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帝
欧洲
基督教
社会保障
马克思主义
教会
均贫富
贫富差距
社会主义
财经
目录: 文明社会进化史
时间: 2012-01-26 19:31:13
中世纪基督教全心全意社会保障;
中世纪基督教社会就是全面保障的公有制社会
“不惜一切代价的危机管理”(社会保障)本身成为危机;
基督教的公有制无私信仰的伦理道德,对欧洲经济文化的摧残,触目惊心于文艺复兴以前,绵延不断于里根主义以后。尽管一会儿改称马克思主义,一会儿改称新自由主义,但万变不离其宗;“大政府,大福利,小自由,市场不理性,(基督教)政府最理性,税收手段消除贫富差距,行政垄断最有良心”之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今天仍然从萨科奇这样的法国的“右派”政客的嘴巴里,脱口而出!
因此考虑三十年代西方社会的保障体系是否有必要以前,需要先明白,在欧洲一千多年的基督教社会史,本身就是公有制的社会保障史,并且在上帝的信仰面前,监督着神父们的一举一动,就信神和道德自律减少腐败而言,估计任何马克思主义国家的清廉,不见得比罗马的斯多葛主义更好,更都赶不上基督教的欧洲教会。毕竟人家的神职人员,是不能结婚的。
诺曼底公爵把自已不中意的神父们阉了,(基督教伦理称杀基督徒是犯地狱的,但阉了……?),向教皇漫不经心地解释称,“只不过剥夺了神父们在上帝面前发誓不用的好东西”。明朝这样的传统道德盛世,也是宦官们为国捐蛋的无私岁月,估计今天马克思主义者们,自称特殊材料做的只不过是自私为目的的牛皮;自愿做特殊手术的不能说没有,大概极为罕见。如何与中世纪的廉洁相比呢?
不但基督教欧洲的历史就是社会保障的政治史,基督教自已就是从十一互济挽救社会经济崩溃的危机中的贫民的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的。相比基督教历史中对人类生命的挽救辛劳,平心而论,佛教之所谓不杀生,如果不是说矫情做作,就多少有点说得多做得少。称基督教总体上是无私为苍生,真心实意搞社会保障,大概不能说过分赞誉。问题在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
社会保障是要花成本的,这就是基督教不得不聚敛财富的原因;公共财富是会被贪污的,这就是基督教又是神又是不准结婚又是传道的避免教会腐败的原因。基督教的确完成了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尽管在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和地中海的人口出现了历时几个世纪的大锐减,但是类似爱尔兰那样集中性的饥荒,没有出现过;更不要谈毛灾了。黑死病中欧洲社会没有崩溃,基督教也出力颇多。
尽职地在社会保障职能中,基本上称得上是“全心全意为基督徒服务”的基督教会,也造成了欧洲空前绝后的贫困,以及平均年龄不足40岁的落后现实;缔造了中世纪等级森严的贵族等级制的奴隶社会。因罗马帝国社会危机而应运而生的基督教会,全心全意服务于社会保障,到文艺复兴前,成了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基督教身却成了欧洲社会的危机之源!为什么呢?物极必反!
一个完全没有社会保障功能的社会,总会造成部分弱势成员面临被淘汰,而不得不求助于社会人士的怜悯。另一方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权贵呼拥过,溺童泛中流;(后者是鸦片战争前的洋人所描述的广州街景);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中的弱者的悲惨景象,同样是“向弱者倾斜”的伦理所造就。完全没有社会保障的社会,会造成局部的悲剧,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就可以避免这种悲剧。
但是社会保障是需要成本的,社会保障本身是因应社会危机,社会保障本身也是抑制社会危机的漫延;但如果一个社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社会保障,那么危机管理的社会保障本身,就会成为整个社会最大的危机。为社会保障而存的公有制社会,将被整个淘汰;那时侯只能保障人人下地狱去鸟!任何看上去了不得的大事,如果真的“不惜一切代价”,那就真的会变成了不得的。
《中央担保的地方债相当于税收;允许地方财政破产是代价最小的出路》
《国民有否定马克思主义主宰国民命运的权力吗?以侵犯人权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必定是理性主义》
《最低工资法违反经济学规律,加大了弱势劳动者失业,减少了国民收入,强化了寡头企业的垄断》
《社会最低收入保障效果相当于“法定最低工资”;社会生存保障取代“法定最低收入/工资”》
《为什么公有制必定滞胀?个体消费是社会增长的唯一动力!中国人没有能力,也没有胆量消费》
《加税“完善保障”不如直接减税;庇古福利经济学的要点,1是税收缩小贫富差距;2是社保减小储蓄需求》
《市场经济有多大程度不能实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产品的功能?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是抢劫,没有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
《中世纪基督教发明的遗产税;遗产税是通过赤贫“缩小贫富差距”;结果是形成贵族等级奴役社会》
《中世纪基督教全心全意社会保障;中世纪基督教社会就是全面保障的公有制社会
“不惜一切代价的危机管理”(社会保障)本身成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