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唱唱反调之八卦时评
时间: 2016-11-07 23:10:05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wxt2.html
特朗普可能是欺骗性的政客,但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不是民粹;
民主党整个政治路线的基础,就是民粹;一贯如此!
从美国大选观察,“民粹”的定义已经在政治主流中被偷换;
在“多数人暴政=民粹”的“政治主流”的“体制反对者”,还是民粹吗?
今天美国大选,特朗普造成的冲击,恰好是依次揭穿了美国政治主流,自南北战争以后的进步主义色彩,与美国能够成其为美国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可以看看同样是获得(至少是相当部分)民众支持的希特勒和特朗普,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只是称为“左派的民粹”“右派的民粹”,那么“左派,右派”又如何定义?奥巴马推行民粹政策受挫以后,进一步暴露了“以美国为民主进步权威”的进步主义者:它们将“美国通往奴役之路的受挫”视为“民主失败”;那么解决方案自然就是“强化集权”才叫“美国更民主”!
奥巴马因为进步主义政策,而被称为“自由主义者liberaism”;特朗普因为“争取,得到”茶党的支持,而成为“民粹”,——>提醒中国公众,到底Whatis“自由主义?!
今天将特朗普称为“民粹”者,几乎就是“进步主义者”的自白。象笔者友情连接中的陶冬《右派民粹的特朗普主义》, 他们实际上是把“民众的支持”视为民粹,也就等义于“合法的统治者不应该得到民众支持(才不是民粹)”;但偏偏他们要寻求于希拉里执政的多数票!希拉里却不算民粹!所以,这些人只不过是将民粹(既然是一顶坏帽子),当成一张政治妖魔化的帽子,扣到竞争者的头上。象陶冬显然是不明白“民粹”是什么意思;才会说出“右派民粹”的话。不过也说明,民粹这个词,确实存在歧义。英语populism并不能反应其差异。
问题的关键在于,鉴定民粹与否,不在于“民众是否支持”,也不在于是否“反对体制”,而在于其坐标系是否“国民主权原理”;坐标系的变换后,“民众多数”就会在“民主or民粹”之间,截然相反地转移。如前所述,“皇帝与民粹的联盟”,其体制建构是“反对国民主权原理=中央集权”,因此三权分立无法将其压制,除非不承认“民主普选”的政治合法性,——>这是英国宪制过程中的历史条件,现代消失了!熏陶于港英教育的陶冬和张五常等人,又迷惑于西方民主普选的政治正确,就会无法区分两者;——>则彼时“普选=民粹”。
以中央集权传统中的东方帝国为例;如果不是人民政府人民爱,林语堂动物前仆后继,不会保持中央集权两千年!请问此体制是民粹还是民主?如果中华向前进,自然会走向后钢穴时代的国民主权原理,国民私权的意识自然在经济利益他证性的召唤下渐渐觉醒,也终会出现“反对体制的多数派民众”,正如今天茶党对特朗普的支持,请问他们是“中国民主”还是“自由民粹”?如果这些“私有制民主的觉醒者”不是民粹,则特朗普无论如何populism,充其量是欺骗了自已的支持者的白骨精!而不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是民粹,这是民主的最起码常识。
特朗普这个人作为政客,的确不象希拉里成熟圆滑;个人道德形象,也的确比希拉里,有更多可供《竞选州长》抹黑发挥之处;特朗普的语言也的确“低俗”,特朗普的内心也可能是卑污的,可能只是象希特勒那样,想讨一部分选民的好;……只不过目前对特朗普所有攻击,都是捕风捉影;最严厉如“特朗普逃税”,连审查中的审计局,都给特朗普打包票!但是希拉里惹的每样麻烦,都是货真价实的“值得调查”。但是所以这些都是表面的,关键在于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是因为“反对了政治正确的进步主义”,才被东西方的政治主流,称为民粹。
“政治正确”就是“必定正确”,“美国体制”就一定完全正确吗?了解中国现实生活的公众,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了解南北战争史,知道林肯如何遇刺而成为进步圣徒的,也很清楚“美国的政治正确,不一定是民主政治的正确”。中国公众并不具备“支持特朗普or支持希拉里”的公民资格,——>进步主义者是否要求“全球公选美国总统”?——>但借此机会,了解全球进步力量的深厚,有否某种幕后“大势力”影响,它与中华马克思主义政治的关联;恐怕,才是中国公众作为局外人,观察“利比亚战争”和“美国大选”之类事件的最大收获。
ps1:有叫赵灵敏的年轻爱国女华侨,站在基督教价值观上,在海外传媒上发表的《为什么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培养出来的精英,支持特朗普》,很具说明“世界进步力量”的代表性;
ps2:特朗普最令笔者不看好的一条,是一面向茶党等许愿“低通胀,低赤字”,一面向华尔街许愿“宽松货币”;类似的地方还有几处,此人缺乏“明确的执政经济政策”,才是要害;
从美国大选观察,“民粹”的定义已经在政治主流中被偷换,变成“不认同政治主流的就是民粹”。这是以后需要密切关注的进步偷换,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简单地反问,在“多数人暴政=民粹”的“政治主流”,甚至是“法西斯”中的“体制反对者”,还是民粹吗?——>这当然不是说,“美国是法西斯”,但也不等于说“美国没有多数人暴政的风气”,只是借此说明:“反体制=民粹”,“反政治主流(政治正确)”就是民粹,此“民粹”的定义方式,即便偶合于某种特定的历史场景,但就社会学甚至法学的严谨上,正确吗?
最后回到我们本专题上:美国的三权分立,以过去二十年中,阻止了民主党的进步政策吗?——>那才是真正的民粹!通往奴役之路!这一点连陶冬自已也不反对;——>在过去的六十年里,阻止了“占领福利局,占领华尔街”的民粹运动吗?在过去一百年,阻止了麦金莱和西奥多的民粹运动吗?过去150年,阻止了林肯发动南北战争吗?各位有没有发现,这三轮美国民粹运动与三次美国总统的遇刺,恰好同期:林肯,麦金莱,肯尼迪!反过来说,如果特朗普成功上台,美国三权分立,可以阻止特朗普吗?如果都不行,三权分立与民主有何关系呢?
《“法无禁止,即是自由”只对“公民权利”;“未经国民授权,即是僭越”针对政府》
《还有比“约翰布斯的子弹”更精准的极简要点吗?实体社会学的“timeline,时间线”》
《“林肯遇刺”是美利坚合众国和林肯本人身后的的“最佳解决方案”》
《法国大革命“启蒙”了“三权分立”的误区;三权分立不能取代“国民主权原理”》
《国民主权原理,实现了“有私”而跳出了“封建”,实现了纳什均衡的博弈条件》
《“三权分立与民主毫无关系”;英国早期民主“分立”的成功,是因为封建残余成功的保守》
《特朗普可能是欺骗性的政客,但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不是民粹;
民主党整个政治路线的基础,就是民粹;一贯如此!
从美国大选观察,“民粹”的定义已经在政治主流中被偷换;
在“多数人暴政=民粹”的“政治主流”的“体制反对者”,还是民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