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计划经济
人权
农民工
农村
乡村
城市
市场经济
城市化
户籍制度
农民
交换
财经
目录: 自由民主宪政通往奴役之路
时间: 2009-10-27 21:55:49
傻逼城市化欲速则不达!将成加速乡村化
城市和农村是仅与“流通成本”相关的聚落概念,而不是与“计划经济为之分类的一二三产业”而成的行政区概念。并不是“不生产物质财富”的城市为“生产物质财富”的实体“一二类”产业服务的地方叫城市;而是“一二类”产业能够换回最好价格的地方叫城市!离开了流通的价值线索,城市就荡然无存!因此,向农村倾斜的任何政策都肯定是错的!
城市化必然只能是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化,人为的城市化将造成城市的毁灭!所谓大规模城市化拉动内需,不是别有用心的(开发商托市),就是傻逼劲十足的经济盲学家的谬论,完全倒置了因果条件。认识到并不是“把房子建在一起”就叫城市,城市和农村的区别只有一个,就是“市场流通成本”的区别;这是正确定位中国城乡发展路径的最起码条件。也就轻易地发现,所谓的“农村包围城市”,根本上就只不过是宗教信仰里的神话谎言。
中国农村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为流通条件差,农民不得不高价购买生活必须品,而不是特权真的要赚农民的钱,把高价产品卖到农民的手中。特权控制城乡垄断利润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法,是利用农村产品不得不在城市集散,和城市流通成本低的特点,通过城市向农村发送生产资本压低农产品价格,然后在城市代价收购农产品;在将农民置于生存死亡的边缘后,让农民集结到城市冲击城市中负责流通服务的市民,从“低人权优势中”,赚尽城乡居民共同的利益。
这就象农村抽水上山灌溉的蓄水池,挖一个洞(城市)汇聚水(财富),然后大马力抽走!试想,这样一种集中在城市流通环节,甚至集中在进出口环节的“低人权社会”的税收最大化,较之明清的按亩抽税,是不是“有了巨大的进步”?还得到了“不向农民收税”的美名?联系专治发电厂的原理,和专治社会的泄压阀,是不是对于中国为代表的专治体制传统文化的“科学合理”程度,有更深的了解和高度的叹服?
中国城市问题实际上就是“农民被集结到城市成了农民工”,而不是城市怎么解决“集结到城市”的农民工的问题。由于城市的有效流通是通过工商业体系完成的;特权体制的配给在脱离市场交换的环节,实际上是流通的阻力,而不是市场流通的功能供应者。马列计划经济影响下,很多人难以理解,特权计划体制由于缺乏了市场交换的供需指示,而不具备流通能力的事实。特权计划体制可以不惜代价把物资远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却不能在限定的成本内,将物资运到“合适”的地方。
这就是毛灾造成可能是近亿的农民死亡的原因,即阿蒂米亚森所指出的,“流通欠缺造成了大饥荒的人道主义灾难”。当一些糊涂的经济学家,和另一些精明的体制内御用文人,一起说让农民工集中到城市,实现中国“快速傻逼城市化”的时侯,一边剥离城市居民应有的地方保障政府义务。实际意义是让体制计划特权利益短期最大化后,即低人权“优势强化”,彻底摧毁城市流通体系,是摧毁整个中国城市工商业圈,是“**去城市化”**的过程,而不是中国工业社会城市化的进展!
反过来,如果是从市场经济去特权化,也就是“人权完整化”即私有化的角度看城市化,那么,当流通条件改善后,原来的小乡村义乌不就成了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城,难道,不就是流通顺畅了,城市就出现的证据吗?并非流通创造了价值,而是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换造就了流通,创造了价值!城市化,是市场经济的结果;任何计划经济的手段,只能是造成“去城市化”,全中国变成一个大乡村。
不知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舆论宣传中,是不是表明了我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和小民百姓一样,也是不懂经济学的?不懂得“欲速则不达”;不懂得缺乏人权的社会,违犯市场经济规律,任何“加速城市化”的计划经济手段,只能是象毛主义“加速工业化”一样,成了加速的“去工业化”,加速的“去城市化”。这一结论,与我们在傻逼工化的探讨,分析无论是中苏斯毛主义在傻逼工业化中的的灾难,还是邓中国及古巴经“去工业化”的成功,尽管逻辑思路取向不同,逻辑结论却是一模一样。
《两千年社稷延寿之九字真言,劫小康,慰牛二,保权贵》
《引进外来劳工不应以压低劳动力成本为目的,应以增加产业收入为目的》
《正视俄国休克疗法》
《服务业创造财富吗?中国今天缺乏什么产品?服务业产品也是工业品》
前一篇:中国农村问题是计划经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