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2 lines (31 loc) · 8.76 KB

缺乏中等有产者阶层的社会,解放主义步步走向极权主义.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2 lines (31 loc) · 8.76 KB

缺乏中等有产者阶层的社会,解放主义步步走向极权主义

目录: 现代国家社会史

时间: 2015-02-23 20:56:55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vinw.html

缺乏中等有产者阶层的社会,解放主义步步走向极权主义;

南美解放主义的“新社会,新政权”,通常一代不如一代,更专制也更独裁;

南美洲没有沦为比俄国和中华社会更独裁极权的地狱,美国的外来反革命干预,居功至伟;

南美洲解放主义的前世今生,可归纳为天主教社会主义,部分激进为马克思主义;

南美洲独立运动,仅仅将西班牙国王并非严酷的“专制”,替换为本土寡头更严酷的压迫

即便是在“解放后”的南美洲,那怕是在一个小范围内,只要缺乏中等有产者阶层,就不可能形成私有制民主的社会。那怕解放主义liberalism的信仰者,歇尽所能地要移植,他们想象中的“最公平的”“一人一票,普选”的民主;都将因为多数人暴政(民粹)的渐渐发酵,而沦为专制独裁,甚至沦为极权主义国家。通常情况下是为了阻止极权主义的出现,而成为专制独裁的政体;——>通常比“解放前”的,同样奉行liberalism改革政策的西班牙波旁王朝,更专制也更独裁;——>因此也遭到liberalism公知对“专制”的道德声讨。

南美及西方的liberalism主义者,最早是基督教的普世价值观(cathornic),后来在宗教退潮的影响下,保留了全部基督教价值观,按照新教革命的精神,先后把罗马教会cancel了,然后将上帝cancel了;形成了今天以法国和北欧为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或称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党,北欧模式);然后在后进社会——>因此被liberalism认为,更需要激进的革命,——>则更激进地将基督教文化引为自豪的“人道主义”也cancel了;形成马克思主义;在较后进的俄国形成更激进的列宁主义;感染更后进的中华帝国后,形成了毛主义毛神教

南美洲的liberalism经历了天主教和马克思主义阶段。在美国对南美的干预及援助下,——>美国对南美干预的主要方式就是援助,其中主要是对南美洲,被liberalism声讨为“独裁”的专制政权的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具有极权主义基因的南美洲,没有象俄国和中国那样没有形成极权主义的政权。即便是拉丁世界最接近于极权主义的古巴,也比东方文化中的朝鲜金国,相对而言要文明得多;即便是今天象疯子似的委内瑞拉,它也是如假包换的“全民普选,一人一票”的,如法国国家一模一样的“西方民主”,却明显相异于美式民主!

因此纵观南美洲libearlism的前世今生,可以归纳为天主教社会主义;并在20世纪起,相当一部分,演变成马克思主义。南美洲基督教文化,在意识形态上的表现形式就是天主教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混合形态。如同东方红朝的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是孔儒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混合形态。它们时而以“世界左翼联盟”“风起云涌的左派狐朋狗党”,时而又彼此互为敌对意识形态“狗咬狗”。但它们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就是liberalism。它们的社会政治体制,归根到底中世纪某种专制形态;经济体制是中世纪特色的“市场经济”。

天主教社会主义的liberalism,符合南美洲解放前的,以中等权利者为政治主体的殖民地社会;既作为天主教向弱者如土著民族倾斜的政治立场的倡导,也作为殖民地社会向天主教国王和罗马教会陈情请愿的理由,——>南美天主教会曾经掌握着全社会十一税的稳定收入,以及一半以上的固定资产,并全罗马教廷上缴本地十一税;由西班牙国王代收转运,——>最后成为其激进者主张南美洲独立的理由,其中包括了激进的天主教耶稣会。天主教社会主义liberalism,同样符合南美洲解放后的,仍然以中等权利者为政治主体的“新社会”。

因此南美洲独立运动,仅仅是改变了并非重要的西班牙国王,对南美洲名义上的“专制”,——>而在解放前的南美洲的地方方自治程度,却比“解放后”更高!解放前的南美是自治为地方主体的社会,今天的南美却几乎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尽管有些号称民主,有时被指责为专制;——>南美洲独立运动,既没有改变南美洲社会,以中等权利者为主体的社会结构,也没有改变其天主教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liberalism的意识形态。无论是独立不独立,无论专制还是独裁,南美洲国家尝试了千百种改革,唯独没有尝试市场经济去特权化。

ps:皮诺切特在智利,饱受全世界进步分子责难的改革,可能是例外;但基督教社会主义压力,甚至迫使里根也在名义上疏远皮诺切特

为什么玻利瓦尔不能成为华盛顿?兼谈解放主义革命者的心虚和屠杀

在公有制的逻辑前提下,越是“多数人”越是不可能有仁慈;多数人的暴政必定惨酷

革命领袖只是克里斯玛型的政治明星;玻利瓦尔,毛阿东,蒋介石,孙中山……;》

革命领袖只是某种传统文化的克里斯玛,政治折腾的戏子而已

从光荣革命的北美殖民地“起义”,理解南美缺乏复制北美独立成功道路的政治条件;

公式:[中等有产者社会=中等权利者社会+赎买成本];内战是赎买成本的替代

玻利瓦尔推动南美解放运动时,没有考虑“解放后,南美联邦”的技术可能性

中等权利者的理想制度,是充满着人道主义爱心的“寡头民主制=寡头党内民主制”

缺乏中等有产者阶层的社会,解放主义步步走向极权主义;

南美解放主义的“新社会,新政权”,通常一代不如一代,更专制也更独裁;

南美洲没有沦为比俄国和中华社会更独裁极权的地狱,美国的外来反革命干预,居功至伟;

南美洲解放主义的前世今生,可归纳为天主教社会主义,部分激进为马克思主义;

南美洲独立运动,仅仅将西班牙国王并非严酷的“专制”,替换为本土寡头更严酷的压迫

前一篇: 天主教“亡党危机”史,总体党必需要的“外源危机”

后一篇: 天主教的历史,及政治上的歹徒,经济上的强盗,道德上的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