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宗教
神祭
阿顿神
早王朝
阿蒙
古埃及
国学
孔儒
理解
法老
罗塞塔
圣书体
文化
目录: 文明社会进化史
时间: 2010-04-08 16:10:01
原始国家都是先进代表的政教合一
被重新发现的古埃及历史
古埃及的“国学”阿蒙教是古埃及历史的主线
今天主流“历史”,更多只是“历史中可能发生过的事”
http://cid-36d976e82bb7123d.spaces.live.com/blog/cns!36D976E82BB7123D!1068.entry
原始的文明都是河谷农业文明,包括迈锡尼和希腊在内的“古文明”,其实是“儿孙”文明。原始文明中,危机教义化和应对危机的宗教化组织,政教合一的国家结构,是这类文明的特点。宗教化的必要性,相信是免除了紧急时期麻烦的说服工作。宗教在早期是低成本的国家动员,和日常危机预案方式。而一旦出现自然灾害,也被认为与首领与神的沟通上出了障碍,包括首领犯了什么严重的人间错误,首领将不得不以自责,或者祭祀,恢复国民对于自已与神灵联系的信心。
今天的“宗教”其实与古代并无多少不同,只不过改成多少项的先进代表,大同小异。
古埃及与中国历史“不同”而又相似的地方,在于古埃及替代中国历史中的孔儒哲学的,是以阿蒙-拉太阳神祭师集团。在我们对世界观诸要素的定义中,哲学信仰和宗教信仰的性质并无不同。孔儒哲学其实也是一种宗教,一种通过孔儒解释向皇天大帝转述人间善恶的宗教。在孔儒的背后,是只有皇家天子才能亲祭的神:天帝!这种方式,与早期天主教,和古埃及18王朝宗教改革的阿顿神教义,是很类似的:由神的人间代理人转述人的愿望,并评判人的善恶。
在这种“人代理神”的教义后面,就是无可争辩的“政教合一”的世袭君权,表面上却是无私的公有制,一切荣耀和财产,都归于“神”,只不过是“代理人”代理而已。阿蒙-拉神祭师集团在古埃及,则以成形的神祗祭祀,解释着埃及社会的善恶。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埃及王”法老的身上,会忽略真正控制着埃及历史进程的,是埃及王背后的阿蒙-拉神祭师集团。
古埃及的历史,自从三世纪罗马皇帝Teodosio“罢黜百教,独尊天主”(AC391)以后,掌握着古埃及几千年历史资料的阿蒙神祭师集团,再也不能象招安亚历山大一样获得庇护,被杀了个一干二净。所有涉及古埃及历史的资料被一焚而空。古埃及的历史,因此出现了巨大的断层。一直到1830年,才由FChampollion,经罗塞塔古碑,一部在古坟中发现的托密勒王朝“古埃及-希腊文翻译词典”,对照托勒密皇室记事,重新解读了古埃及文。再从墓葬铭文中,初步重构出古埃及丰富多采的历史层次。
正如世界上所有历史一样,无论是读者还是历史学家,都把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帝国皇朝的更替”上,仿佛大家伙儿都是帝国传人似的。剩下的大部分注意力,又放在皇帝和将相的个人简历上,好象大家伙全是帝国用人单位;已经少得可怜的历史注意力,又让“文化艺术”之类占去了不必要的眼光,好象全都富得是古董职业鉴赏家……,真正涉及到历史演变规律的“历史”,记载得少注意者也少。实际上绝大部分所谓的主流“历史”,只不过是历史中“可能发性过的事”,而非历史本身。
但是即使如埃及,历史“曾经发生过的事”就已经是断断续续;但只要运用已知的历史和经济学、政治规律,从一连串的断点中,还是可以粗线条地还原古埃及历史的概貌。经自古墓石刻的古埃及文的解读,显示早王朝为止,法老本身就是太阳神的祭师,负责保证每年尼罗河水能够泛滥(神力无边)。自打早王朝法老有差不多十年渎职,让尼罗河水不是泛滥不够,就是蝗虫乱飞后,重新统一的埃及帝国,改由一个强大的太阳神祭师集团,承包了“保证尼罗河水泛滥”的神圣职责;并成为代表法老主管埃及民政的专业机构集团,相当于中国的“孔儒”或者罗马帝国后期的“天主教庭”。
阿蒙-拉神祭师集团赋予自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确保在任何一个古埃及人死去,及时洗礼,保证他进入来世。教义如此解释,疑似是为了强化祭师集团社会地位,避免富人资源流失。也由于这个原因,古埃及表现出极其内敛的文化。因为任何一个埃及富裕得有能力离开埃及的自由人,都害怕死在异乡,而无法死后复活。阿蒙教对“复活”的解释,让笔者联想起“耶稣的复活”,这种概念是怎么钻进早期基督教的大脑的?
形似钻进基督教大脑的古埃及宗教的形式,不止“复活”,还包括“一神教”的教义,最早出现在阿肯那顿的阿顿神宗教改革。是公认世界上第一种单神教。罗马皇帝Teodosio最后决定选择天主教,据说是因为太阳神阿波罗不够情商。相对而言,天主教对于罗马皇帝争取中下层公民的支持,打压希腊罗马哲学文化中的“王政”诸神,有利于家族世袭“君权天授”的东方君权帝国。
《后进民族无法威胁先进文明的生存;先进文明的国家主义强权对于文明生存传续并无积极意义》
《社会进步是利已格式化的可维持程度;社会进步=max历史时间((max(消费体验/环境消耗)))》
《古埃及的“国学”阿蒙教是古埃及历史的主线》
前一篇:社会进步是利已格式化的可维持程度
后一篇:地理和气侯对古埃及历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