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戴维斯
美国内战
林肯
南北战争
萨姆特
妥协
杰斐逊
民主
政治
公民社会
文化
目录: 现代国家社会史
时间: 2011-07-16 20:24:41
炮击萨姆特堡挽救了林肯的政治生命;
南方州闹独立的本来目的;
南方戴维斯寄望于外部干涉,而不是国内的妥协;
**政治的本质就是妥协;民主的本质也是妥协;
专制是本质是统治集团内的妥协;民主是公民社会的妥协**;
带头独立的南卡州州长RToombs,对于戴维斯下令炮轰萨姆特堡(意即强行接管)大惊失声。当时RT对戴维斯劝告“开炮将启动前所未有的内战,这是自杀,是谋杀!”——>内战(CivilWar),真实反映Toombs们,真实的意愿是讨价还价。Toombs至少迎合了南方主流的观点:“南方宣称独立,只是为了证明有权独立的;北方各州应重视南方的权力,并修订宪法的选举人条款,否则……”。
换言之,至少在南方很大一部分人看来,他们闹独立,只是向北方诸州的一种要求修宪的博弈手段,这种博弈的手段(威胁独立),又是1790年宪法约定的权力。南方针对的是北方在众议院选举人团上越来越大的优势(按白种公民人口划分),而众议院对美国政策的决定权又太大(继承了英国下议院的传统);相反北方则对南方的黑人作五分三计数“占了北方的便宜”而耿耿于怀。
南北战争开始时,不但中部七个蓄奴州是摇摆的,南方七个“独立州”也不是坚定的。所有州虽经州议会同意,但并没有得到其基层选区的确认,部分州甚至只是州长“代表民意”宣告脱离。特别是在得克萨斯州,州长S休斯顿拒绝支持独立。不过这位州长也拒绝了林肯派兵到得州的建议(意即得州内部内战)。由于休斯顿拒绝脱离,日后以其名字命名了得州首府(原名卡伦)。
南方愚蠢地炮轰萨姆特堡,挽救了林肯的政治生命,也将南方邦联推上了绝路。林肯与戴维斯共同推动战争,客观上起到了强迫美国人站队的作用,与此同时;双方都刻意地回避奴隶制的政治色彩。南方戴维斯强调,南方独立是寻求1790年宪法中的州的自决权;而北方林肯,则强调“联邦不得分割”。到此时为止,战争成为国家主义,好听点是联邦主义,针对州权自治的政治色彩,就暴露无遗了。
内战开始后,林肯政府的立场适时地,转向了与倒向南方的弗吉尼亚州同样的立场,就是“不废除奴隶制,不寻求黑白平等,而是要限制奴隶制扩散(即妥协案),保证联邦宪法的统一”。如果早采用此立场,中部州就不会倒向南方了!但此时双方已经失去了起码的信任,战争已经开始了。相对而言,林肯明智的政治妥协,南方愚蠢地扩大冲突,南北战争的结局在开始前,就已经注定了。
戴维斯主动炮击萨姆特要塞,除了推进南部邦联国家的形成以外,另一个目的,可能是对英法干涉美国内战,抱有极高的期望。抛开意识形态来说,戴维斯这一错误,这是南方政治策略上最严重的失误:因为任何国家内部的事务的改变,(如独立,或统一),可以借助于外力;但不能依靠于外力;反而要防备着外国的利己的干涉。
南方相对迅速的失败,与戴维斯寄望于外国的干涉,而不是美国南北方之间的妥协,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妥协本身就是争取对方阵营的同情者,也是争取自已阵营的摇摆者的重要环节,政治的本意,就是妥协;无非是在特权小群体内的妥协(即专制),还是在国民社会中的妥协而已。相对而言,战争爆发后,林肯在寻求内部妥协(团结),上做得比戴维斯好得多;也就决定了南方失败的命运。
戴维斯同样是过分自信于自已的正义事业,指望无论在美国国内还是欧洲国际,都是得道多助;可能是戴维斯在明显的实力劣势下炮击萨姆特堡的的原因。林肯至少在面子上,向自已的议员提出过“南方回到联邦内,有事好商量”的妥协建议,而戴维斯呢却一直到战争结束前,也没有公开提出过任何妥协方案。戴维斯倒是向华盛顿派出个特使,但被林肯拒绝接见,真实使命如何,不得而知。
《大历史观不需要意识形态;只有永恒的利益,永恒的“成本效益原理”;没有伟人,没有魔鬼,只有普通人》
《南北战争从奴隶制向(联邦主义 vs州自主权);林肯奠定了美国社会和解的基础;大历史观中只有普通人》
《南北战争政治主题:蓄奴制——>杰斐逊主义的存废;蓄奴制诱发的国家主义与杰克逊主义的战争》
《当授权违背其授权者利益,并得不到授权者确认时,授权还有效吗?,有没有脱离人权利益的联邦正义?》
《美国人的战争与反战的思维方式;林肯,戴维斯和希拉里的战争裹挟》
《炮击萨姆特堡挽救了林肯的政治生命;南方州闹独立的本来目的;
南方戴维斯寄望于外部干涉,而不是国内的妥协;**政治的本质就是妥协;民主的本质也是妥协;
专制是本质是统治集团内的妥协;民主是公民社会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