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71 lines (35 loc) · 10.1 KB

李克强经济学“对与错”中的常识.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71 lines (35 loc) · 10.1 KB

李克强经济学“对与错”中的常识

标签: 就业 经济周期 市场经济 国进民退 财经

目录: 自由自治市场经济去特权化

时间: 2013-07-17 21:05:04

李克强经济学“对与错”中的常识

今天的股市波动,与李克强总理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有关。李先生说,从国内外实践看,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有客观必然性。(正确);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即反周期,学术根据是错误的)。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不可能)、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很容易做到,但很难贯彻)。李先生的三句观点基本上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从实体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有对有错。最关键之处就在于,李总理是否明白,解决该困难的要点是市场经济的去特权化?!

所谓经济波动,其实就是经济周期。特别是在市场并非自由的传统环境中,景气时总是会形成不合理的产能扩张,必须通过萧条才能重新调整。越是试图“宏观调控,反周期调控”,越是中央集权“国企化”,不合理的产能过剩就越严重,衰退和萧条就越厉害。所谓苏联和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其实就是半个多世纪的结构畸型,难以迅速转型之意。因此李克强总理采纳(包括凯恩斯主义和芝加哥学派在内)的“反周期调控”观点是错误的,必定南辕北辙正确的做法是任其调整,但做好加强地方财政,做好居民生存保障工作

因此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下限之一“稳增长”是不可能的。笔者一直认为,中国的所谓增长,只不过是泡沫数字。从就业程度而言,中国近十年来几乎没有增长,甚至可通还衰退了。如果说1990-2000年间,平均必须在8%以上才是真正的增长,那么在2013年,可能需要10%才没能陷入衰退。换言之,目前中国承受着2-3%的事实上的衰退,只不过不便在公开统计上表现出来。如果“稳增长,保就业”是连在一起而论,重点是“保就业”的话,李先生的经济学观点就没有错如是则应省去“稳增长”,以免画蛇添足同义反复。

至于“保就业,防通胀”,在实体经济学中就非常容易做到。所谓容易并不是“让就业达到什么程度,让通胀低于多少”容易,而是“不再恶化”的话很容易,但需要暴露真实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这是最容易将经济政策引入歧途之处,因为我国的公开的经济数据是非常靠不住的。笔者个人认为,中国城镇真实的失业率约40%,通货膨胀率10%左右。如果不回复到真实的失业率和通胀,正确的市场经济进程,就很容易被“释放出来的真实(欠帐)”所否定,好象真的是市场搞坏了经济,如很多人仍以为是休克疗法害了俄罗斯

要真实的经济指标不再恶化,只要控制住目前国进民退,不再为市场经济添绊(最经常的表现就是“加强监管”)。但一般而言,由于真实情况与“公开的数据”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仅仅是“不添绊”是不够的;就算真实情况不再恶化,表面上的危机也(由于真实数据释放)而显得越来越严重,这就是温家宝先生执政时的情况。因此需要更进一步的“市场经济去特权化”,解开经济活动之中,由监管制度造成的阻力。但是无论是从特殊利益集团(如国企)的自利,还是传统文化“逢危机加强监管”的习惯,都令此法难以贯彻。

今天东西方的社会主义学者(千万别以为中苏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者,比半个美国的左棍学者少!),对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反思,都是集中在俄国没有加强监管,诸如“黑市,影子银行,短期逐利资本(热钱),黑社会,逃税”等等“欠监管”上,却全然忽视了,自盖达尔开始的休克疗法,根本就没有放开对经济生活的监管!一直到今天,在俄国办一家公司,仍需要50-100道审批手续!从苏联最高苏维埃到今天的俄罗斯杜马,左派党团否决了95%以上的市场提案,以致于今天的俄国企业甚至不能解聘不称职的雇员!

五四运动的“后发劣势”革命模式的反反复复;自然转型需要波澜不惊地点中要穴“反谷物法”

统治者的“内心,本意,出发点”无关宏旨;民国短命和迅速灭亡,与孙蒋错误政策有关

传统文化需要批判,无须传承;高考是科举骗局的扩大化,“文科”不死,国难不已;

法治社会根本没有“违法”概念;中国传统所理解的“法治”是指“极权,极端化的法家暴政”

美德法社会,人与人的矛盾,最终体现为“人与社会的冲突”,要“顾全大局”

警察权是有限的权力,锦衣卫/东西厂代表无限的权力;警察权是司法委托政府的外包,对公民人权负责

刘志军不该死,曾成杰应该放;杀刘志军,意即“都是贪官坏了事”,杀曾成杰,意即“都是商人坏了事”

传统文化中的“违法”是介于“缺德与犯罪”的中间地带;劳教是“违法”概念的产物,斯大林主义的发明

美德法塑造了中国人“阴险,含蓄,朋党”的国民劣根性;利用美德法反咬一口的“公众违法”

传销“上当”的都是信仰“传销的成功学”的信徒;传销信仰者是理性主义在市场营销中的体现

刘志军与曾成杰“死与不死”的不祥信息;将金融危机归咎于“影子银行,热钱”是东西方主流左棍的共识

薛兆丰和叶檀对“影子银行”的误区,及吴英和曾成杰

重庆模式和薄熙来的粉丝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

李克强经济学中“对与错”的常识;》

今天亏损接近1%,年度盈利下降到40%,仓位几乎没有变化。

创业板33%

中小板25%

一致药业17%

伊利股份13%

资金12%

跟股神们争论创业板是不是会跌,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国企粉丝派的股民来说,重要的是创业板跌的时侯,大盘股跌多少?本来创业板是小盘股,下跌时本应跌得更多才对,但是结果呢?反而是创业板跌得最小!徐小明先生称“创业板”是资本推动,从买卖自由来说,是否等价于“投资者更看好创业板?”。大盘股如果是靠资本推动起来,靠的还是凯恩斯主义的廉价资本,创业板却是散户的真金白银推动,犯谁惹谁啦?不知股神们是否记得,自郭树清时代开始,就一直骂创业板是散户市,那是否说明,“散户看好创业板?”!

笔者并不怀疑,谩骂创业板的理由(数学魔术+板块轮涨+行政恶霸=政治正确),笔者仍然坚持问:除了此政治正确以外,谩骂创业板,是否能说出点别的理由?此前还说,IPO是创业板的利空,现在可好,据说是地产股和金融股先来IPO了,请问用IPO骂过创业板的诸路股神,能不能照套子骂金融地产?笔者打赌,这些五毛马屁精根本不敢!政治要正确嘛

前一篇:重庆模式和薄熙来的粉丝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

后一篇:传销之罪莫须有,或他罪二罚,或指合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