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股票
三聚氰胺
贪官
gdp
三鹿
中科院
监管
腐败
计划经济
大头婴儿
目录: 唱唱反调之八卦时评
时间: 2010-02-01 16:39:23
三聚氰胺一案,分明就是因为国家质量管理的硬性规定,类似GDP式的“蛋白质最低含量”,所诱导的国企利益集团犯罪。类似于用政府多花钱的GDP取代国民收入的经济发展,中科院搞针对这一规定的技术“进步”,用含氮量高的三聚氰胺,代替奶原料,增加奶粉的含氮量,在硬性检测前,等效于蛋白质提高的GDP。而降低了对农业用奶的成本。这一技术进步,甚至很可能以入股的方式,在各大奶粉厂内推广,从而构成大范围的三聚氰胺中毒事件。
回顾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在国企内部,一方面通过把风险转嫁给银行贷款,考虑到中国的银行与行政干预的关体系,等于转嫁到纳税人的身上,以MBO的方式拆分国有财产。另一方面,出了三聚氰胺这样的丑事,乌有之乡这的马毛教徒,又把责任推到“民营资本家”的身上,却无视正是“新西兰资本家”实在看不过眼,才从根本上曝光了整个事件。
另一方面,为了掩盖大范围使用三聚氰胺的事实,把该恶性事件推到一两个农民供应用奶的身上,而赖掉了成千上万被害家庭的赔偿。在这一事件中的一个小插曲,就是一些极可能与这些国企利益集团有关的五毛,对一些进口和合资奶粉,以吹毛求疵疑罪从有的方式,抹黑海外品牌的形象。制造“我国企手段黑,外企也不干净”的舆论效果。大概一些五毛,以为这样的无赖民族主义,就是爱国消费吧?
今天又闻三聚氰胺残留奶粉再次流入市场,两棵农民草已经给宰了白鹅,看看这次杀那个做替死鬼?贪官很可恶吗?三聚氰胺是贪官吗?一个个查下去,恐怕你将查到一系列“为国敛财”的大清官!但就是这种清官,祸害国民,比一万个贪官还要狠!实际上,贪官只不过是“公值寻租”的得益者,贪官是公值的寄生虫,有公值存在就必有贪官;公值越大,贪官越大,与高薪不高薪,没有关系;与有没有监督也没有关系。
贪官实际上是统治阶层内部的内讧,有贪官没有贪官,和老百姓是没有利益关联的,是统治者行政成本的一部分。对贪官的监管增大行政成本,并迟早遭遇监管效益的边际,而令监管成本超出贪官对统治层造成的损失。此时老百姓而要警惕借“反贪”为专治制度正名,而否定体制改革降低公值含量的必要性。因为贪官为害只是对统治者而言的,而无论是监管成本造成的行政成本扩张,还是道德治国对老百姓造成的“制度不确定性成本”,都是由老百姓承担的。因此,笔者认为**“反贪的五毛”对于老百姓的危害,大于贪官现象本身**。参考“一字真经拖字诀”,警惕拖字诀中的效命五毛义工的角色。
关于天涯草博友提出的,垄断的"合理边界",关键在于“边际概念”。也就是市场会按成本效益的边际,确定垄断的合理边界。只要企业本身是为了利益最大化而存在的,这个边界就会自然存在,不用去替企业操心。我们只需要明白,企业的自然的垄断,不会对社会构成任何威胁。至少相对于政治垄断来说,经济市场一隅的垄断,不值一提。
后一篇:老百姓不是邪恶的免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