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9 lines (19 loc) · 6.72 KB

哲学是“岂有此理”的学问.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9 lines (19 loc) · 6.72 KB

哲学是“岂有此理”的学问

标签: 宗教 政治 马恩 哲学 黑格尔 意识 辩证法 信仰 马克思 唯物主义 人权 文化

目录: 社会阶层分析利益博羿

时间: 2010-02-12 12:21:04

哲学是“岂有此理”的学问

马恩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第一句是建立在马恩不成定义的世界观和理论的定义上的。第二句独立于第一句,似乎可以理解为广义知识{人类社会所有逻辑的集合;},怪不得马恩会认为哲学是万学之学了。这样的哲学定义,显然不具备任何指导意义,因为知识有错误的知识。另一方面,马恩又把自已封为唯一“科学的哲学”,自称为辩证法,那就等于宣布自已是上帝了。

将哲学视为科学标准的迷恋者,在生活中如果不是对马恩主义毒害公民社会无能为力,就是本身就是马恩主义卫道的一部分;确实就是“不是没用的,就是邪恶的”。马恩自称自已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但是又禁止对社会主义运作模式的探讨,仅仅宣称社会主义必定到来(信念或断言),世界将被改造成天堂(信念或断言)。显然,这是搞了一个自证伪循环:别人的都是坏的,未来一定是我的,不好的不是社会主义,好的那个又是我的那个,就是社会主义。真是科学得可笑了,不如改个名字,叫马朝,恩朝,毛朝,金朝,那就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好了。

马克思对进化论的“采纳”又是怎么样的呢?“由于一种冷酷无情的自然规律,社会主义必将淘汰资本主义”,得,这是上帝钦点的特选主义,还是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呢?难怪真的到了市场优胜劣汰,马克思就“反对冷酷无情的社会进化论”了。原来进化论和辩证法一样,都只不过是马恩自封为上帝的形容词而已。

笔者倒是记得,黑格尔用辩证法,曾经表达了这样的结论,“当社会主义取消了每个人神圣的自由和权利后,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极权的主义,每一个人都只不过是独裁者的臣民,自由的公民将不复存在”。笔者不打算说黑格尔是对是错,只是请各位看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在剽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后,扔掉了黑格尔对社会主义的看法,然后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顺便给黑格尔扣上一顶“古典机械唯心主义”的帽子。

这个例子所告诉读者的,就是,“同样的哲学在不同的人的手里,根据不同的利益诉求,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不符合“重复性和他证性”。试问,这和直接的断言有什么不同?再问,无论你如何精通辩证法,和某些人各自辩证,能够改变他们的利益观点吗?别人可以用哲学,改变你的利益观点吗?你曾经用哲学说服过任何不同意见的人吗?没有的话,请告诉我,哲学有什么用?这就是在探讨,而不是反对任何人个人角度使用哲学的权力。

由于人权是真理的标准,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超越人权的哲学”;也就根本不可能存在“由哲学定性的右派”。黑格尔认识到“每个人神圣的自由和权利”,就说明黑格尔的哲学成为真理的标准,是人权,而不是哲学!哲学大师黑格尔,并不迷恋哲学!“迷恋哲学的,不是没用的,就是邪恶的”,等义于“左派不是没用的,就是邪恶的”,那怕,他们自以为是右派!

哲学作为君权声明的工具时,是越不容易被理解,搞得越神秘,就越是令君权本身具有“神圣”的形象。但是,作为人权社会沟通的工具,“让他人理解”,令哲学具有实证支持,就是哲学宣传者的义务。在经济学上,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因为不可能存在一**“一方胡言乱语,对方不理解者,要为胡言乱语者承担责任”的成本规则,那可真是岂有此理**!如果注意这一“岂有此理”的游戏规则,我们马上就发现另一门,按我们的定义,同样归类为“哲学”的中国传统学科,称为“玄学”者,象著名的《易经》,就是这样一门“岂有此理”的学问。

按照我们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缺乏实证支持的逻辑”。以此定义,那么金庸小说都不在哲学范筹里。尽管金庸的历史是胡扯的乱说,但是读者理解了,也就有了“读者”的实证集。如果连人权理解的实证也不具备,哲学等同于是人类知识垃圾。否定哲学,不会对人类知识构成任何负面的影响。但是,如果是马恩对哲学的定义,“马恩自已解释的哲学是无所不包的人类真理”,那否定马恩定义的“哲学”就等于否定人类文明本身。因此,在马恩定义的“哲学”真是不需要否定,因为那等同于“人类的知识”。需要否定的,是唯心的马恩主义本身,就可以了。

世界观方法论和意识行为的参考定义

哲学是科学的负担;方法论不是理论,也不是哲学

“议论哲学”,不要“讨论哲学”

《哲学是“岂有此理”的学问》

前一篇:“议论哲学”,不要“讨论哲学”

后一篇:节后会有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