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法律
老人病
议价
资方
张五常
民主
宪政
未老先富
计划生育
高福利
内需
目录: 自由自治市场经济去特权化
时间: 2009-09-11 20:36:19
未富先老的少年中国患了两种老人病
http://cid-36d976e82bb7123d.spaces.live.com/blog/cns!36D976E82BB7123D!584.entry
假如认同“国民没有忠君爱国的天然义务”,即《接受人权普世的价值观》,那么,“爱国”就是国民用作交换《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责任》的筹码。难道,这不正是“国以民为本,民以国为家”吗?正是温总理的引用朱熹的一句话:“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假如不是朱熹后来又泡制出雷霆雨露君恩说,笔者也要说这姓朱的,和孟子一样有种。
对于开明当权者来说的《民主宪政五步路线图》中的第四步《由枝及干建立民主社区》是最重要的,也是避免“民主化就是暴乱化”的最关键要点。原因在于,提供了一个代表基层民众利益的社区代言人,以集约议价的方式,(时髦用语称团购),提供了君权与之议价社会利益,实现《逐步人权授权集约》的社会权责交易。从而令执政者合法化,大大加强了执政基础,降低了政治成本。
同时,由于公平自主的政治权责交易,即《与民约法》达成的社会权责契约,以《法制法治社会的》,独立于社会利益博羿的各方的司法独立;令这些已经有了利益保证的社群,不会响应与已无关的《社会暴力冲动》,从而起到了暴乱防火墙的作用。因此,民主社会不但能够大大强化一个社会的统一,而且,更大大强化了这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在这些社会里,暴乱、混乱、暴力,不一定会完全消失,但终归只是在小范围内出现,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消失。这就是《自治社群相当于社会动乱中的安全水密舱》的原理。
在公民社会里,自由结社的目的,并非和皇帝争权位;而是集约同一社会阶层的人士的利益诉求,通过政治议价,(中国称为政治协商),通过议价交易的形式,提供政策和法律修订,对于维护国民利益更有针对性。按地区划分的“社区自治”,只是自治中较易管理社会福利的一种形式,构成公民社会的民意基础;也就是民众利益反映的基础;而不是,民众的“道德基础”。注意两者的区别。
自由结社最常见的有宗教社团,职业社团,资方利益代言身份的行业议会,劳方利益代言人的工会,行业从业者协会,象美国的医生联合会,律师联合会等等。这些社团从各自的利益立场出发,申诉各自的利益观点,如果行政权力不介入的话,将最终按照《力量平衡的方式构成利益谅解的妥协》。
行政权力不介入民间利益博羿是很重要的。否则,无论是偏向那一方,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100多年前的美国,与今天的中国一样,“发展是硬道理”,政府介入劳资双方的纠纷,按今天张五常的古老思路,压制劳动者权益,以减少企业成本,自以为提高了竞争力。结果,导致了与今天中国类似的差不多的《1929-1933的大萧条》。反之,过分偏向劳动者,则令资方萎缩并退出生意,造成了北欧社会沉重的社会负担和缓慢的经济发展。
相比之下,中国的问题最复杂而严重。一方面对于《特权工人》是过分倾斜,甚至搞出了《通铁黑社会暴行案》而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又过分偏向资方,象张五常等人建议的那样,无情压榨《体制外劳动者》的权益,“降低出口企业劳动成本”。**导致美国大萧条的“为资本家服务”,和导致“欧洲停滞”的福利陷阱,这两种后工业社会的老人病,同时发生在“永远都是初级阶级”的大穷国中国身上,还要再加上《计划生育》搞出来的“未富先老”,**真是他奶奶的代表了全人类的傻逼的先进性。
体制内外的国民待遇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任何倾向劳动者的政策》最终都以牺牲体制外劳动者的方式服务于《特权工人的小小利益》,任何《民粹道德口号最终全部强化了特权利益》;并由官僚贵族收上最大比例的手续费!从而强化了《官民二元》的社会结构,令《体制内外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原因在那里呢?就是因为国内禁止自由结社,并实行主要用于钳制体制外人士的《舆论管制》,令体制外的庞大社群,失去了利益代言的机会,剥夺了体制外人士的社会利益的议价权!从而,构造了一个庞大无比的骑在人民头上的特权利益体,却以为代表了人民的利益!这样一来,让老百姓如何还能爱这个压迫奴役自已的国家呢?难道不知道,老百姓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命运有多悲惨吗?》
《尊重人权地方自治权促进民族团结》(新浪精华:宁要父母“威信”,不要孩子本身)
《未富先老的初级中国同时患了两种老人》
《计划生育是错的》
前一篇:下周强势调整
后一篇:让社会各界都有利益代言人平等博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