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现代国家社会史
时间: 2016-04-29 19:44:40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wh8r.html
拿破仑的“波澜壮阔”都是可以忽略的细节;
拿破仑的强势崛起,必定“亡党亡国”于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的“反法同盟”
拿破仑及其“波澜壮阔”,只不过是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国内秩序和威斯特法利亚(国际秩序)的冲击过程中,可以忽略的细节!拿破仑的执政,只不过是法国秩序被破坏殆尽后,秩序的恢复需要,让法国人对于“皇帝的专制”也变得宽宏大量,跟拿破仑是不是“资产阶级的,进步的”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以资产阶级而论,不要说拿破仑的敌人英国,比拿破仑法国“更进步”,被拿破仑征服的荷兰,威尼斯,佛罗伦萨,甚至普鲁士,都不比拿破仑“不进步”。拿破仑保留了进步主义的侵略性,也就注定其必定遭到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的“反法同盟”。
法国大革命“输出进步主义的征服”的对外政策,被拿破仑全盘继承,变成了法兰西民族的沙文主义(该词正来源于此),却恢复并发扬了波旁王朝的专制,铲除的却是早在大革命几百年前就已经失去世俗权力的“贵族阶层”,加强的却是让波旁王朝破产的,对外扩展的军事税收,——>拿破仑的有限专制目的正在于此,——>充分说明进步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真正含义是“对外侵略,征服世界”。这一点与日后继承法国大革命衣钵的希特勒,列宁,斯大林,毛阿东主义,朝鲜主体思想……,承前启后逻辑一致,称得上是前赴后继。
ps:拿破仑的军政府,执行军事政策时的行政效率,比波旁时代的法国政府高,这是更为细节性的事实,此略;
与路易十四的同类型扩张,遭到欧洲国际法体系的反击一样,拿破仑的扩张,那怕宣传的口号换成了“自由,平等,博爱”的进步主义,照样会遭到威斯特法利亚体系一样的反击。进步主义者以法国扩张为正义之纲,当然就会把国际法体系称为“反动”!拿破仑较之希特勒,更接近于在全欧洲的军事成功。但是,即便拿破仑能够击败俄国,也未必能够控制整个欧洲。法国军队事实上在所有足够贫穷,以至于法国军队不能通过战地掠夺的地方,都因为后勤给养满足不了消耗而失败,不但有俄罗斯,还有西班牙。而战争却必定导致贫困地区的扩散!
《提尔西特和约》后法国,仍然陷入英国主导的威斯特法利亚的反击,既说明拿破仑无法控制“被征服”的欧洲,——>拿破仑急需的不是征服,而是威斯特法利亚般的国际法体系,“外交战”避免“滥用胜利者的权利”,——>也说明了英国作为欧洲大陆条约体系均衡者的重要性。此两因素是相护相乘,如果拿破仑真的能够控制欧洲(意味着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上必须能单边提供征服欧洲的消耗,而不能依靠“以战养战”),英国作为均衡者的意义就将消失,只能被动等待欧洲海陆军队“解放英伦”。反之,拿破仑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拿破仑战略失败只有一次,那是莱比锡战役。对于滑铁卢,更接近于是毫无希望的战术冒险的失败。无论是促使拿破仑在滑铁卢的冒险进攻,还是莱比锡战役中,拿破仑寡不敌众,意义都是:法国承受不了威斯特法利亚体系下,全欧动员针对法国的消耗战。拿破仑在莱比锡战败后,还有与国际法体系妥协,成为此国际法承认的主权一分子的机会,——>这充分说明,威斯特法利亚体系限制的只是武力改变国际法现状的侵略扩张,而不是针对任何意识形态的“进步or反动”。但是拿破仑拒绝了该建议,那怕它让法国继续保留征服的比利时和意大利!
换言之,拿破仑拒绝与妥协结晶的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的妥协,如果不是全盘通杀欧洲(跟着就是全世界鸟),就宁愿什么都不要!——>这正是刘慈欣在《三体》中表达的三体主义,所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也正是基于此信仰的假设,——>但是拿破仑此时的三体主义,不是因为野心,而是因为恐惧:他害怕因为妥协,给予法国人“对外软弱”的形象,从而失去其执政的合法性。拿破仑既然拒绝了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的妥协建议,也就失去了国际法意义的任何国家信用。而法国却承受不了反法同盟的压力,因此拿破仑只是可以忽略的细节。
ps:拿破仑私下解释:基督教国王可以失败一百次,仍然是君主(罗马教廷授权),但俺波拿巴只要失败一次,就不再是皇帝;
《利比亚在雅尔塔体系中的位置,英法殖民帝国崩溃后的变更,阿盟的虚弱角色和野心》
《威斯特法利亚条约体系,主权平等的国际,民主的起点;所谓“欧洲列强”》
《威斯特法利亚条约体系是国际和平和联邦民主的里程碑;联邦是紧密得象一个国家的国际》
《威斯特法利亚体系,应对“强国挑战”的自动遏制;历次欧洲战争与两次世界大战》
《威斯特法利亚-雅尔塔国际体系,不会阻止任何大国和平崛起;但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求中国》
《法国大革命的“进步”,就是反人类的本性;对希特勒政权的所有指责,都适用于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狂热,新秩序不可能被建立;反法同盟;《旧制度和大革命》》
《 拿破仑的“波澜壮阔”都是可以忽略的细节;
拿破仑的强势崛起,必定“亡党亡国”于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的“反法同盟”》
前一篇: 竭斯底里运动的第三阶段,19世纪末美国进步主义民粹时期
后一篇: 法国大革命的“进步”,就是反人类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