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希特勒
犹太人
马加爵
第一次世界大战
阿洛伊斯
艺术家
郑民生
极端
理想
目录: 社会阶层分析利益博羿
时间: 2011-12-03 21:15:45
希特勒曾是一个好孩子;希特勒曾是一个好士兵;
年轻的希特勒与马加爵郑民生的共同点;
从希特勒身上透视“向边缘滑落群体”的极端性和危险性;
希特勒的生平经历,可以透视一个流氓无产者是如何倾向极端反对私有制的。希特勒生于一个奥地利海关公务员的破落家庭。生父阿洛伊斯是其母亲在一户犹太人家庭中当女佣时出生,生父一栏是空白的,很可能是该户犹太人的少东。因此一般认为希特勒有四分之一的犹太人血统。阿洛伊斯属于通过高考成功奋斗当上公务员的典型,成为当地的小康人家,有很好的退休金,去世时留给希母一笔不小的遗产。
希特勒母亲得了癌症,看病容易看病贵!希特勒全家因病致贫,为了治母亲的癌症,让一位犹太人医生赚走了三分之一的遗产。但希特勒对这位犹太医生感激涕零,医患关系绝佳。当场鞠躬行礼,日后不但保护了这位犹太医生,还重重报答之!因此称希特勒仇恨犹太人,大约只是猜想。而在政治上,希特勒用魔鬼三招掌舵1930s的德国,就有“仇恨”犹太人的政治需要,恐怕才是真正的死亡营的原因。
ps:希特勒在母亲克拉拉临终前的半年里,天天睡在厨房里衣不解带地,照顾母亲,就算用中国汉朝的孝标准,也足称孝子。
志存高远要当上艺术家的希特勒,不知道艺术家的出头是要靠贵族玩家的赏识,实际上是贵族的帮闲的娱乐明星。带着数量不少母亲遗产的三分一(5000克朗,约值2.5万人民币)出走维也纳打天下的希特勒,花光了所有的钱,落到沿街做叫化子,被维也纳的户籍制度抓起来,关进收容所才能度过冬天。如果不是爆发了世界大战,希特勒恐怕过不了两年,不是作为惯偷给抓起来,就是在街头冻死了的好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理想极其远大的希特勒。这位连柴米油盐都照顾不来的26岁的大龄青年,作为外籍志愿兵加入了德国军队,立志拯救整个德国!还有全世界!这位穷得没饭吃的无产青年,表演特别爱国也特别勇敢,获得两次铁十字勋章。一战1200万德国士兵获得这一级勋章的,总共只有13个人!而且希特勒还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冒着生命危险挽救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小狗,带在身旁直到给战友偷掉吃了!
按当时的标准,青年希特勒的出身家境并非贫民,而是属于小康平民家庭的败落,独立闯天下失败后,从(富裕平民—滑向—>贫民)的破落分子。除了败家式的非常贫穷而且不缺远大理想以外,希特勒无论是从那一个角度,都是不亚于马加爵的大好青年,(笔者从来没有说过马加爵不是一个公有制传统思维的“好孩子”),而除了军衔一直不高(与受训练程度低有关),希特勒也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士兵。
这样一种从新贵族滑向平民(其父亲退休后,回归平民),又从小康平民滑向贫民,远大理想却流浪失所,失落之余就怪责社会“不公”,(平时而论,当时的奥地利远非自由公平的社会,但希特勒遭际却不能全怪别人),也就培养了希特勒自律其严又非常极端,残忍好斗又对弱者(即便是狗)富有同情心,不择手段又自以为代表了人间正义。试看看,马加爵和郑民生,不也是同样的类型?
按公有制传统的“好孩子,好人”标准,希特勒和马加爵都是很理想的接班人。当他们得到革命领袖的青睐时,也必定会舍死忘生地加以报答,直到他自已能实现更大野心为止!但当他们处于幻灭的状态时,这种人就会变成仇恨社会的反人类斗士。而同样是一些传统伦理的道德先生们,却会对希特勒郑民生这类“穷人代表”,大加品德上的赞赏惋惜。1930s的德国是这样,2010s的中国,不也是这样吗?
当希特勒经历了维也纳的流浪生活后,军队就是他的家!可以想象希特勒对于德国战败,他自已回归流浪生活,是多么的抗拒而不可接受!而当希特勒本人经历了最艰辛的生活,经过了最危险的战斗,则1945年的德国人居然“软弱求和”,在希特勒看来就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从热爱德国人民的极端转而鄙视,而恨之欲其全体死亡,同样是这类人士极端性心理其实脆弱的表现。
《英国早期历史是200贵族党内民主的历史;将大宪章绝对化,意味着回到英国中世纪;》
《英国史:大宪章是贵族党内民主;大宪章->牛津条例->权利请愿书->克伦威尔革命->光荣革命》
《(毛左/怪胎)和基督教迷信者的共同点;贵族特权阶级是“无产者”;社会进化论就是人人平等论》
《后发劣势的N个陷阱;传统文化的愚昧落后都在排斥私有制;人民群众不是高尚正义合法性的象征》
《马恩毛左与怪胎民粹派均是“无产者”的异同;极端分子都是(极端程度=1/私有财产)边缘群体》
《英国内战中的(国王 Vs 自治市联盟);No private Novotes!没有私有制,就无所谓“投票”》
《查理一世的财政危机,国际危机和税负痛苦指数的危机;查理一世眼中的正义是什么?》
《张五常的英式地租观念;按固定收益衡量的英国庄园地产;英国“解放”农奴,农奴却没有得到解放》
《支持英国国王镇压民主革命的是无产阶级; 英国内战((富人+私有自耕农) Vs(国王+贫民))》
《民主革命是对国王领导的无产者的战争;无产者和农村的低动员率;流氓无产者利益行为》
《希特勒曾是一个好孩子;希特勒曾是一个好士兵;
年轻的希特勒与马加爵郑民生的共同点;
从希特勒身上透视“向边缘滑落群体”的极端性和危险性;》
后一篇:民粹者将贫民绝对正义化的传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