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79 lines (39 loc) · 9.48 KB

仁者无敌话宽容,伊斯兰和阿拉伯帝国.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79 lines (39 loc) · 9.48 KB

仁者无敌话宽容,伊斯兰和阿拉伯帝国

标签: 阿拉伯帝国 哈里发 阿拨斯王朝 古埃及 伊斯兰 回教 穆斯林 逊尼派 什叶派

目录: 文明社会进化史

时间: 2010-05-22 18:58:48

伊斯兰逊尼派和什叶派背后的地区社群利益分歧

伊斯兰教义的分歧是族群和地区利益差异的反映

阿拉伯帝国前几任哈里发廉洁奉公古来罕见

仁者无敌话宽容

**Carmath无敌教派:**绝对服从,绝不怕死,绝无怜悯!

http://cid-36d976e82bb7123d.spaces.live.com/blog/cns!36D976E82BB7123D!1286.entry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统一思想的好心,即使在他们本教之内也是白费苦心。伊斯兰教的宗教分裂,在先知逝世的第一天就出现。奥玛尔拥立阿布扎克尔为第二任哈里发,实际上是对哈希姆(先知家族)以外的,阿布苏富扬为代表的宗派力量的妥协,从而将伊斯兰教的分裂,推迟了几十年,也就成就了伊斯兰帝国的伟业。阿里与苏富扬家庭的穆萨维阿的内战中失败,已经说明先知的威望,也不足以支撑先知的哈希姆家族血裔成为伊斯兰的世袭领袖。

伊斯兰的宗教现代教义分歧,表面上是什叶派(Shiites)因从“先知指定的四大完美女人之一的Fatima”的先生阿里(穆罕默德的堂兄兼女婿)应直接继承先知之位而为哈里发,将奥玛尔拥立的阿尔伯克尔和继任者奥斯曼统统称为篡位者;而实际上反映的是后征服的波斯地区独立于阿拉伯-叙利亚发源地宗教利益群的利益反映。而就阿拉伯帝国初建时,反映的是以家族维系的阿拉伯民族几大族系的利益反歧。

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至少从阿拉伯帝国的从一个半岛荒辟联盟成为欧亚非帝国,宗教内讧的推迟,意义非凡。接任先知的几任哈里发几乎是完美无缺的节俭奉公,都令阿拉伯人的凝聚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团结。早期扩张的迅速成功,又令部众有了“新社会”的认同感和神圣感。如果伊斯兰内讧在先知刚刚逝世时就发生,则今天肯定就已经没有伊斯兰教了。

一个可以类比的案例,就是中世纪的穆斯林卡马思教派(Carmath)。该教派出现在阿拨斯王朝的晚期,就在穆罕默德兴起的沙漠里,以同样的方式出现了一位自称先知Carmath,又一有群狂热信徒的“新的伊斯兰教”,其针对的,则是回教已经三百年后以阿拨斯王朝为代表的奢侈堕落。这个教派深得阿拉伯基层民众的拥戴,与阿拨斯的官军突厥雇佣兵同样是百战百胜,并且总是以少胜多,还总是把对方打得全军覆灭。

Carmath教派主张一定很得中国毛式愤青的忠爱:绝对服从,绝不怕死,绝无怜悯!该教派在历史上留下最大战绩,是一次就劫杀朝拜麦加的信众两万人;攻陷麦加,屠城三万,把先知的天房砸得粉碎。如果Carmath教派不但能学到穆罕默德的节俭和军事动员的能力,还能学到早期伊斯兰教对异教徒和异教派的宽容的话,很难说不会在10世纪再崛起另一个新派伊斯兰帝国。

但是,这个深受毛式愤青忠爱的理想的炮灰团体,却因为过分残酷而不宽容,即使是在阿拨斯王朝末期如此腐败的宗教官场,也令阿拉伯人警惕而群起自卫。为争夺Carmath教派的领导权,几个伊玛目没有象伊斯兰早期的奥玛尔等人一样尽力保持全教的团结。这些对阵正规军一比三,从来将人家打得全军覆灭的无敌英雄,在沙漠里自已跟自已真刀真枪真砍真杀PK绝对的真理,(有点象《侠客行》的雪山派),终于求仁得仁乖乖的死了个精光大吉。

对他人不宽容的人,最终对兄弟也不宽容;对同胞不能宽容的人,对外人更加不宽容。别人对他也只能不宽容!孤家寡人只能是自取灭亡

奥玛尔的拥戴和阿里的退让,维护了伊斯兰教早期的团结,也就造就了一个阿拉伯帝国!阿布伯克尔只取一个金币的薪水,只留一只骆驼的财产;奥玛尔的宫殿就是和部众滚在台街上不入民居;奥斯曼全年的享受就是两个金币!前三任哈里发这种纪律和节俭,如果G党有所了解,一定不敢再吹嘘马恩毛教义的开天辟地。今天所有鼓吹基督教或“中国缺乏信仰”的人,也应该了解一下,还有那种信仰可以达到早期伊斯兰教的组织程度和廉洁程度?哈里发后期的奢侈,也将形成鲜明的对比!

前几任哈里发的廉洁奉公,使伊斯兰帝国有可能利用他们的军事力量全力扩张,但是成就伊斯兰帝国的却是温和理智的政治策略。充分说明,即使是7世纪的“沙漠野人”,也懂得妥协合作比抢劫更利于自已财富的积累战争是靠武力自卫,用妥协打赢的,因为交换创造价值,抢劫无非是低效的生产。Ramses“意外”摧毁了叙利亚的卡迭石,无非是抢走了人家一点流动资金。结果中介没有了,Ramses自已反而要到当地运货,更贵!这就是交换创造价值,抢劫的英雄最为愚蠢的例子之一。

宗教的目的和权力的起源;宗教不是迷信

宗教在社会意义上总是意味着权力;宗教也是危机管理的工具;“无私的共同观念”意味着权力的凝聚

宗教总是社会意义的,迷信是个人意义的

亚特兰蒂斯和基督教的末日情结;西方社会“被末日”的恐惧和无能为力感

古埃及的第二次南北朝;世界上第一次保护野生动物的国际战争

法老不是“最高祭师”,法老权力有限;法老王权只是阿蒙祭师利益集团的雇佣军

新王国法老神庙取代金字塔;军政王权与宗教神权的结合顺理成章

神庙与社会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希腊主神serapis代替了阿蒙;奴才面前“主子”一律平等

埃及神庙的庇护特权;神庙祭师集团实力;中国历史文化中没有“庇护”机制

罗马剥夺埃及宗教社团特权影响深远;埃及文明开始湮灭;神庙构成了法老时代经济生活中事实上的采邑

古埃及的标志性建筑是卡纳克神庙;基督教铲平Serapis神庙是埃及文明最后湮灭的标志性事件

法老赋税相当于商业部;生产资料公有;社会交换水平很低;牛;古埃及是毛式社会主义公有制

姐弟兄妹通婚,军人集团与神庙的共治;民族和本地豪族的联盟;“入侵者”和“乱世结束者”

古埃及的政教合作和斗争的历史;法老王权与神权争权,始于女法老哈赛普苏

阿肯那顿一神论宗教改革是王权与神权之争的继续,18王朝灭亡》

一神教演变;宗教教义的背后都是政治利益博弈;罗马的多神教

基督教的个人主义原则简史;基督教真理分子的道德优越感?》

《仁者无敌话宽容,伊斯兰和阿拉伯帝国》

前一篇:基督教个人主义价值观简史

后一篇:中央集权大帝国迅速崩溃造就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