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现代国际社会和军事
时间: 2014-11-03 20:04:06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v7gt.html
中日增长模式的边际:出口所得无法弥补国内成本要素的损耗;
中国和日本都不肯承认错误,都用加重危机的错误,试图维持旧的增长模工;
日本的安倍经济学和中国的克强经济学,,犯着大同小异的错误;
日本模式下,一旦经济萧条,所有财阀外的日本人,就将沦为生计无着的“体制外”贱民
日本人和中国一样,错误地将自已可以作假的GDP,当成了“即将赶超美国”的计划指标!还牛逼哄哄的“日本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根本没有看清楚,日本和中国所谓增长,只不过是替代美国已经过时的那部分产业,并仅仅是作为美国并非很要紧的那部分产能的储备,已经是在产能过剩下的储备!这种增长模式毫无疑问是有边际限制的,最明显就是,中日两国的国民自已被剥夺消费的话,国家代替国民的消费,就只是变成对财阀和国企的定向扶持,——>这样就涉及到日本顽固的社会主义传统,和中国愚昧的“党国宪法”鸟。
在中日两国增长模式的流程上损益上,可以明显地发现,边际的出现在于,出口所得无法弥补国内成本要素的损耗,——>这样又涉及到,远自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资本”的常识误区,即“外汇不是钱”“任何本币经济体都是闭环”的贸易平衡原理,——>导致了出口导向所得的外汇,除了屯积以外,别无出路,而国内要素包括工资和福利被剥夺用于补贴出口,当然不是国内消费的下降,国民收入的下降,国民福利的丧失,国民储蓄毁灭于持续的通胀,贫富差距因应权力差距而拉大,权力强势者向贫贱民转移成本的国进民退鸟!
日本和中华新帝国一样,都不肯承认自已的错误,让人感到它们都有积重难返之祸。日本模式一旦到达边际,就不得不在承受更强烈的通货膨胀的同时,国民甚至连最起码的生存保障,都已经不能保持。原因在于日本企业之所以还成其为企业,不因为它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有所成绩,而是因为日本央行的零利率贷款还能泽被日本的株式会社。一旦日本央行的新钞票不能到达基层,基层本来的企业及其从业者,就一下子统统变成了黑社会暴力团要关照的难民。而近半个世纪以来,日本的的确确的人权进步,让日本人的胃口也吊高了。
因为日本中下层企业,只要稍稍缺点钱,整个日本马上变成了体制内外的二元世界,在经济危机中的日本和昭和景气中的日本,就似乎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后者是美妙的社会主义天堂般的新社会,人民是勤劳勇敢过劳死的经济动物;而前者就是与中华帝国颇类似的二元体制。财阀旗舰中相对优越的日本上层人,和体制外等国家救济,接受黑社会暴力团安排生活的难民。日本民众是否会闹事,似乎取决于日本难民处境到底有多坏,也取决于日本天皇的威信有多高,同样如日本传统的类似情况一样,取决于黑社会暴力团尽不尽责。
从日本所谓的安倍经济学,可以看到日本社会,即便承受着日本模式破灭的萧条之苦,仍然不愿意面对结构转型的必要性,仍然幻想着美国进步了,再转移出新的夕阳行业,让日本再升级一次,——>中华新帝国,不也是如此期望之中吗?在他们的政策意图中,就是继续印钞票,象吗啡一样减轻着上层的痛苦,——>凯恩斯主义的吗啡,减轻的是上层的痛苦,加重的是权力弱势,更缺乏平等话语权的下层贱民的痛苦!——>期待“熬过经济危机”以后,已经破产的旧模式又不用改了!又可以混一段日子了!中国和日本不都是同样作派吗?
中华新帝国的最新的“李改革”,其一是抄袭日本失去的十年中所有加剧灾难的政策,从挽救银行坏帐到挽救国企,从挽救财阀到挽救高房价,从印钞票“消耗国企产能过剩”,甚至到了一边声称“去杠杆”,一边却学会在美国也成为灾难的次贷GDS,搞中国银行坏帐“证券化”的MBS。这套把戏把国有银行的烂帐转移给场外新购房资金的话,就称之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那些金融垄断的家伙就堂而皇之“天才要加薪”鸟;如果搞出了国企雷曼贝尔斯通的“金融破产”,他们又会说金融国计民生,纳税人一定要破费救他们的命!
《麦克阿瑟“工人翻身做主人”弱化了企业资产负债功能,无意中清理了日本财阀的欠帐》
《朝鲜战争不是日本复苏的原因,是吉田茂执行道奇路线成效显现的契机》
《美国秩序,中国和日本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二;东亚经济“奇迹”增长模式的局限性和自欺欺人的GDP》
《日本和中国GDP奇迹模式的局限性,中国从日本模式蜕化为国进民退》
《牛逼哄哄“日本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的中日傻逼;
中日增长模式的边际:出口所得无法弥补国内成本要素的损耗;
中国和日本都不肯承认错误,都用加重危机的错误,试图维持旧的增长模工;
日本的安倍经济学和中国的克强经济学,犯着大同小异的错误》
前一篇: 日本传统游戏规则下的日本医疗体制
后一篇: 日本和中国GDP奇迹模式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