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1 lines (30 loc) · 8.31 KB

雷日科夫和朱镕基分别证实的“苏杭现象”.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1 lines (30 loc) · 8.31 KB

雷日科夫和朱镕基分别证实的“苏杭现象”

标签: 分税制 雷日科夫 财政危机 两税制 财经

目录: 社会阶层分析利益博羿

时间: 2013-01-13 21:48:56

雷日科夫和朱镕基分别证实的苏杭现象:地方税收和补贴相倒挂;

经济相对发达的税收的绝大部分被中央拿走了;

中央税收分成的绝大部分,补贴了经济欠发达地区;

地方政府财政缺口的后果和现象

如果结合前总理朱镕基先生,由土地财政的高房价,言及地税返还,所透露的信息,从南方供暖的民粹命题,还可以帮助理解,中国如果不转向资本主义的联邦体制,其过大的行政规模是何等低效益。按实体经济学的客观规律,终将在贫困中意淫“强势崛起”,并最终因为暴力统一的财政资源的耗尽而分裂崩溃。众所周知,高房价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地方财政的消费浩大,——>按凯恩斯主义,那叫积极(花钱)的(大政府)财政,拉动着经济呢!——>地方政府系统则争辩,是因为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是六四开,地方没钱了!

朱镕基先生反驳称,地方政府所言不真。因为中央几乎把收归中央的60%地税分成,全部返还给地方了。苏联前总理雷日科夫,也有类似的表述。中国的情况与苏联略有不同,将面临衍生的逻辑问题:中央自已花的钱,是从那里来的?按笔者的理解,地方政府和朱镕基先生,都没有撒谎,但是彼此都偷换了一些概念。朱镕基先生掩盖了一个关键的环节:中央收取60%分税收入的省市,不是中央返还60%的那些省市。由于经中央返还到穷弱的省市,中央自已帐目上似乎是活神仙,但事实上控制着央行的印钞机,不停给自已印钞票

因此对于付出代价的省市来说,就是中央把钱都拿走了。这些省市不能应付自已的吃饭财政,别的省份没有主动裁员,要让这些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的公务员和国企下岗,那是千难万难!紧缺的地方财政也导致几个后果,一是这些地方自已有了经济增长,有增加税收就拼命地花!花光了,至少拉动了本地经济,不致于下一年让中央加税。典型之一如广州办亚运会,结果是不愿对中央税收作出更大贡献的土著市长张广宁,甚至在被上访指控贪污的阴影下(后证明是诬告),被发配到东北鞍钢老国企,当神父(鞍钢党委书记),等退休!

地方财政紧缺的第二个后果,是地方政府拼命借债,债多不用愁,至少不用再加税,地方财政破产,还可以向中央喊救命,类似于“南方为什么不供暖”。典型的如薄熙来在重庆铺开一万多亿的烂摊子,既肥了自已帐下的一溜子家臣,家臣包办薄主子家用消费,从一奶到百奶的家用全部高档报销。真正实现了“工资根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的革命理想。只要重庆的财政是不能破产的,薄熙来就算把全重庆的民企都整死了,充其量是国进民退,绝对是为重庆人民作出了贡献,在全国纳税人大蛋糕上拼命地先咬上一大口!

第三个后果是地方政府要养起来的革命食客,只进不出还涨薪!金山银山也要坐吃山空;于是各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房地产就有了极高的投资价值。一边是房屋土地大量空置,一边是拼命叫嚷要“放开户籍制度”,一边却又说“城市化将拉动房价继续增长”。当房价中的70-80%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时,倒也反过来地,把地方和中央的分税变成了六比四,甚至是七比三。刚好中央为自已印了不少钞票,流到市场上,在管制的经济环境中没有什么好投资的,正好用来拉高房价!实际效果就是在正税外加了一倍以上隐性税收

最后一个后果,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则是良性的。因为地方财政紧缺,没有更多的资源让这些地方政府管之管那,差点的少办了几个管理办公室,幸运点的如渐江和广东的一些市县,还撤销了几个老的官僚机构,把销金销得太厉害的一些中小国企也枪毙了。结果是这些地方的经济,反而因为相对放松了管制,被国企和管制抑制的经济潜力得以变现,反而相对接受中央救济的穷地方来说,更拉大了地区差距。结果又强化了“反户籍制度”。朱镕基无意中透露了40%以下的省市,补贴着60%以上的省市。笔者称此为苏杭现象

旧社会的英国和民国和俄国的饥荒;

1942年和民国饥荒中的不实报道和明显错误的数字;从美国权威的“故纸堆历史”体验传统历史学不可靠

“道德评价”是封建等级社会世袭血统的鉴定; “官媒许可证制”侵犯言论自由;炎黄网站

乌克兰,历史上第一个靠吃人肉活下来的民族;斯大林的暴政,超出了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的想象

对魔鬼最有力的辩护,是妖魔化其他人;妖魔化无辜者比较难,妖魔化轻罪者易;

民粹公害普遍发酵中的寻租腐败:特供如果总能覆盖全国人民,苏联就不会亡了

高标准的社会保障不能覆盖全民时就称为特供;中国记者缺乏行业知识,缺乏经济和法律常识

短缺倍率加速令寻租腐败损人不利已;短缺的原因不是劳动不足,恰恰是生产过剩虚耗了资源

高考本身不公平,“异地高考”谈何公平?南方供暖争论的正反双方都是预设公有制的民粹愚民

民粹公害信仰政府无限下金蛋,政府借机“信仰”无限制加税;自治自理联邦制,抑制民粹公害

雷日科夫和朱镕基分别证实的苏杭现象:地方税收和补贴相倒挂;

经济相对发达的税收的绝大部分被中央拿走了;

中央税收分成的绝大部分,补贴了经济欠发达地区;

地方政府财政缺口的后果和现象; 》

前一篇:“南方城市供暖”有多无耻?北方的农村太暖和?农民很富裕?

后一篇:苏杭现象是伤害极少数地区居民的多数人暴政及真实的地区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