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罗马帝国
哈里发
穆斯林
斯巴达克思
奴隶制
伊斯兰教
阿拉伯
资本主义
目录: 文明社会进化史
时间: 2012-03-28 19:49:50
为什么穆斯林社会不能进化到资本主义阶段?
哈里发帝国是最接近于罗马帝国的翻版;奴隶和党卫军;
穆斯林帝国是强化党政军的政治改革,对基层经济无助益;
当认识到罗马帝国的发展水平接近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前的水平,哈里发帝国的失败原因就显得重要了。因为最接近于罗马帝国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不是拜占庭也不是西欧的基督教世界,而是哈里发的穆斯林帝国。但是哈里发帝国的工商业和法治程度,还比不上罗马帝国!原因可能是因为哈里发的经济和税务基础是行省的地税,而罗马帝国是贸易和财产税。
哈里发帝国与罗马一样,都鼓励甚至强制民众经商。伊斯兰要求的朝圣和对哈里发的朝贡,就是一种通过宗教和政治规定的强制性贸易。除此以外哈里发帝国也与罗马一样,对商旅关口(港口)收取5%的进出口税;也同样与罗马帝国一样,把经常性的贸易团体授予专营垄断权。因此萨拉丁很容易接受基督徒在海法和黎巴嫩保留的殖民地,相当于后来的“租界”。因为方便萨拉森帝国从中收税!
和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艺术作品如《斯巴达克思》,对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有着充满文学想象力的妖魔化。几乎完全承袭了罗马制度的哈里发帝国,则更真实地反映了奴隶制的组织形式,是个人私曲的依附制。另一方面伊斯兰教也从教义上反映了当时(罗马和萨珊帝国时期)的人道主义精神,那就是规定不准对奴隶作非人道的处理,如果不能役用就应该释放,“释放奴隶是一种功德”(古兰经)。
穆斯林的奴隶制,正如罗马帝国时期奴隶,更接近于是奴隶主的心腹私属。奴隶主的真实角色是奴隶的国父党妈。这样一种忠于奴隶主更甚于重要皇帝的社会组织,是罗马自共和国开始流传的古老传统,但显然与致力于中央集权的罗马皇帝的理想相冲突。这样就有了塞维鲁王朝的《安东尼敕令》“解放奴隶,人人平等,个个都要交人头税”。(笑笑)。哈里发和穆斯林的奴隶制,这种依附色彩就更为强烈。
奴隶制是哈里发和苏丹各个帝国的政治和军事支柱,经济上则有工商业垄断组织和农奴地税负担。因此穆斯林帝国的奴隶制,与毛帝国的科尔涅尼乌斯卫队组织形式非常类似,都是宗教党(伊斯兰教)领导下的,只认国父党妈奴隶主跳忠字舞的忠心奴才。这些同一宗教信仰下的奴隶也同样热衷于搞文革,碰到不符合党教义的“宗教迷信”,便大打出手破四旧甚至大屠杀,如文革造反派和贴木儿在印度。
“要出人头地,当奴隶”,这是9-13世纪中亚穆斯林民间的口号。穆斯林青年群众热心当奴隶,跟雷锋同志热衷参军当干部的“雷锋精神”,大同小异。直接的历史后果,就是在11-15世纪之间,在印度北部出现了一系列的穆斯林“奴隶王朝”,即德里苏丹国。因此哈里发-苏丹帝国的奴隶实际上是由宗教信仰组织的党卫军,或从属于地方党委书记(苏丹)领导的近卫队。
穆斯林组织也有类似于今天的社会保障系统。但是这个组织越庞大,对基层的经济压榨就越沉重。哈里发帝国对罗马帝国和萨珊帝国地方政治的替代,相当于毛主义打倒反动派的解放战争,或强化党政军团结的上层的政治体制改革。对于基层经济发展,是没有关联的,也没有促进意义。被强迫的贸易未必能够给本地带来比较优势的产业优化。其次哈里发帝国的运输条件,是世界中世纪社会中最差的。
各行省如果不是要供养哈里发王庭的庞大开销,就是不得不在进贡的需要中,一方面廉价出口自已的产品换取金银通货,然后又进贡到哈里发的宫廷。真正得到利益的,反而是穆斯林控制区以外的意大利孟加拉等地。交通成本上的原因,也导致哈里发帝国的商业交流成本过高,而且常常是因为缺乏完整的必要品要依靠驼队运输的交易。哈里发苏丹帝国不能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理所当然。
《私有制没有国企,国企是政府的一部分,国企唯一的出路就是关闭,相当于政府“精兵简政”》
《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就是国企私有化的社会;国企是目的确保社会崩溃时战略储备,付出普遍贫困的代价》
《社会发展论是模仿社会进化论的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论,无法解释印中日东方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模式;缺乏逻辑者离不开权威;科学认知只存在“实证存疑”,不允许“学术分歧”》
《春秋封建是军事贵族的经济殖民;春华的封建与中世纪欧洲封建的根本区别》
《中国没有严格意义的“封建社会”;战国秦汉的封国与中世纪欧洲和日本名藩的异同;》`
《封建是对国企垄断权作私有化;封建主体是“公共垄断的产权”;封建特权与私有产权的根本区别》
《韦伯和费正清的误区:中国和埃及的集权,不是因为治水需要;集权政治模式是因为极优良的大片适农区》
《中国历史的集权和改有特色;罗马-拜占庭和哈里发帝国政治模式大同小异;中国集权世界冠军》
《为什么穆斯林社会不能进化到资本主义阶段?
哈里发帝国是最接近于罗马帝国的翻版;奴隶和党卫军;
穆斯林帝国是强化党政军的政治改革,对基层经济无助益; 》
前一篇:美国左派反童工运动的打假生意
后一篇:《大宪章》生效的两个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