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蒋王朝
乌有之乡
五四精神
公有制
北伐战争
北洋
晚清
宪政
辛亥革命
折腾
目录: 自由民主宪政通往奴役之路
时间: 2012-02-09 19:36:35
民粹冲击波:土左和洋右的五四精神;
中国近代历次革命都是为了革命而革命;
每一次颠覆都是土左洋右的“革命团结”;
看似势不两立的乌有之乡和拜欧美这两极端的左右派,至少在“革命”和“反政府”上有共同语言。对于公有制改革的掌舵者来说,这两者之间的同流合污,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政治事件。利比亚和叙利亚就是一个例子,中国五四也是一个例子。尽管这左右两派革命分子党,在颠覆让他们不爽的现政权后,八成还会象颠覆了北洋政府的国共两党一样,重打锣鼓另开仗,但在北伐革命的确是左右党真诚合作的。
根据乌有毛乡的马恩毛主义,实际上是源出于基督教文化的“正邪斗争”和公有制伦理;今天拜欧美的思想,如果不是盲目地在意识形态上崇拜空泛的“(主要是法式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道主义……”,唯独把最关键的人权私有的个体价值观给扔掉了!(至少没有特别强调,并加以一贯的信守)。因此这左右派两派,至少在预设公有制前提的革命理论下,没有不能“团结搞颠覆”的理由。
以乌有毛乡为代表的马恩毛主义,大致可以称之为“土左派”。说他们是土的,是因为他们尽管引进了马克思主义这类现代化词藻装饰的洋理论,但是基本上已经与土著孔儒传统国学,或者土著农民暴动传统结合起来。土著暴力传统是他们的特色,洋革命哲学是他们的忽悠;民族主义是他们的避难所。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义和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里的义和团,仍然都是义和团。都是土左派。
拜上帝教为特点的盲目崇拜西方者可称为洋右派,除了对西方五花八门的意识形态消化不良以外,与土左派并无根本性的不同。为公有制革命而存在的洋右派,无论嘴巴里是否吹嘘着“自由,平等,民主,美国,博爱……”,甚至也会骂两句“不信神的义和团”,但并不能说明他们自已不是义和团。他们所信仰的仍然是公有制,他们的诉求手段然后是夺权,无论是他们使用的哲学水土不服,自已消化不良。
革命分子的土左和洋右之不同,只不过是他们引用的革命哲学理论之不同,而他们的价值观完全植根于古老中国的小农暴民传统,那么辛亥、五四、合作北伐这类左右派的革命联盟,就丝毫不令人惊奇了。从土左洋右的革命联盟,再看辛亥、五四、北伐,甚至蒋朝宝岛终生游,甚至可以看到隐约的规律,那就是每次颠覆的成功,并不一定是被革命的政权有多么不愿改革,而是两派的成功联合,所谓团结。
革命的目的就是革命,而不论将被革命的目标对象,(比方说北洋政府),在其职权内是否符合国民政府的标准。革清朝命时,是因为它是清朝;而不理采清朝是否切实地推行着中国有史以来最接近于宪政的改革。革北洋的命是因为北洋让中国看上去国际软弱,而不论北洋正在收复北方的领土,不管北洋是一个中央集权程度低的小政府,不管北洋时期经济是繁荣的。为了革命,甚至反诬北洋“民不聊生”!
蒋王朝被革命,的确有搞国家主义导致民不聊生的原因,但是五四运动的目的不就是要国家主义吗?革掉蒋朝命后,毛朝不是更加国家主义、中央集团吗?蒋王朝不搞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将成为另一个被革命的北洋;蒋王朝中央集权比不上毛帝国更革命,恐怕这才是蒋王朝被革命的原因,而不再理睬蒋朝的言论自由程度,毛帝国实不及其万分之一!
洋右派提供了“中国在全世界愚昧落后”的信仰,土右派提供了“国内政府反动腐败”的信念。两者一拍即合恐怕只不过是几个煽动家密室“会议”就可以建立革命团结阵线。如果只有洋右派,国内还有民族主义的对抗;如果只有土三派,国际上还有列国的所谓阻遏。当土左派和洋右派联合起来新五四时,别说卡扎菲大概没有那个东方国家不内战。一些执政者还在宣扬五四精神!愚民总是大多数,没错!
《个体价值观将为中国赢得无可争辩的软实力;中国可通过倡导个体价值观,挽救西方于奴役之路》
《中国沦为美国殖民地的威胁是现实性的;美国征服全世界不困难;只有私有制改革才能自救;》
《英国启蒙印度的崇高愿望,没有结出民主的果实;美国如果征服世界,其本意也必定自以为是崇高的》
《预设公有制革命前提下的“左与右”;个体价值观不是极端是异端,是“异右”“异于右”》
《崇拜西方的文过饰非与乌有之乡的虔诚卫道并无不同;革命需要统一的思维,光辉的权威》
《实名制/网络管制不是造成动乱的原因;警惕互联网快速啸聚的帐号,但不必如临大敌;》
《实名制压制温和观点,扩大激进层面;作民必然心虚;温和观点恐惧网络暴力》
《微博适合煽动革命,不适合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契约需要详尽反复的利益逻辑的交流;直到宪法》
《个人主义者眼中的世界不适用革命;革命分子围攻“反革命钉子户”和韩寒不革命》
《三亚旅游门,都是垄断惹的祸;三亚旅游门和方韩咬中“啊!心证!”》
《复辟文革的“左”与西方殖民的“右”同样严重威胁中国;小国公有制传统和倾向专制模式大同小异》
《民粹冲击派:土左和洋右的五四精神;
中国近代历次革命都是为了革命而革命;
每一次颠覆都是土左洋右的“革命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