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旧制度和大革命
时间: 2014-06-21 21:04:54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eiyg.html
中国是否官民一心,关现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改革共识?
当俺国乳业在三聚氰胺事件后,顺应着官媒煽动和愚民发泄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的竭斯底里”,几乎是无限制地增加在“国家责任”的时侯,国家在食品安全和乳业上,却不可能产生因为“监管”而产生税收!乳业和食品安全,因此就带动着金融行业,按照**封建化=(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可以采得的财税收入)**的既定公式,走上了通往奴役之路。愚民常常以为,“国家投资”是无中生有的免费午餐,国家也乐得借此机会,将金融系统封建化,印钞票高负债,仿佛成了政府用之于“拉动增长”的免费午餐的无穷创造财富之源。
ps:中国目前的企业债,已经是美国总额的120%;地方债另计!中国的m2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150%;李中堂还不认帐,还要“中高速增长”!
当我们作为国民,指责政府改革意向,竟似是“将中世纪的中国集权,改革成中世纪的欧洲体制”时,必须检讨一下,国民劣根性之中,是否有着同样的,甚至是促进着(不妨也称之为“监督政府,确保政府足够愚昧”) 的“民意”。非常典型地,有一位博友转达了,他在启蒙他母亲时,从母亲处得到的训导:“国家让乳品质量高点,有什么不好?乳品质量能够高点,有什么不好?”(大意);——>注意这位自由主义者的母亲的话中的预设逻辑是:国家可以代替企业,让乳品质量变得更好,价钱至少不变,而且国家不用花钱。
作为一位消费者,想吃质量高点的乳品,没有什么不好;掏多点钱买就行鸟!在一个自由的市场中,各种档次质量的乳品,与其商标(信誉宣誓锚定)对应着不同的价格;只要不存在关税和行政垄断的阻碍(科斯定理中,称之为“交易成本”),不存在愿意多掏点钱的人,买不到相应高质量商品的可能性。这就如同想挑一下更高富帅的老公老婆,自已去泡就行鸟,只要自已肯付出(当然还能够付出)让人家愿意的代价,那全是自已的私事。让人家蹬了,找国家要老婆,自慰“高富美点有什么不好?”,——>我国公知就这以干的!
如果您打算嘲笑这位母亲的话,您难道没有发现,这位母亲的观点,正是食品安全竭斯底里中的公知大众,特别是“反转基因的基督徒”的观点吗?甚至你自已检讨自已,就没有犯过“国家监管,让乳品质量好点,不好吗?”,以及类似的错误吗?类似的错误并不局限于乳业,如“国家重视教育,有什么不好?”“国家不推迟退休,有什么不好?”“国家强制全国加薪,先给公务员加薪,有什么不好?”“国家限价,有什么不好?”“国家增加退休金,有什么不好?”“国家安排农超对接,降低物价,有什么不好?”……
如果居然有很多人,声称从来没有犯过上述错误,那肯定是sb must belying;但是笔者更愿意将其理解为“对于未来观点的自我宣誓”,但若言其中绝大部分人,能够遵循他们今天“声明的宣誓”的话,笔者一定是过分自信了。中国整个文化和体制,过去从来没有把封建化看作是坏事,而称之为“秩序”。封建化程度稍为弱化,封建公知就已经大声疾呼“太乱啦,一放就乱啦,国家为什么不管?”,甚至在民众生活水平和环境已经明显改善之中,“严刑峻法,乱世重典”的无事生非,作为绝大部分公知博取眼球的卖点。
今天的中国,也没有把封建化看作是倒退。相反地,从国家权威的公知,到自费民办的五毛,从土地财政的房托集团,到股市逐利的股神;都把封建化看作是“国家拉动了增长”“封建化(举国体制)是中国战胜西方的核心竞争力(如郎咸平)”,“封建化的中坚之国企,是蓝筹股,给封建化的无私输送,是理性投资”……!哲学尽管万能,但是能够把停滞和倒退的封建化,能够把封建化的退往奴役之路,颠倒地信仰成“奇迹增长”,仅仅是哲学,仅仅靠国家的宣传洗脑,恐怕是远远不够的。愚民如是!你若是当权者将会乍样呢?
《废除关税的直接效果,就是强制国内乳业产品与国外的认证宣誓竞争》
《“国企及其主管部门”“兼任裁判员和运动员”的社会主义制度》
《“重新安排三鹿工人上岗”的费用,可能超过“赔偿受害人的基金”》
《三鹿事件后,中国乳业的封建化,解读国企的潜在成本有多大!乳业演绎“通往奴役之路”》
《乳业及食品行业封建化,政府自利,法团自利,愚民公知欲求自利的互动》
《封建化及其程度和机制的数学表达;数学表达通往奴役之路的两条路径》
《中国是否官民一心,关现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改革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