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9 lines (19 loc) · 7.72 KB

科学阅读快刀斩乱麻.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9 lines (19 loc) · 7.72 KB

科学阅读快刀斩乱麻

标签: 实证 哲学 伪证 奥卡姆法则 议论文 科学 阅读 学习 产权 成本 经济学 教育

目录: 唱唱反调之八卦时评

时间: 2010-03-07 22:09:51

科学阅读快刀斩乱麻

繁冗的文字、哲学、个人信念……,浪费作者的时间,也是浪费读者的时间。

故弄哲学玄虚玩弄的是自已,经济学可以提供哲学不具备的逻辑实证回溯

谁负担成本,谁拥有产权

http://cid-36d976e82bb7123d.spaces.live.com/blog/cns!36D976E82BB7123D!963.entry

毛朝大义觉迷录》和《人权为纲的网上交流》,本来都是准备股文前缀的杂评小品,结果都成了标准千文字。索性再说说笔者观览网文网贴的原则。笔者的博文实际上是一种思考性的消闲。简单说,就是把思考某个问题的过程展露给读者。笔者本身体系所需的逻辑已经足够强大,意味着不再需要以“学习”的姿态,面对各种权威。除非权威能够放下姿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与笔者平等地就事论事。若能言之有据的,农民兄弟也是笔者的权威,言之无据的“好为我师”,请这些各路权威滚远远的,搞你们的皇家“学术”赚你们的五毛;更别说“权威的N代学生”。

任何权威或者其粉丝,只要自称是“经济学家”,笔者也就是对等的经济学家;任何!笔者已经习惯于使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看待所有问题,用“谁主张谁维护”的成本自担者拥有产权,看待所有产权分割的天然边界。即谁负担成本,谁拥有产权。经济学的优越性,是哲学所不能比拟的,就在于不依靠于哲学的经济学,是符合科学三要素实证要求,是可以逻辑回溯的。这就令到所有对笔者的攻击,甚至于仅仅是反驳,都由于其作者绝大部分只是依赖于“哲学”,或马恩类哲学“经济学”,(笑笑),而经不起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和所决定的产权边界的约束

就算笔者再有消闲心,也不可能一个个分析所有精神病人的作品。何况,其中某些人,根本上就是处心积累“keepmebusy”。(笑笑)。因此,笔者读他人的博文或者贴子,是超高速的,短则一两秒,长则十几秒。一些笔者认为很有水平的大师级作品,笔者也只是停留一两分钟。笔者阅读网文网贴,要求迅速把握作者“想说什么”,而不会从文章中自已揣度。为文章论点的清晰陈述,是作者对读者的责任,也是对作者自已的约束:不能离题万丈。

一些哲学爱好者,特别是一些毛左的文贴,故意玩弄玄虚,可能因为心虚而不敢直述论点。笔者其实是不会看这些文贴的。笔者从来不会花心思,研究他人为什么会岂有此理。(笑笑)。在这方面,笔者甚至想批评大宗师哈耶克,这位伟大的自由战士,他的文笔,比他的老师米塞斯差远了。有一次十万字的篇子,笔者读了两万字,还不知哈老大想说啥!

在明确作者想说什么后,第一刀就斩去文中论证用的旁征驳引,哲学啊,名著啊,诗词啊;因为科学不是哲学,这些全是狗屎;第二刀斩去所有的例证,因为举例不是证明;第三刀斩去所有的作者个人信念,笔者对作者的“私念”不感兴趣;第四刀斩去与主题无关的事实,虽然是事实,却不是支持主题的实证。如此四刀后,才会考察所举的“实证”是否真的是真实,如非真实或有偷换概念,斩上第五刀。这五刀斩下去,一般性中国人写的“汉字”文章,几乎就剩下题目了。(笑笑)

在五刀挥出后,如果还剩下点内容文字,并且论点与笔者的原有观念是有所冲突的,笔者才会细读其文章。首先会注意其论点与实证之间的逻辑定义是否正确,确定没有歧义后,检查其逻辑是否构成实证逻辑;是否故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笔者是会修改自已的体系的。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印象中,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采纳外来信息的。

为什么会有这五刀,《大学无书》,《科学的真理标准》,《奥卡姆法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将会整理目录,不再重复论题。谁用哲学浪费阿拉时间,笔者就和谁绝交。并不是因为讲哲学的都是坏人,(尽管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蠢人),而在于私人的哲学,要理解起来,既没有意义,又太伤神。而且永远不会有结果。象“法制不是万能的,没有法制万万不能”这类辩证法,无非是逃避任何科学实证逻辑(原则)的诡辩,纯属浪费时间的永远正确。(笑笑)

一些毛左在没有经受五刀,就首先自宫并破口大骂,或者打算骑到笔者头上“好为我师”,用的却是笔者早就批透了的“历史伪证学派”的手段,写的是春秋文章,笔者是连反驳都懒得反驳了。个案没有意义,别说说服这样一两个毛左太费劲,而且,就就算说服了也没有价值。咱国的毛左,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笔者反而会关注,这些不同主题之间的“历史伪证学派”的内在联系。象“君权主张派”,“乌有毛君派”,笔者相信与“袁黑明粉派”,从“权威学家”到跳梁小丑,都有着深刻的相互联系。因为,他们的伪证和思维方式,都是非常接近的,有点象,一种人的“思想指纹”。

前一篇:向移民倾斜,居民如何实现“安居乐业”呢

后一篇:米塞斯是科学陈述不杂繁冗的文学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