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凯恩斯主义
高速铁路
公有制
铁路部门
垄断
新日铁
动车事故
铁老大
国企
目录: 唱唱反调之八卦时评
时间: 2011-07-25 20:46:38
动车事故:公有制是纳税人的高消费;
**有工业必然有事故,动车事故不足为奇,高铁事故陆续有来;
让铁路攀比航空的速度,让航空攀比铁路运能的“先进性”;
为了让垄断国计民生的国企不下岗,只能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还能干什么?只能干点无聊事——>高铁**!
有工业就必然有事故,航空有事故,高速铁路也会有事故;温州动车组,只是一个开始。当高铁热闹开张时,笔者就断言,迟早会有大型事故发生——>除非中国真的是特殊材料做的。世界上避免发展高速铁路,一是因为并不安全,高速铁路一旦发生事故,比航空规模更大更惨烈;比事故概率来看,除了苏联俄国的航空业特别有特色以外,世界航空业的出行风险概率,是最低的。
其次是高速铁路的速度越高,运载能力就越低,运行成本也越高,占地资源赵广,(噪声等)污染也越大。用铁路去追比航空的速度,就象用航空追比铁路的运能,或者用男人追比女人的妩媚,让女人追比男人的阳刚,也只有在公有制的理想下,才会举国之力,办这类无聊之事。所以在私有制的社会里,高速铁路之类,只能是私人投资兴趣所及,如果有钱赚,自然有人投资,恭喜发财就是了!
就连日本的新日铁,也只不过是在日本财阀制度下,由纳税人买单,津涵隧道的投资,到作废之日为止,都不可能营运收回来。如果日本不是搞中国类的凯恩斯主义,新日铁津涵隧道是断断开不成工的。中国的部门利益上类似,甚至简单得多,铁路部门一直是垄断不二的国计民生,凯恩斯主义的大蛋糕,公有制部门人人有份,既然铁路不打算私有化,怎么着也要分一块。但投资什么好呢?
这样就产生了中国的高速铁路;也正因为中国的高速铁路,本来就不是经济所需要的,为铁路部门的面子计,就必须有点特色,速度就要世界第一;要不然当纳税人的注意力着落到高铁的效益上时,没有半点世界第一的特色的投资,先进性的面子,就老大的过不去。有工业就必然有事故,世界第一的速度,收获世界第一的事故,估计也将是概率上的必然。
从铁路部门的利益出发,这次动车事故毕竟不是高铁,所以解释未必是高铁需要反省,而是会变成反省为什么没有统统变成高速铁路。这样,铁路部门就又有了十几万亿的凯恩斯主义蛋糕的理由。但这不能怪铁路部门,试问有多少人意识到,铁路种种问题,就是由铁路的公有制垄断造成的?连购票实名制这样对增加产能丝毫没有意义的,只因是纳税人掏钱,良心分子不你情我愿地一起五毛了吗?
当铁路借十几万亿凯恩斯主义的东风,跟民航竞速时,顺带解决点国企失业的问题;同样是公有制的民航,又是什么光景呢?民航是否已经供不应求,票价节节攀升,还是天天打折促销?仅仅指出,笔者亲身乘坐过只有七名乘客的A330航班! 而民航部门同样可以继续受益于凯恩斯主义,继续高薪,继续购入已经用不完的新机队,替换从买进来的时侯起就没有希望还本的旧飞机;还要自做“大飞机”。
爱国是一种高消费!公有制是纳税人的高消费!中国太富裕了,中国人奢侈得可以搞一阵子“公有制”了!
动车事故毕竟是一个小事故,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只不过,公众和传媒们,真的应该反省一下,所谓国计民生,为什么非要垄断在公有制的手里?为什么让私营企业参与国计,难道就民不聊生?为什么公有制帝国要假定公民就是叛国的?为什么要假定中国公民富有了,就不爱祖国?央企个个国计民生,垄断了商业机会也垄断了金融资源,却只能靠一次次的几万亿拉动国企就业,试问纳税人的利益在那里?
前一篇:牛市是散户监管管理层缔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