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7 lines (19 loc) · 6.44 KB

中华帝国自由恐惧之下,难明“势力范围”“有限产权”;.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7 lines (19 loc) · 6.44 KB

中华帝国自由恐惧之下,难明“势力范围”“有限产权”;

目录: 现代国际社会和军事

时间: 2016-08-24 21:04:34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ws9t.html

中华帝国自由恐惧之下,难明“势力范围”“有限产权”;

中华帝国有史以来,就是世界上最顽固和最狂热的霸权政治;

“边缘利益寸步不让,等于全盘拱手相送”;

中华帝国主权外再无势力范围,钢穴外也是力所不及;

中华帝国“天下主义”不能理解势力范围,也就不能理解“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国际间的势力范围,国内社会就是“私有财产,充其量是钢穴的势力范围,不是国家主权”;

对于中华帝国来说,既然“秦灭六国,死掉别人,剩下自已”的“死剩一统,世界大同,我皇天下”的好事不再,则拒绝承认势力范围的合理性,也就等同于放弃所有势力范围;逻辑上必然如此,无论是钢穴看似强大时,扩张到侵吞所有势力范围的铜墙铁壁(如左宗棠之收复新疆),还是放弃力所不及后,退守看似稳妥的小一点钢穴(如李鸿章政策),结果都一样:中华帝国主权以外再无势力范围,钢穴外也是力所不及。钢穴模型可以帮助理解其政治结果:必定是钢穴穷尽财力,去守护本来并无必要的“钢穴边界”,却总是百密一疏,四处漏风

“势力范围”的积极意义之一就是“冲突缓冲=钢穴核心的安全”! 因此中华帝国“不是钢穴(俺皇天下)就是放弃(万里长城阻隔)”的政治含义,就是“没有缓冲带,钢穴生死悬于边界小冲突”,——>不正是中华帝国两千年来,重大政治误区之一吗?——>解决办法很直观,很简单,因为完全符合人际交往的生活经验:无力完全控制的外围利益,留作势力范围,跟别人交际,讨价还价就行了。中国人并非不会在生活中行此法则,但楄偏中国愤青在世界交际上,就“我皇天下,永不妥协”。结果也非常讽刺:边缘寸步不让,等于全盘拱手相送

中华帝国钢穴传统的这种愚蠢,就是所谓“贪婪”!真正意义的“贪婪”!因为它在逻辑上等同于,“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明明自已不能完全控制(大家有股份,本应作为)的势力范围,非要贪婪地独吞!这本来就已经是贪婪不足蛇吞象,还要人家让出(必定已经牢牢控制的)主权利益,作为彼此的“缓冲地带”!然后按照“势力范围都是我的”的帝国原则,再次鲸吞之!这不是贪婪是什么?在国际上就称为霸权主义!而被中华帝国指责的美利坚合众国。从来没有这种意义上的霸权行为。中华愤青却将此傻逼的霸权立场称为中华鹰派

读者自行回溯所能接触的所有中国史,就会发现真实的残酷:中华帝国有史以来,就是世界上最狂热和最顽固的霸权主义国家,以至于中华钢穴文化,除霸权主义以外,不知有“外交,国际,势力范围”之说。自二战结束后,甚至只有中国奉行此种霸权主义,连与美国冷战对抗中的苏联,也在很大程度上奉行“势力范围”政策,而且从来没有主动违反过雅尔塔协议。只要对比一下中苏冲突中,作为弱方的中国对苏联的种种“外交强硬口水”,甚至在不高明的俄国外交面前,毛帝国强权外交是何等愚昧。中华钢穴实在是最具侵略基因的帝国主义

作为社会学命题的研究,我们虽然有充分根据,完全否定中华钢穴政治传统,在国际中的合理性。但是不必争论其道德对错,只需要在科学实证的层次,推演此政治选择后的必然的逻辑后果:推进到钢穴扩张极限,无论如何万里长城,都会在(时间or空间)上四面漏风,特权最大化限制也迫使钢穴在主权内退守,更遑论将勉强吞食的“领土”重新吐出来,还把自已搞得民穷财尽!非常讽刺的结果:寸步不让于势力范围,等同于把更多主权领土,出让为必不可少的势力范围。这不就是清朝的处境吗?大大退后的钢穴,自然成为党国天下的体制内

阿西莫夫的钢穴模型,或可帮助中华民众理解“钢穴控制vs势力范围”的概念异同。此在中华以外的世界各文明体中,都是浅白得白痴也懂的常识,在死剩一统两千年后的中华文化,千万不要轻视常识被中华精英理解接受的难度!我们完全可以用“钢穴控制是100%股权,势力范围只是参股股东”,——>但这必须建立在“商业,产权”的观念上,对于中华帝国“俺皇天下,全凭分配”的帝国文化来说,连私有产权不宜侵犯的观念也没有,(遑论“不可侵犯”),你又如何用“股权占比”去解释“领土,国家利益”也有“控股不完全”的事实?

前一篇: 中华帝国误将“面子”作势力范围,两者的利益对象区别;

后一篇: 中华钢穴无法区分“基督教vs美国大资本”的各自行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