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5 lines (27 loc) · 6.38 KB

社区自治从最小单位开始.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5 lines (27 loc) · 6.38 KB

社区自治从最小单位开始

标签: 社区自治 人权 民众 选民 行政单位 改革 政改 体制 精兵简政 疆乱 疆独 文化

目录: 人权价值观现代国际社会和军事

时间: 2009-07-13 16:22:36

http://cid-36d976e82bb7123d.spaces.live.com/blog/cns!36D976E82BB7123D!299.entry

民主社会在社会体制的组织上,就是让民众管理自已的事,让政府管理公共的事。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构成对民众利益交集的服务单元。以中国来说,自慈禧太后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经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几朝及禽蛋今上,基本上就是一个让民众从个人开始可以管理自已的事务,然后及至独立于宗族的家庭的过程。

下一步,就是要建立强化个人到家庭,及至独立于(difference from)政府繁杂事务的社区的自治。事务自治(selfmanagement)不是政治独立(Independent)。这一过程已经完成的最引人触目的成就,是中国人的婚姻,与父母家族的权威再无关系,称,“婚姻恋爱自由”。社区自治,让民众在基层有一个切实的利益代理。让高层可以从民众基础的利益代理的反馈中,准确把握民生疾苦。而不是让中间上瞒下骗,口口声声反对人民拥有自已的人权的贪官污吏,借中央的名义侵犯基层民众的利益。

有人以为“自治”就是从省级开始,这是不明事理的混话。由大单位开始的所谓改革,中央极易失去对局面的控制;相反,由枝及干地改革,可以得到一个双赢的平稳过渡的局面。因此,以往所谓“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哲学争论是马列高徒扣帽子的形而上。正确的做法是,“由上而下地控制着”,“由下而上地步步推进实质性的体制改革”。

自治应该从最小的社区开始,在农村至少要小到乡一级,在城市至少要小到街道一级。请问,这样的自治,有可能造成新疆之类的地区独立吗?自治是什么呢?自治,其实就是让基层的官员,对本地选民负责。而不是一天到晚想着搞政绩工程,拍上司的马屁!试问,这样的社会,贪官是不是难做了许多?大概,这就是马列毛主义特权卫士对其深恶痛绝的原因吧?

社区自治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减少上级行政单位的责任范围,为精兵简政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由于社区自治官员直接到本地选民负责,上级只对其社区不能独立处理的事务起缓冲服务的作用,并保证社区民主制度依法贯彻,从而大大提高了本地民众对责任政府的满意度。清官不理家务事,地方官对地方父老选民负责,腐败的空间大为减少。

社区自治,是指县区,乡或街道(城市)这一级的自治。中心自治市的自治是第二阶段。至于省级自治,暂时提不上日程,也不一定有必要。中国的省是偏大的单位,无需自治也无需完整的行政单位,保留一个中央直接统辖的刺史部之类的协调组织即可。行政上自治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扭转近三十年来借行政区升级的行政食利阶层扩编的现象,小县变大县,小区变市,……,鸡犬升天,耗费纳税人无数金钱,养出一大批不生产任何社会价值的救世主!参考《计划经济生产者角色的颠倒》。

行政改革精兵简政,可以说从小平同志时代开始就已经致力的政改目标。注意,是行政的改,而不是政治的改。由于没有普及人权利益不可侵犯的普世的价值观,这只完全在行政制度上的变化,一方面受困于《行政效益的剪刀差》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民众利益没有任何防火墙(人权)可以避免特权的侵扰,整个精兵简政,成了“冗兵干政”。折腾来折腾去,老百姓倒了楣,这就是著名的《黄宗羲定律》。

其实,所谓的人权普世的价值观是什么呢?人权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属于我们的财富,这,就是人权!只要我们拥有人权,只要中国拥有主权,世界的财富,总会通过我们的劳动,或多或少流进我们自已的消费,——————这就是经济学的灵魂!这就是自由!与我们老百姓协商,换取我们的部分财富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这就是所谓的美式民主,所谓的“普世的价值观”

政府在疆乱事件应对得当

疆乱背景不一定是民族分离主义

依法执法不是镇压

枉法人治乃分裂之门

新闻透明行政透明,让民众有讨个说法的出路》(殉国,转百度链接)(或MSN

法律共同利益框架下的统一是真正稳定的统一

统一社会产生分离冲动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社区自治改革可有效抑制分离倾向

《任何自治从最小社会单位开始》

《民主自治社区可大大增进维族国家社会的向心力》

《为什么减少行政成本就是增强国力》

《为什么行政改革走进了死胡同》

前一篇:删文删贴二三事之成长的烦恼

后一篇:民主自治社区可大大增进维族对中国社会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