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4 lines (36 loc) · 8.77 KB

民粹的主义就是反民主,如何令中国民主就能前进一大步;.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4 lines (36 loc) · 8.77 KB

民粹的主义就是反民主,如何令中国民主就能前进一大步;

目录: 实体(均衡)政治学

时间: 2014-05-07 20:45:49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ei5y.html

民粹的主义就是反民主,虚拟人格适于研究“民粹当量”;

从身边遭受的左棍民粹的围剿入手,剖析愚民当量抵制民主的“理解边际”;

将愚民的边际推后一小步,中国民主就能前进一大步;

当愚民和民粹已经出现理解的边际后,知识论对交流和沟通的研究,就是对个人主义本身的研究

由于民粹拒绝利益和契约,因此不可能采用民主社会基于个体利益和契约的沟通的办法,与之达成任何妥协,也不可能指望民粹信守任何契约。只能使用虚拟人格,分析民粹左棍这种客观存在的,对民主社会和民主进程的干扰;——>客观存在的不是“民粹或民粹的利益,妥协,契约”,而是“干扰” 。即便我们从最为善意的目的,假定民粹也是出于某种利益,尽管民粹的诉求方式在我们看来是民粹,但我们仍然能够按某种条令性规则,分析他们的诉求就利益妥协变目的的可行性,甚至确定他们是否口是心非,也需要虚拟人格

这就是笔者要从本博圈中有代表性的左棍人格入手,看看他们到底是装成左棍,还是仅仅是冒充的精神病;看看普通人的下意识抵制,到底出自何因?民主知识的普及,因为传统文化的何种抵触,而出现边际?民粹观念和群体,显然来自传统公有制“无私,真理”的观念,而让大群人将(民粹=反民主=反私权)视为当然正义,当一部分人革命有理时,总是更多人对这些行动,不惜以舆论上的起哄作支持;同时又有更大的一部分人,在拉偏架到插科打浑中,表示出对左棍民粹的,同样是基于传统公有制文化和价值观的同情和支持

对于任何民粹的个体及其群体来说,他们拒绝利益和契约的表达、沟通、妥协和信守,——>意味着民粹的主义就是反民主,——>如果不是基于利益地位的深思熟虑(如顽固反动的贵族),就是传统文化在他们意识中形成的条件反射,导致了他们对于私权表达、沟通、彼此妥协、信守为基础的民主观念的抵制,从而形成了他们对于本来不难理解的民主和科学的理解边际。举例说,不是笔者的博文真的那么难以理解,而是这些民粹左棍的抵触,他们根本不愿意阅读理解!因此只要能够把边际推后一小步,中国民主就能前进一大步

如果将某种类型的民粹的异乎常人的表现,视为“不知名的左棍的偶然现象”,——>这是五四和大革命对社会结构的理解,——>与将这些人视为 “公有制传统中普遍现象的极端中的显性化”,将是完全不同的信息。后者将揭示,这种类型民粹人格在当前社会中的份量,也即具备同等边际的“愚民当量”。任何人如果象笔者这样,努力为中国民主切实做点事,不仅仅满足于口号精神的快餐的话,都将发现同样的“传统意识抑制下的民主边际”,也将意识到对这些左棍虚拟人格,对于民主进程而言,考察各类民粹当量的技术必要性。

笔者不是首先在博文中用学术命题的方式,使用虚拟人格研究民粹这种现象,而是结贴后成文,就因为民粹现在的客观采样是“干扰”,也只存在“干扰”。尽管互联网上大把公知构成了对民主进程的干扰及对私权侵犯的不停起哄,但如果直接分析公知民粹,就易于被传统文化中的读者,误以为是此派彼派的争论和“攻击别人,抬高自已”的常见左棍战术。因此至少曾经在本博中翻腾的左棍留下的脚印,就成了更合适的切入点。他们的民粹本质既与公知大V一致,又直接表现为对笔者的人身攻击,笔者对其分析,自然而然地天经地义。

针对在本博圈的后花园中翻腾的民粹的结贴和成文,是对中国公有制背景的传统文化的妥协。如果中国文化的背景已经具备对个人主义的宽容,那么在“交流与沟通”命题上的投入,就接近于浪费时间。 反之该命题既是研究对自已的保护方式,也是研究谁是个人主义者之作合作的对象,即所谓“敌与我”的命题。但是,甚至于在笔者被民粹在自已民的后花园中攻击,笔者仅仅对民粹的虚拟人格作分析,在公有制文化中许多读者,也已经表现出,感到笔者没有宽容“左棍的言论自由”。公有制文化中也的确有着“任谤任怨”的美德

估计哈耶克关于个人主义的一系列文章,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如果不是西方传统文化,对个人主义及其经济形态的同样的围剿,哈耶克也不必将大量的精 力,放到个人主义的哲学和法学上,也象笔者一样,一直引申到知识论。 针对传统文化中人,对于个人主义一系列观点的逆反与围剿,所研究的“交流与沟通”,也就相对于我们平日生活中,面对什么样的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说什么样的话,以其对相应的沟通效果的合理预期,和发生潜在冲突时的,where we should be stop,这就是采用虚拟人格,了解民粹的边际的意义。

ps:本篇结贴成文

基督教公知采用的乌有之乡的阿凡提逻辑

个体价值观依赖于“唯利是图法则”;基督教和马恩毛都是公有制的无私法则

民主进程的艰难,根本在愚民文化的顽固抵制; 愚民公知所谓公德是某种集体主义意识形态

“利益,契约”为纲的个人主义,与“口是心非的民粹公德”,两者之间没有达成契约的沟通点

民粹一切诉求,观点和主张,都是言不由衷地口是心非;民粹抑制自由转型的固定的行为模式

民粹讳言利益而无信于契约,因此不可能从“利益 or 契约”分析民粹,除虚拟人格以外别无他法

民粹的主义就是反民主,虚拟人格适于研究“民粹当量”;

从身边遭受的左棍民粹的围剿入手,剖析愚民当量抵制民主的“理解边际”;

将愚民的边际推后一小步,中国民主就能前进一大步;

当愚民和民粹已经出现理解的边际后,知识论对交流和沟通的研究,就是对个人主义本身的研究

前一篇: 监管价格效应,被消委会和《消费者保护法》伤害的消费者

后一篇: 客观短缺决定道德治国的边际,新自由主义“特供”成贵族的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