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7 lines (24 loc) · 8.04 KB

理解美国货币与贸易政策.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7 lines (24 loc) · 8.04 KB

理解美国货币与贸易政策

目录: 现代国际社会和军事

时间: 2015-10-23 23:06:03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vztm.html

从克鲁格曼与张五常的“针锋相对”,及美国“反通胀的鹰派”,理解美国货币与贸易政策

美元货币政策在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为凯恩斯主义,那么主张美元宽松政策的保罗.克鲁格曼,是否算是激进的凯恩斯主义者,就值得考察,被克鲁格曼等美国主流学者,指责为“反通胀的鹰派”的真实角色,也值得澄清。张五常称“克鲁格曼主张大赤字财政,好象那些钱是不用还似的”,——>这种指责如果是针对中国政策的克鲁格曼信徒,张五常完全正确,——>但是因为美元在国际贸易的意义上,不是凯恩斯主义,只要还存在张五常所主张的“不惜代价对美国出口,屯积美元”的国家猪头现象,克鲁格曼只不过是不吃白不吃,笑纳张五常之贡。

相反,张五常回避对美出口的美元,对应着人民币外汇占款的增加,所形成的凯恩斯主义效应;——>可能是张五常根本不懂,也可能只是学品低劣,——>但是张五常及其粉丝又争辩称,“人民币超发,可以减少国内市场交易成本”,则表明张五常是故意用对美出口所得到的人民币超发,“刺激国内信贷”(恐怕只是为了利好他自已的高房价),因此张五常主义者,根本不关注“屯积的美元没有可买的东西”(另外想出资本项目输出的歪招),他们认为一船船商品无偿运去美国,不是财富的损失;国内因此增发的钞票,才是拉动经济的学术贡献。

因此在美元和人民币各自的,最终体现在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的标准上,克鲁格曼不一定是凯恩斯主义者,张五常表面上是科斯主义者,却是一名凯恩斯主义信徒。 克鲁格曼在对人民币等第三方货币政策发表观点时,表现出非常保守的倾向,明确指出人民币是“凯恩斯主义,汇率操纵(出口导向),国内债务危机,CPI低通胀伪造,中国真实GDP非常值得怀疑”等接近于中国真实经济面的判断,——>与张五常恰好相反!张五常主张的港元政策,甚至是下流类型的凯恩斯主义!港元信贷政策居然锚定在港元资产价格上,从而房价下跌视为通货紧缩!

ps:因此也就解释了香港经济的“高房价,高物价,高机构化(四十豪门)”等南美化特色

尽管克鲁格曼也是诺贝尔进步奖的得主,但克鲁格曼不是一个很好的剖析样板。表面上克鲁格曼的凯恩斯主义理由,是支持民主党和奥巴马的“大赤字,高福利”财政和货币政策,因此还跟共和党的反对者急,声称“不用对共和党讲礼貌”,但由于存在着全世界对美国出口,导致“美元在世界上总是不够用”的现实,因此克鲁格曼主张的真实效果,只不过是美国尽可能向全世界出口国赊帐,采集所有信奉张五常的猪头国朝贡的实物税,在美国民众之间再分配而已,——>这是弗里德曼《自由的选择》的主张!我们无法判断是否克鲁格曼的真实用意

而共和党为代表的“反对美元通胀和大赤字财政”的“鹰派”,既有可能是没有看明白其中逻辑关联,不知道美国正占着穷国便宜;或者是意识到穷国不可能一直保贴美国,当穷国穷得出现阿拉伯之春,南美之秋之类的动荡时,无论是从国际贸易秩序还是从美国自已的供需市场,说不定要花更多的钱维稳。政治角度的戒备原因还包括,如果把美国白占的便宜吃得太过分,只是让中国这类与美国在价值观上相距较大的集权国家,压过其他缺乏中央集权促进对美出口的穷国;则无论是中国变成美国要花钱军备,还是促使穷国中央集权化,都不是好事。

如果“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是真实的,那么克鲁格曼所主张的“白送的商品,不吃白不吃”,对价虽然很低,但不会没有副作用。而且回护一下更听话的穷国,也构成对中国出口导向的压价。所以只要穷国还信仰着对美出口拉动经济,美国杯葛一下中国低估汇率抢占的(相对穷国的)出口优势,就不会有明显的坏处;只要中国还信仰着“对美廉价出口赚美元,资本项目输出平衡经济项目逆差”,中国就始终处于国际贸易定价权的主动出让角色,而处于对美贸易的劣势。如果奥巴马政府的角色仍然是中庸双方立场,那么TPP协定就合乎逻辑了。

凯恩斯主义令实体模型复杂化,进步主义的诺贝尔经济奖新擂主“阿格斯.迪顿”

股市起着提高政治补贴夕阳产业的效益的作用,中国股市提高了政治补贴国企的渠道效益

凯恩斯主义是(市场经济+印钞票);虚拟经济提高了“印钞票,补贴亏损行业”的渠道的效益

盘点中外各派就“凯恩斯主义=补贴夕阳行业”的不同观点和立场

民主从concur到agreement,需要“方向,目标,方法”的三位一体的严密相同,宪法本身相对显得无足轻重

虚拟经济的定义;若无凯恩斯主义,虚拟经济不复存在;是对旧制度补贴的最优化途径

盘点中国各阶层,指责A股“散户化”的各自小算盘

美国不存在“剥离凯恩斯主义的纯净经济史”;美国经济史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渐渐被加强监管”,而是恰恰相反

从克鲁格曼与张五常的“针锋相对”,及美国“反通胀的鹰派”,理解美国货币与贸易政策

前一篇: 美元秩序下局部的(凯恩斯主义=机构化);

后一篇: 美国不存在“无凯恩斯主义的历史”,美元已经不是凯恩斯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