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统文化
民族主义
高考
科举
文科
文化
目录: 传统文化国民劣根性
时间: 2013-07-14 22:04:19
传统文化需要批判,无须传承;
“文科”即“传统文化之科”,如同中医之于西医;
高考是科举骗局的扩大化,“文科”不死,国难不已;
您是否下意识地认同“(传统)文化是需要传承”的说法?您是否发现,该提法实际上是预设了“民族主义前提”的概念偷换?它先是将文化的概念偷换为民族(因为每个民族都会有相应的文化);然后把文化偷换为“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只是文化中的一部分),再是将传统偷换成民族,最后由“民族需要传承”,偷换成了“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实际含义就是在民族主义的要挟下,断言“传统文化神圣不可侵犯”“祖宗之法不可改”。笔者不打算考证这句话的出处和原创是否如此本意,但每次听到的上下文,全是这个意思。
由民族(必定具有某种文化表征)需要传承,最后偷换成“传统文化不可批判”,是典型的中文汉语的“形意思维”。在中文文科人士的大脑中,他们认为这就是逻辑,如果你不认同,那是因为此“逻辑”博大精深,您的大脑还不足以消化其中微妙之故。从社会进化论的角度衡量,真实的规律(或者说对一个社会的要求)是,“民族是需要(积极付出努力)去传承的,因此传统文化是必须被批判的,以剔除其中不合时宜的古老残渣,这个民族才有可能得以传承”,否则这个民族就会衰落,坚持不改的话就会被淘汰! 此即社会进化论!
今天又到了高考志愿时,很多考生开始对报考“文科”持有犹豫;笔者将其视为“年轻一代对科举的初步觉醒”。高考目前差不多就是一个承接科举“传统文化”的大骗局,骗家庭的钱,骗年轻一代的青春,但是在社会主义公有体制下,既不可能再提供体制内的编制,甚至连正常的市场经济中的就业,如果不抓紧市场经济去特权化的改革的话,也已经不可能再保证。仅仅是挤进“体制内临时工”岗位,还需要有内鬼接应的“国考”,到底有多少录取率各位心知肚明;不要说高考,就连硕士博研的就业率,到底有多少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把高考看成是人生成败决战的年轻人,仍然如过江之鲫!而且他们都是从小学幼儿园开始,就为此毫无意义的“高考决战”作准备,耗尽了家庭的财产,耗尽了少年的欢乐童趣,但是高考除了还要花一大笔钱,现在真的需要问一句,到底能够为就业提供多少助益?特别是“文科”!如果说本科毕业生|“一般都能找口饭吃”——>其实不行!因为最新两界的就业率都直线下降,而且只是“临时的就业率”,——>请问与本科毕业生为此投入的家庭投资相比成本效益如何?如果就业收入太低的话,意味着整个社会失业极其严重!
但是有多少人愿意面对,高考根本上就是祸国殃民?有多仍对文科存在幻想的学子,还能意识到,卖到他们高考成功就是绝望,毕业就是失业的症结,恰恰就是“文科”的本身?文科真的是“与理科相对的学术领域”吗?还是“传统文人之科”“传统(文)化之(科)”“祸国殃民之科”?是否意识到科举本身,就是道德治国的大政府,选拨“道德文章”之举?是否知道正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公有制的顽固不化,才导致了今天的怪胎型科举学子,高考就是骗局,毕业就是失业?高考是科举骗局的扩大化,中国人将会越来越痛苦地体验。
有一位叫温儒敏北大教授的八股被新浪推荐。大意是说“理科是具体行业科目,只有文科才掌握宇宙真理”,其实就是“文科治人,理工农医治于人”之中华传统。此类逻辑与“中医是相对西医(现代医学)的另一大门类”的同类,实际含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现代科学(西学)是另一大学问”。这位温儒敏的论证“理科都是通过定律定理推导固有的逻辑,只有文科的大脑才能发现宇宙的普适真理”(大意),实际上就是说,“文科是没有逻辑的,只有博大精深的理论自信”。什么叫祸国殃民?害人害已?Thatis it!
《辩护律师不代表正义,律师不是维护正义的职业;正义由法庭负责维护;人道主义的“保护法”全部是恶法》
《“人道主义的美德法”混淆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美德法不具备法律的任何要素,是恶法暴政的主要载体》
《美德法是传统文化对民主法治的狙击;道德是私人的自律,法律是公共的约束》
《美德法意味着绝对的权力,人治是“自由裁量权极大化的法治”,法治却不是“道德极大高尚的人治”》
《五四运动的“后发劣势”革命模式的反反复复;自然转型需要波澜不惊地点中要穴“反谷物法”》
《统治者的“内心,本意,出发点”无关宏旨;民国短命和迅速灭亡,与孙蒋错误政策有关》
《传统文化需要批判,无须传承;“文科”即“传统文化之科”,如同中医之于西医;
高考是科举骗局的扩大化,“文科”不死,国难不已;》
后一篇:法治社会根本没有“违法”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