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题目录集
时间: 2015-09-13 22:30:37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vwz1.html
一、前言
本专题结集过去八年相关的部分博文,对指数期货被错误引入中国,及其培养了恶意做空中国的机构化利益集团的回顾;重点在于让读者理解,“公有制国企背景的中国——>股市机构化(即国进民退)——>指数期货老鼠仓做空中国”的逻辑路径;理解机构化特殊利益集团,它们的恶意能够做空中国,所依赖的(公有制+机构化+指数期货)的,作为充分条件的铁三角。从而理解当前的纠错政策的基本逻辑:如果(暂时)不能改变中国公有制背景,就必须终止机构化;如果不能阻止机构化,就必须废止指数期货;这一逻辑在实体经济科学中的合理性。
二、参考专题集:
(公有制+机构化)导致了无限制的国企“蓝筹”的做空筹码,已经改变了大盘的流动性均势;但是行情仍然可以选择从小盘股中结构性地突破;“指数期货”则导致蓝筹大盘筹码成为天然的做空工具;只要还存在“指数期货多仓”的投机资金(体现为做空套保),做空大盘的老鼠仓就总是有利可图;
2)《交换创造价值中的流通》;
如果不是因为公有制的中国社会背景,指数期货的自主交换,同样创造价值;它将通过投机资金的引入,平准作为投资标和抵押品的股票价格的波动;但是公有体制的形成,本身就是对“私有财产自主”的剥夺;基本妖魔化散户的机构化政策只不过是公有制的体现方式之一,进一步剥夺了“散户自主交换的权利”,典型如政治打压小盘股;因此此时的指数期货不再创造价值。此时倒是适合,股神经常用于攻击散户股市的一句话:指数期货不仅仅是零和,它是负和!原因就在于,它已经是公有制机构化穷凶极恶,“恶意做空中国”的工具。
3)《投机的价值和亏损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中,指数期货象其他任何期货品种一样,需要引入“风险偏好商=风险交易者=投机者”。他们的贡献是用自已的资金,平准了市场的价格,收获是判断正确时杠杆回报,限制是判断错误时的清仓破产;他们的清仓破产也避免了市场资源过多地投入到某种“大宗商品”的过度生产之中。这就是期货对资源配置的优化机理。但是凯恩斯主义将破坏此机理。
4)《什么是价值?发展?和资本?交换创造价值!》,
当公知以“劳动创造价值”的道德断言,谴责于市场“投机”,什么是“价值”,就值得深究;它是股票市场和市场经济中的期货市场“投机”合理性的源泉;
三、专题;
股市的机构化相当于实体经济的国进民退,(公有制+机构化)让指数期货成为A股股灾和大熊市的永动机;
《指数期货的确是股灾的癌灶,但批判者未知其所以然;风险偏好者的重要性》
《中国A股严重机构化后,指数期货的畸变和失真,及误导;指数期货根本不存在“发现价格”的功能;》
《要求散户“证明指数期货不适于中国股市”是举证责任倒置;股灾面前不可能也不必,再证明指数期货祸害》
(机构化+指数期货)构成了恶意做空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类似实体经济中的(国企+垄断)的祸国殃民;
《围绕着中华指数期货的卫道,的确暴露出恶意做空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
《如果不能限制机构化,就要废止指数期货;如果不能废止指数期货,只能“反腐败,监管老鼠仓”》
《机构只是否定了对指数期货公害机理的批判,并不能否定指数期货祸国殃民的事实;》
指数期货恶意做空中国,在A股股灾和超级大熊市中,有着共同的特点;
《禁止指数期货,未必能消除索罗斯攻击,但至少不会再奖励索罗斯攻击;》
超级股灾中的索罗斯攻击,依赖于指数期货;在中国市场经济确立前,根本不应该开设指数期货;
《没有指数期货,索罗斯的攻击就不成立;缺乏指数期货的对手盘,索罗斯的回报大打折扣;》
