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0 lines (32 loc) · 8.34 KB

看病难看病贵,因为中国的非公医疗的制度成本惊人.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0 lines (32 loc) · 8.34 KB

看病难看病贵,因为中国的非公医疗的制度成本惊人

目录: 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共识

时间: 2014-05-01 20:58:25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ei1f.html

看病难看病贵,因为中国的非公医疗的制度成本惊人;

对医疗市场的严厉监管,阻止了实业和就业的出现,强制了实业和就业的退出;

医疗市场退化为公立医疗垄断下,民营医疗炒许可证“升值”的“市场”;

外界小民不太清楚举证,咱国政府监管医疗行业的一系列机密细节, 但是卫生监管部门无微不至的勤政,配合全世界最高的“卫生执业条件”的国家标准,让90年代那批严格限制执业条件和场所的个体诊所的执照,成了破天荒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的范例,比大熊猫还要珍贵得多的孤本!原因还仅仅是因为公立医院之中,有一系列不规范的,不符合条件的,但已经是既成事实的独立业务科室需要通融,才让几千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小教授大医生,暂时拿到了执照!如此高规格严要求的监管标准,确保了医疗战线的四项基本原则

如果严厉监管下颁出的特许权,意味着制度成本非常高。不要说新入资本和从业者难以进入,就连已经拿到特许权的诊所执业者,也不可能长期的经营下去。无论是景气的波动,政策的涨落,生意的盈亏,人员的老化……,总归让一批批诊所,事实上不具备继承满足高规格监管的国家标准,即承受不起高昂的制度成本。这些诊所只好一批批地关门,或者重新寻求原属公立医院(国企)的收编,其实是重新寻求国有资产流失的接济。代价是重新纳贡份儿钱,自已随时顶下贿赂罪名,另外安排一些领导的线人什么的就业之类的寻租交换。

大部分诊所持有者,就选择了永佃权的有偿转让,这样就有了现在一个执照几百万的个体诊所永佃权的价格,和每个月一万几千到十万八万的田底权费用。保留田底权,是因为诊所执照是认原申请人。尽管明面上,不能更换申请资格者,但是社会主义的监管从来是监管没有关系的小民,如果执业者有上头的关系,将执业主任改成别的什么名字,比方说自已儿子的名字,破费点当然是难免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中世纪的特许权也同样要求,取得行会认可(authorized)的师傅,才能继承原执业权。中国的特色此处非常地国际惯例

世界上最夸张的国家标准,勤政的卫生部门无微不至的监管,不但制造了高昂的准入制度成本,直接反映到了新从业者的起点摊销的成本,高达300-500万(永佃权过户费),以及每个月的田底权硬底租几万元,约略相当于十个雇员的总工资,——>一般的诊所开始时也就十个八个人!而且还反映到了执业条件的不稳定,从卫生部门的业内监管到消委会三天两头的打碴,近几年还让记者煽动起了整整一个血酬性质的医闹行业;医闹行业的从业者,还懂得柿子专拣软的捏,专挑无权无势小民小诊所下手!中国特色的业务外成本高得惊人。

中国三年两变的政策,和多头的监管领导中,三年两头上上落落带来的政策生态的变化,都让购入执业永佃权的投资者,预计稳定的执照时间,不超过三年!各位按此时间作一摊销,就可以发现,十个八个的诊所,预计平均每月业务,需要摊销约20-30万,其余一切正常业务成本,另外再计! 如此高昂的摊销负担,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被经营者的业务消化。如果没有追加新的资本金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转让永佃权,从中回收当初购入永佃权的投资。所谓转让永佃权,只是无法引入新资金后的折衷,不惜牺牲永佃权为代价。

今天中国所谓做生意还有赚钱的一些人,特别是赚得比较多的,大部分都是转让永佃权的收益,其实就是屯积标的后的短线炒作。典型如“铺位的顶手费,一后一前差价中,偶然赚的钱”。这种永佃权的顶手费,有些能赚钱,是炒作的特点,同时具有与中国经济背景相关联的,实际上损害经营者利益的制度原因,能够从永佃权转让中赚钱的,也只是少数。但是很多从中赚点钱的人,就从来不认为,自已是实业失败后才被迫转让,反而以为自已民有商业眼光,炒中了赚钱的东东,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意味着实业经济的全面萧条

民粹公知“国家为什么不监管”的呼声越高,主管部门“管,卡,压,推托”就越是理直气壮;

基层和民众无能公有制的设计;基层缺乏信用,无法承担作为,缺乏私有信用,民众当然不关心公益

出售国企或股份的“混合经济”,投资者购得的充其量是“永佃权”; 监管市场总是制造短缺

除非是封建或者自治,让地方具备自有信用,否则任何改革都不能改变基层衰退的命运

(权力=成本信用+行权自由);“腐败,寻租,政治掮客”是公有制适用短缺的必要

权力寻租的黑市是公有制“变通”的硬需求;反腐败的效果相当于监管加强了行业垄断

科斯交易成本理论,不适用于市场经济; 科斯企业成本理论,适用于公有制的权力黑市

王立军同志打黑成功机理;越是监管严厉的行业,越是有着“不规范,贪污,权力包庇”的腐败原罪

90年代批出的个体诊所执照及中世纪和行会

90年代放行的个体诊所与公立医院“改革”的关系

看病难看病贵,因为中国的非公医疗的制度成本惊人;

对医疗市场的严厉监管,阻止了实业和就业的出现,强制了实业和就业的退出;

医疗市场退化为公立医疗垄断下,民营医疗炒许可证“升值”的“市场”

前一篇: (土地财政=高房价)中的长子继承权和永佃权emphyteusis;

后一篇: 90年代放行的个体诊所与公立医院“改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