,令该地的城邦在人口增加后,不得不为水资源而竞争厮杀!统一的王国并不能降低水资源的争夺的矛盾,无非是令水资源倾向王国权力中心而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而更激发周边的矛盾。结果,两河地区的“人民起义”远比埃及频繁,而外迁者必然极多。最容易产生早期文明的地区,又具有最短促的文明周期,可能就是两河文明成为世界文明摇篮的地理原因。幸亏这种“先天荣誉”的条件是在两河,而不是在东方的中国,否则,中国人可就活得更累的。

短促的王国仍然停留在早期的军事贵族控制的等级制度下,宗教哲学的宗社集团没有从军事团体中剥离,稳定的官僚制度没有时间建立。所谓“科举”,也就是通过从社会基层考核提拨少量技术精英强化政府统治力量的同时,也削弱社会基层对抗政府特权的力量,这就是科举的意义。科举的这种意义,对于人人平等的公民社会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是加大了政府作为社会的成本,是有害的。

政府本身不能生产任何价值,也不能增加任何如水这样的资源。政府只能“调配”资源,结果总是令资源,顺着权力的管道,到了并不是它最应该去,而令社会生存的危机,来得更为猛烈。由于这样的原因,政府一旦开始调配,就进入了死亡循环,似乎永远都离不开政府的调配一般。农业文明生命周期的终点,总是气侯的变化,令早在王权的计划经济中已趋危机状态的如两河水资源的分配中,作最后一击,王权崩溃后最残酷的生存争夺中整个文明湮灭。

在没有一个中央王权的时侯,封闭如两河文明这样的环境,看似战争频频,实际上只不过是竞争城邦间讨价还价的一种方式。原始的战争,只不过是缺乏公约法制环境,“人与社群”之间讨价还价的一部分。而大部分情况下,早在战争开始前,市场的作用就已经令水涌向最需要的地区,而令得不到水的力量最弱的城邦和地区,自动转向耗水更少的行为,如商业或葡萄种植,或减少其人口的再殖。

如果是在两河文明是处于一个美国宪法一样的民权宪法下的话,那么民众的利益呼声,就可以一方面通过配给保证基层民众的生存,另一方面通过集中力量求生存的殖民,换取整个民族的生存。我们可以认为古希腊,就是这样的成功范例。相反政治上的“统一”,只不过是把生存被淘汰的压力,行政手段转移给社会的弱势人群而已!

因此尽管在希腊这样一个城邦林立的文明区,塞满历史的英雄故事,衬托着却是整个社会的安静祥和。而统一的帝国(王国)时期,历史被父死子继的王家族谱代替,似乎是“民可聊生”,却总是在一个几乎是固定的生命周期的尽头,“民皆聊死”。统一与所谓“分裂”的背后含义,实际上就是政府干预和市场优化资源的社会作用。统一的政治令基层社会失去了对痛苦指数的申诉权后,水供应不足(类似于需求不足)的大萧条,就一次次地消灭了两河文明的“君权私有的公有制”,或者说消灭了早期强大的社会主义集权社会

人类文明史中几乎是无一例外地,以“大统一”后的“大灾难”而周而复始。如果用“行为必有其利益目的”,那么探讨“为什么要统一”,而不是以绝对的价值观称“统一必然是进步”,那么结论是令人恐惧的:**正是因为生存资源供应已经不足,所以武力强的一方才会去占用弱者的生存资源,称之为“政治统一”。**那么无怪乎为什么世界历史上诸“统一帝国”,都如此迅速地崩溃了。文明社会的“统一”,是死亡前的挣扎!两河的文明生命周期(指同质王朝兴替)是一百年左右,埃及是五百年,中国是三百年左右。

古埃及的“国学”阿蒙教是古埃及历史的主线

地理和气侯对古埃及历史的影响

《“美尼斯统一埃及”是错误的,古埃及“文明史”主要是上埃及行政史

从埃及的地理形态分布可以更准确把握埃及“王朝历史”的变迁

古埃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幅员和人口

古埃及的现代医学(西医)非常发达

古埃及文明史比“权威教科书”更为久远

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位知名科学家:Imhotep

金字塔用途是世俗的还是宗教的?

贫富差距:君权专治体制的残酷指标(帝王宫殿陵墓规模/人均生活水平).md)》

Imhotep的地位意味着古埃及政治格局的转变

Imhotep很可能创造了古埃及“科举”官僚体制

古埃及的科举和官僚主义传统

古埃及社会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文明产生到湮灭的罕见的完整案例

大维度历史趋势倾向于第四金字塔王朝的祭师集团禅代,细部史料不足以构成相反实证

宗教的目的和权力的起源;宗教不是迷信

宗教在社会意义上总是意味着权力;宗教也是危机管理的工具;“无私的共同观念”意味着权力的凝聚

宗教总是社会意义的,迷信是个人意义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差别,人有差别不一定是不公平;不要归罪于政府“不作为”;特权差别比“贫富”更致命

金字塔王朝的面子工程如南柯一梦

没有统一过渡期而寻求“分裂原因”是可笑的唯心逻辑

埃及巴比伦赫梯哈拉帕都是第二代文明;巴比伦只不过是第二代文明中的一个王国

《两河文明淡水生死战;文明社会的“统一”,是死亡前的挣扎》

前一篇:巴比伦只不过是第二代文明中的一个王国

后一篇:中国人的参政议政意识世界第一,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