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1 lines (20 loc) · 6.62 KB

改革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兵简政.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1 lines (20 loc) · 6.62 KB

改革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兵简政

标签: 周小川 长子继承权 利益部门 垄断 国企 财经

目录: 自由自治市场经济去特权化

时间: 2012-10-15 21:15:15

改革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兵简政;

改革失败的原因是特殊利益部门的长子继承权;

国企和金融垄断阻挠改革的宣言,邹宁和周小川的政治正确

改革成功促进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互为必要条件的(放弃监管+减税+精兵减政)真实贯彻,因为监管本身就是隐性税收,放弃监管与减税,本质上是等价的,因此改革成功的核心,在于精兵简政。如果能真的(能/要)精兵简政,不放弃监管型经济,甚至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都必定是毫无结果的折腾;反之以精兵简政为纲的改革,也必定遭到以国企垄断为代表的特殊利益部门的强烈反对、攻击

改革长期不能趟过深水区,原因不一定因为中央层的改革者不想改革,而是由于控有长子继承权的利益部门!但是以国企为核心,以国有金融垄断为先锋的特殊利益部门构成的雷区,这些享受着公有制帝国长子继承权的红色贵族和狗腿子,他们对僭占长子继承权的恋权不放,才是改革停滞不前的最根本的原因,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和操纵,不但阻挠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的推进,甚至反过来“国进民退”!

改革两个新凡是的原则,“凡是能自治的不监管,凡是能事后追诉的,不事前监管”,暂时只是口号,——>而且很可能永远都只是空洞的口号!因为真的要推向非监管型的经济,首先面对的就是精兵简政,否定(因为监管而存在可能性)的国有垄断机构的合理性。到目前为止还没那个人能搞明白三百多项改革中,有那些实质性内容,但是只要不是瞎的,都可以看到很具实力的特殊利益官僚跳出来卫道

国企是天朝经济的癌症!国有垄断的核心是金融垄断,中国百业萧条皆因金融垄断的财富转移,金融垄断集团不但成为中国国民最大的隐性税收。有趣的是,改革“两个新凡是”原则公布的同时,首先跳出来的就是国资委的代主席邹宁大人。第二个是国有金融垄断集团的掌门人,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大人。这两大特殊利益集团的掌门人马上跳出业,为部门利益争鸣,不令人嘱目吗?再联系计生部,为了区区几百亿罚款的跳梁?您感触了吗?

在邹大人雄辩的《国企效益好不是靠垄断》,您看到了那条站得住脚的科学根据了吗?以笔者的理解,邹大人的宏文,大白话就是:“国企是受政府监管的,所以不是垄断的;国企因为(政府给的特权造大了)支配了市场,所以不是垄断;国企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即国企垄断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只有依靠国企,才能与国际竞争,国企效益很好,是(特权带来国进民退的)改革的结果”……夫复何言?!

如果说邹宁大人的雄文,是政治正确的强盗逻辑,周小川大人同样目的的、同样雄辩的《中国银行业利润高不是垄断造成》,简直就是侮辱全中国民众的常识的心证了,而且金融垄断占了国民便宜拿着高薪还卖乖,不肯放弃金融垄断,导致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经济危机,却要政府强制纳税人“求助”!如此逻辑如同无赖!周小川先生“超主权货币”是学术丢脸,卫道部门利益连脸都不要了

周小川也重复了邹宁大人“国企(由国家监管着,因此)不是垄断”的老调,而且补充说,“(中央银行管着的)国有金融机构有几百家,怎么能说垄断呢?”,——>如此逻辑,那么希特勒手下也有几百万奴才,奴才之间窝里斗激烈得很,纳粹德国当然也不是法西斯了。邹宁和周小川的话,正是天朝主流经济学对“垄断和竞争”的认识的误区,他们以为把长子继承权分细一点,就不是长子继承权了

邹宁和周小川拒绝承认国企垄断的根据,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私有产权、长子继承权基本概念混乱,从而导致了对市场竞争和垄断的概念混乱。邹与周两位大人的雄辩,实际上是完整了重复了马克思主义的错误:他们把市场经济的私有产权之间竞争,称之为“恶性竞争”;把国家垄断称之为监管(因此不是垄断),把监管下细分的长子继承权之间的(必然恶性的)竞争,称之为“市场经济”!

改革成功的充分条件的三个互为必要的条件;(放弃监管+减税+精兵减政);同步推进(放弃监管+减税+精兵减政)

改革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兵简政;改革失败的原因是特殊利益部门的长子继承权;

国企和金融垄断阻挠改革的宣言,邹宁和周小川的政治正确;》

前一篇:(放弃监管+减税+精兵减政)互为必要条件

后一篇:欧洲的国王和皇帝很革命,很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