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民粹
经济适用房
茅于轼
廉租房
土地财政
开发商
租房
时寒冰
曹建海
目录: 打印
时间: 2008-12-16 15:43:00
blogspot网址http://chnouse.blogspot.com/2009/04/blog-post_20.html
有朋友提及到沈阳政府不建经济适用房,而是从房地产商的手中买积压的房子作为经济适用房,或者是廉租房。平心而论,这是一种进步,实事求事的进步。不过,是否奏效,还取决于另一个要素,就是购买作为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是多少合适?恐怕,没有能准确说出来。因为,准确的价格,必须是市场价格,而使用经济适用房,本身就不是市场行为,又谈何价格?结果,很可能成了开发商公关的成果:政府以相对高的价格买下了经济上很不适用的房。尽管如此,仍然是要比建经济适用房危害要少。
本博是反对高房价的,反对土地财政,反对房地产拉动的GDP称为内需,反对把房地产视作“投资资产”,也反对经济适用房;最重要的是,笔者反对政府权力以一切方式介入任何市场运作,当然,包括了房地产市场的运作。笔者的观点很明确,廉租房要比经济适用房更适合中国;向贫困者提供租房子的补贴,比建廉租房更切合实际。这是因对目前中国房子事实上是生产过剩,存量过剩。为贫困者提供补贴,既是国家财力可及,也是贫困者受惠,最后,对于开发商也有好处。是三赢的方案。为什么还有人用民粹的名义鼓吹经济适用房呢?只怕,是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只有他们,才有权力从少得可怜的经济适用房份额中,获得侵吞纳税人利益的机会。《寻租腐败定律》,《GOV的行政成本有意义吗?》,以毫无歧义的逻辑,说明,经济适用房,毫无疑问就是于民无益的腐败。
博友提及的曹建海先生,是一类比较典型的左派人士。是左派,不是极左。左派实际上是指“大政府,高税收,大福利”。我国社会是革命完成了一大半,做到了前两样,第三样的“高福利”,是负值。记得曹建海先生还同样支持户籍制度,(相当于反对地方自治),支持城市居民牺牲福利和工作机会,(包括生育机会,因为城市人口是严格的计划生育,一对一夫妻只生一个),让给进城的农民。很煽情!曹建海先生的优点,似乎是还站在“人民的角度”呼吁,但是从来不敢象本博一样指出GOV的政策如何伤害百姓。而缺点,就是喜欢用民粹口号,弥补左派观点不可实施的漏洞。曹建海先生显然对任志强拥有道德感受上的优势,也因为茅于轼基金接受了任志强公司捐款,(二十万?二百万?基金接受捐款,有何不可?),就从道德上的理由打倒茅于轼的正确主张:“不能发展经济适用房”。
《道德治国,内战之路》,《道德治国奶而优则仕》,两文,告诉我们,对待社会争论,不能鼓动民粹道德征伐,也不能光是站在自已的利益立场。而要站在双赢,本质上也就是自已利益最大化的可能,作出双赢的妥协。越是专业人士,越是要有这样的个人修养。就事论事,让民众,让政府,了解社会事件、经济进程,象经济适用房之类的来龙去脉。来民众自已去选择,而不要,鼓动民粹,利用他们暂时的无知,刻意损害他们的利益。
其实,曹博士的“辩论优势”是虚幻的。不是因为他的观点正确,逻辑严密。而是,他动用了道德武器。这种武器,茅于轼是不会用的,任志强在某个阶段也会动用的。本博呢?只要不是有人把这类道德武器对准本博,一般地,本博不会主动使用道德武器。另一方面,曹先生这类言必称“毛上帝圣经”的正派人士,(即使是在本博友情链接也,还有几位),本博一直觉得头大。因为,他们与本博所指出过的《民粹面纱下的极“左”》,有太多的相似性。仅在于其是否过于坚持其错误的主张,和错误的社会商讨态度。而其本身所持的主张,根本不可行,明明是损害老百姓利益的,偏偏象张五常一样嚷嚷得是老百姓救星似的。当他们确实表现出一遍真心为民求利时,尽管有错,(本博确实认为他们的观点是错的),但是究其心,取其大,仍会视为正人君子。希望这些正人君子自重,远离文革式的道德挞伐。多从专业角度,分解作用因子,作出真正可行的方案建议。对于我这等自已养活自已的三脚猫“专家”尚且如此,对于领取国家津贴的曹博士,这个要求,不算太高的。牛刀先生是半路出家,要求他马上具有很高的经济素养不现实,(牛刀先生的情操本人十分感怀)。但曹博士是经济学博士,自当以更为专业的方式,对待这方面的争论。
曹博士可以继续以专业的方式,发掘经济适用房的合理之处。但是强烈建议曹博士不要运用道德手段压服不同观点,更不要动用民粹手段推动经济适用房。毕竟,目前经济适用房,即使是在完全公平的条件下(可以想象有没有可能),也只能造福于千分一!其他所有市民,连同农民,都是受害者,(通货膨胀和财政挤占)。只怕,反对者更有动用“民粹舆论”的空间。顺便自省一下,本博尽管有时用词尖酸刻薄。但是,对于政策主张,一般性地都会以最佳合理化建议的方式提出,无论对于当权者,还是一般老百姓,其方案,在本博视来都是双赢的妥协方案。本博记不起自已曾经有任何鼓动民粹主义的言行。
近日时寒冰先生也和曹博士一起,以道德口号为武器,攻击茅于轼先生反对经济适用房的立场。如果笔者没有看错,是时先生困于曹博士的“专家民粹”观点,而不是茅于轼先生为了专责于公益的学术基金接受了任志强的一百万,就给收买了。
谈到经济适用房这个话题,经常有一些情绪激动的中等收入人士(贫民那里有钱买经济适用房?),质问本博:“你自已为什么不租房”。说来凑巧,本博现在住的一直是租房,已经一年了;并且,刚刚续了约,价钱又降了四成。本博也租车,顺带,连司机也租了。或者是因为本博没有机会从银行拿到过“政策性贷款”,一直以来,。只要能够借用现有固定资产,现有生产能力,我就不会自已投资。瞧,不但房子车子是租的,手头最赚钱的生意,我们是租赁行业,房子,车子,医疗设备……。我们没有负债!银根紧缩,对我们暂时还没有影响,反而,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更廉价的出租资源。劝告过于热衷有“自已的房子,自已的车子”的朋友,参考本博的文章:《有房不如租房,有车不如租车》
关于经济适用房,笔者还有以下文章:
《有房不如租房》
后一篇:反弹还没有进入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