《中国在市场经济确立以前,根本不应该开展指数期货和融资融券;》
妖魔化散户,本身就证明了机构做空中国的恶意,指数期货让机构利益集团的恶意,成为做空中国的恶势力;
《指数期货证伪对散户的妖魔化之“散户市”;机构化和推进机构化是A股大熊市的真正原因》
《(指数期货+融资融券+无限透去)做空国企大盘股,确实是价值发现,——>国企归零;》
《“融资融券+指数期货”揭示了国企股和大盘股必然归零的未来,是对A股的重大利好;》
(公有制+机构化+指数期货)形成了国有垄断机构控制(无限制国企股现货+指数期货)的做空打压手段;
《指数期货是制造大熊市的工具,不是根本原因; 基金机构在(现货+期货)做空倾轧损失不利已》
《(指数期货+打压小盘股)制造大熊市;如果愚民股民不是吹牛拍马,大牛市早就来了!》
《从A股确定的偏好,倒推机构的(指数期货+国企现货)的投资模型和市场现象》
将“做空”等同于理性投资,已经预伏了“机构化恶意做空中国”的绝对真理的宣传;
《小盘股的融券,强化了机构瞬间做空的能力;杠杆化(小盘指数期货),将固化小盘股的做多行情》
《指数期货固化了大盘股下跌的趋势,凯恩斯主义廉价资本的“风险偏好”;》
《把做空等同成熟,把买股等同投机的“理性舆论”;期货指数是机构化操纵出大熊市的祸根;》
在社会主义背景下的中国,(机构化+指数期货)导致恶意做空中国,并非不具合理性;
《有行政垄断的机构化,才能让指数期货清一色做空;机构清一色做空国企大盘股,并非完全不合理》
《打压散户的逻辑,同样适用于打压中小型资金;“做空赚谁的钱?”,基金整体不能通过指数期货减轻损失》
《指期货创造价值吗?对行情的影响是什么?指数期货的造空压力可能会结束熊市中的反弹历程》
徐小明发现了机构恶意做空中国的事实,但错误地归咎于基金在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
《指数期货的任何规定,不可能单独造成A股的多空动力;期货与现货是分别独立的体系》
《套期保值与A股长空关系不大,(计划经济+机构化+指数期货=行政恶霸的狼牙棒)造就A股大熊市》
徐小明发现了“机构做空中国”表象,试图回避实质性缺陷,甚至试图掩盖机构化恶意做空中国的体制缺陷;
《徐小明“指数期货带动现货”的“数学臆想”;光大乌龙指后验了“机构(现货+期货)”的所谓“对冲”》
《尝试与徐小明先生就指数期货求同存异的concur共识,演示民主的议事规则;》
期货套保就是“对冲交易”,对冲交易不含任何“做空,做多”的意义;
《对冲交易的成立条件;保险和期货的作用是平准,用保证金担保的信用,为价格波动制造阻尼》
《期货与商业保险的关系,和对冲;索罗斯“投机”的神话,对冲是指“最可能保守策略”;》
《对冲利润=(高杠杆要爆仓的指数期货+稍低杠杆无限补仓的现货操纵);基金“套期保值”是自欺欺人》
期货只是平准,任何期货不含“发现价格”的意义,错误理解指数期货,导致机构化恶意做空中国,甚至交易所也可能巨额亏损的现实;
《任何期货都不存在“发现价格,诱导现货”的作用;指数期货是杠杆的“平准”》
《中金所的期指设计若基于“期货引导现货,发现价格”,可能是自已对赌股灾,或面临巨大亏损;》
四、结语
指数期货期货被错误地引入中国,是中国改革管理层,试图漠视中国“公有制+机构化”与市场经济相冲突,试图仅仅引入技术手段而避免体制上靠拢市场经济的又一次尝试;所谓“中国公有制为体,西方技术创新为用”在股票市场上的尝试。大清惨败于日本的甲午战争及其后的庚子事变,已经说明这套“中体西用”的改革国策的惨败。股灾只不过是对这种错误改革思路的又一次警告而已。如果读者能够从中读到让中国一百多年来失败和停滞的愚昧根源,辨识那些一已私利,通过体制漏洞恶意做空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本专题就没有白写了。
前一篇: 股市与公有制无冲突,指数期货冲突于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