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现代国际社会和军事
时间: 2016-03-27 21:43:30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wdeo.html
地缘政治是传统公有制“当然正确”的错觉|
传统文化对地缘政治观念的反思,如“地利不如人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地缘政治如果不是伪命题,将意味着“黑暗森林,三体主义”;
中华帝国地缘政治误区中的“海权论,钓鱼岛主义,第几岛链……”;
欧洲地缘政治观念之于美利坚,无法理解“为何先有一个合众国”?
地缘政治是那种承传于传统公有制的文化,很容易让人想当然“它一定是对的”,而不作细究现实中此观念成立,还需要另外的逻辑条件。在传统文化中,这类“想当然正确”还有很多,也是左棍宣传机器最重要的盟友。常见的如“不患贫,患不均”,“公有制民主”,“道德治国(即指责道德不好,没信仰)”,“监管是市场健康的理由”,“私有财产是国家恩赐的权利”,等等。所有这些观念在某种条件下不一定错,在传统公有制的封建环境中,就是理所当然的正确。但是无条件地承传这些正能量,也就等同于,要将社会固化在旧制度。
其实在传统文化中,也没有过分重视“地缘政治”,常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的就是“外交(内外人和,国内阶层之间的合作,也是外交)”,讲的就是地缘条件的有限性。孙子兵法之中,“上兵伐谋(这要解释比较含糊,但从吴越之争的故事,针对敌我双方的内政,搞好自已内政,让对方的内政疲坏,是伐谋的主要内容),其次伐交(外交通和),下兵攻城(克服地利与国防)”,说的同样是外交与内政更重要。符合实体社会学的先验:在防守角度上而言,如果内政齐和,外交顺畅,那么地利之忧,就基本可以忽略。
地缘政治是一个伪命题表现在,不可能衡量两个政治竞争的实体之间,它们的地缘政治彼此,谁优谁劣。事实上,任何两个政治实体的交界,就是它们平衡的边际,因此彼此力量一定平衡。地缘政治的错误就在于,它建立在“你死我活”的“三体主义”的基础上,——>这是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者理解的“进化论”,它们拒绝承认互利合作中竞争“生物进化论”,因此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坚持的就是“三体主义”——>因此它不存在“地缘政治改善”问题,总之是不惜一切代价消灭异已,无所不用其极,“兵不厌诈”(无所谓外交鸟)。
ps:“三体主义”即刘慈欣《三体》中断言的“文明规则,黑暗森林”;
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下,也就不难解读,为什么中华帝国的鹰派军人和爱国愤青,仍然会热衷于钓鱼岛主义,宁愿准备打万亿成本的热战和冷战,也要在任何外交条件下“不惜一切代价”,——>它们称之为“海权意识”!大谬不然!再看看东方帝国初建时,所谓“海权觉醒”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活脱脱就是大清舰队“海上长城”的复制版,也是日本帝国“大东亚共荣圈”的汉语版,那里有一丁点“促进海上贸易,目的为了从海上生意赚钱”的观念?显而易见,就是落后的地缘意识在海洋上最赤裸的暴露。抗美援朝不也是如此吗?
然后再看西方左派“美国资本主义得益于大海为美国带去和平”excuse,它们显然忽略了美国成长的初期,整个海岸线暴露在英法舰队的合法攻击之下,——>独立战争的和约只是20年停战!如果美国在这20年之中,市场经济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的话,美国能够在第二次美英战争中幸免于难吗?英国区区一万人,就在切萨皮克湾登陆攻克华盛顿,把美国拦腰斩成两段!英国当时“亡美国之心”真的没死,但最终无非一两场要塞守卫战,辅助外交官达成新条约,战争就被外交结束。如果美国也搞“地缘政治,海上长城”的话,美国还有机会生还?
“美国资本主义得益于大海为美国带去和平”的论点之错误,就在于它忽略了美国首先是作为一个“五十个state”随机组合,居然能够成为一个和平的共同体!而不是“五十雄国的春秋战国”,然后才谈得上“美国的地缘条件”。同时,这些传统左派又假定了“欧洲的强盛是通过某个先进国家,秦灭百国,一统落后”,因此才有着“某个欧洲国家,因为受制于周边条件,没有成为这秦灭百国中的成功者”,或“欧洲彼此牵制,没有实现天下主义之欧洲大同”!同时也掩盖了,单个欧洲国家如威尼斯,荷兰和英国,甚至今天仍然承传的历史成功!
《“地缘政治”是传统公有制“近种相残”文化的想当然;个体各异的感受,信者有,不信则无》
《历史传承的任何国家,都必定有某种地缘政治优势,才成其为今天的国家;》
《地级政治对于公民社会来说,战略意义逊色于“市场经济,外交”,接近于无足轻重;》
《“地理地缘条件”指“物流条件好,还是不好”?《海权论》只是大陆地缘政治生搬硬套到海洋》
《地缘政治如果不是伪命题,将意味着“三体主义,无限扩张,你的生存就是我的威胁”》
《地缘政治是传统公有制“当然正确”的错觉|
传统文化仔细思考后,对地缘政治观念的否定;
地缘政治如果不是伪命题,将意味着“黑暗森林,三体主义”;
中华帝国地缘政治误区中的“海权论,钓鱼岛主义,第几岛链……”;
欧洲地缘政治观念之于美利坚,无法理解“为何先有一个合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