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3 lines (32 loc) · 9.06 KB

老旧帝国的复国主义之“爱国”和极权国家的起源.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3 lines (32 loc) · 9.06 KB

老旧帝国的复国主义之“爱国”和极权国家的起源

目录: 文明社会进化史

时间: 2015-03-09 22:03:53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vjrq.html

老旧帝国的“爱国主义:道德制高点”与极权主义的关系;

老旧帝国会把“帝国的老旧衰退”视为外源性危机;

老旧帝国会把“卫道帝国=奴役自已的炮灰”称为“爱国主义:首先的制高点”;

老旧帝国的复辟信仰,强化着公式国家极权化倾向=(老旧帝国时代的记忆)/现实国家的规模的分子

在“人权断言:默认权益归于个体”是否被贯彻到国家法制之中以后,“外源性危机”不再成为任何党团和组织所能垄断的道德制高点,即便是“卖国”也不再成为可供指控和惩罚的罪名,法制下的公诉只能依定法,按照“默认权益归于个体=受害人举证”的原则去诉讼。对于普通非公务人员来说,就算是铁杆卖国主义分子,手上何来可卖之国,又如何找到“卖国的具体受害人”?卖国都可以自由了(因为no harm done anyway),自然也不必再表示对于传统文化的民族主义忠诚了。

正因为民主社会中不存在“爱国主义”的道德制高点,——>不是民主社会的公民不爱国,而是不可以用自已对“爱国”的理解,作为成为暴力侵犯他人的借口,——>因此,历史中即便尚有帝国的记忆,也只不过退化成“沧海一声笑”“古今多少帝国事,都付笑谈中”,——>这自然不是“不爱祖国”。而在传统文化“默认权益归于祖国”的规则下,尚存历史记忆的老大帝国,就成为对公民利益的暴力勒索。因此在它最终转型为公民社会以前,是总体党政治的沃土,其机率与国家大小正相关。

尚存沙文主义者记忆的老大帝国,其卫道者会自以为那是“需要传承的传统文化”,通常指的其实是“不能忘记的,时时需要提醒的,终归需要复辟的旧帝国”,——>很有点象《天龙九部》中,令慕容家两父子,全都精神失常的那种过气皇帝梦。这些沙文主义卫道士的记忆本来就是支离破碎,或真或假,甚至完全是虚构中的文池,——>它们要的本就不是历史真实。而是“乌托邦记忆的传承”;并称之为民族主义!进而等价于“自爱者的爱国”,进而讨伐于精神尚未失常的同胞!

这样一种以“复古旧帝国为目的”的信仰,自以为要对敌于现代公民社会(资本主义)的突飞猛进,自然会在其卫道者的心目中,构筑起“历史上曾经领先但今天衰落+今天现实中的落后程度”的“外源性危机”的感受,——>即便这算是危机,真实的原因显然也是内源的制度腐朽,但那是“爱国的民族主义者”卫道于传统文化时,所不能承认的“主义”,——>当这些卫道者成为政治主流时,自然产生出,如希特勒式军事冒险,斯大林式激进肃反,毛上帝式的“赶美超英,大跃进”。

这些大国中出现的极权主义政体,是“危机管理法则-集权定理”的体现。导致极权政治的逻辑错误在于,老大帝国的衰退,本身是国民人权得以解放的好事,而不是爱国鬼子所声称的是“民族灾难”,而现实中的差距,仅仅是差距,既不会形成需要“救国图亡”的“所谓危机”;同时也可以在革新旧体制的市场经济去特权化中,伴随着本国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完善,而自动得到消除。当此不是危机的“落后”被渲染成“宏扬老大帝国”的外源危机时,民族灾难就真的永久的总动员中不可免了。

无论是传统文化老大帝国必然存在的制度落后,还是这些僵而未死的现实大国中的(因传统而)落后,如果用多数人暴政的政治武力,强行将其视为“外源性危机”,也就变成其政治和经济上的巨大负债;这种负债因为“生产力进步+制度落后”导致的资源和成本的高耗性,又不得不,也是必然地,在导致所有人都绝对和相对地贫困的同时,也被多数人暴政的政治武力,尽可能地转移到少数人的头上。因此这些老大帝国,在今天僵而未死的躯壳里,总是贫困的同时,与古拉格群岛相伴随。

由公式国家极权化倾向=(老旧帝国时代的记忆)/现实国家的规模;可以看到老旧复国主义强化的是分子;此类老旧国家的极权化程度与分母(国家规模)成反比。

相对而言,尽管过去的老大帝国(今天的守旧大国),是总体党政治和极权主义的高发区,其出现概率与守旧大国自我感受的国力强弱,正相关;但如果极权主义还有程度之分的话,则最恶劣的极权政治,将出现在今天的相对弱国之中。或者说,老大帝国的今天极权化的恶劣程度,与今天自我感受的国力强弱,负相关!原因就在于,今天的小国如果因为历史记忆而走上“大国精神病”的路子,将因为失去大国“规模优势”,其政治和经济负债会更显恶劣。例如朝鲜和柬埔寨。

任何宣称“外源危机”的总体党及其主义,必定是邪恶的;总体党主义下的“爱国”

后进社会对美国的仇恨,很大程度是传统文化,必定“误解”于个人主义的“逐利=侵略”

美国的左派永远对中国的“西方”不会满意,美国的右派永远对中国漠不关心

美国左派简史,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等进步分子

组成任何社会的政治学三原色“蓝色自由人,红色民粹,黄色政府”

美国特色的唯一特点是“人权断言:默认权益归于个体”

关键性的“人权断言:默认权益归于个体”

所谓“资产阶级的专政”,人权断言对总体党主义“不计代价地镇压”

国家极权化倾向=(老旧帝国时代的记忆)/现实国家的规模

老旧帝国的“爱国主义:道德制高点”与极权主义的关系;

老旧帝国会把“帝国的老旧衰退”视为外源性危机;

老旧帝国会把“卫道帝国=奴役自已的炮灰”称为“爱国主义:首先的制高点”;

老旧帝国的复辟信仰,强化着公式国家极权化倾向=(老旧帝国时代的记忆)/现实国家的规模的分子

前一篇: 明清晋商与中央领导的干群关系

后一篇: “危机管理法则-集权定理”,衡量法西斯化的危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