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地利学派
西方经济学
人权
进化论
门格尔
均衡
干预
看得见的手
市场
财经
目录: 人权法学和经济学
时间: 2010-03-08 15:57:46
西方经济学的“永恒”逻辑弱点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逻辑上是衔接不上的
进化论是唯一能够衔接微观行为和宏观群体的科学理论
人权普世价值观的特点就是微观和宏观的逻辑一致性
http://cid-36d976e82bb7123d.spaces.live.com/blog/cns!36D976E82BB7123D!968.entry
包括早期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的先验观,新制度学派研究“原子核的成本规律”,和芝加哥学派派力图证明“看得见的手”可以做得很精确;都是命中注定要失败的。尽管在失败的过程中,可以发掘出不少有用的东西。(是否对社会经济有用,还有待验证)。这种失败的命运,实际上经济学存在的一个基本逻辑:如果“个体价值判断”即人权是价值的原子判断单位,这个假设是正确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成为一种民间的科学。
从政策集团利已角度上看,为“政策均衡干预”找理由的经济学,其科学前提的结果必然是“政策不能干预”;等同于“如果没有社会要处理的危机,国家也不必存在”。考虑到经济学家大部分供职于政府部门,“努力工作”结果是让自已快点被炒鱿鱼,人性本私!也确实难为了这些学者。这个逻辑缺陷,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永恒的逻辑弱点。只有政府还是“经济”的发言人,这个弱点就永远不会被消除。
西方均衡经济学的逻辑弱点,就是通过微观化个人行为即理性人假设的微观经济学,然后跳过概率分布的约束(个案与统计的逻辑冲突关系),“微积分”为宏观经济学的定律。这也是马恩计划经济论者对西方经济学的攻击火力点,事实上不无道理:微观与宏观的逻辑关系,并不成为实证逻辑。茅于轼老人,就是用这样的办法,泡制出了“市场经济拉大贫富差距”,“市场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之类令人啼笑皆非的伪命题。
奥地利学派说派尽管总体上承袭自“生命学”(卡尔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原理》),但是可能是出于基督教文化的认知障碍,仍没有直接了当地将奥地利学派的体系建立在进化论上,而改用哲学的方式论证“人权是价值判断的原子单位”,也就是“天赋人权”的经济学上的人权断言;再由此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哈耶克《个人主义和经济经济》,个人主义即个体选择,也不是今天的“人权普世价值观”),或是由哲学方式,再次论证“个人行为与社群行为的哲学一致性”(米塞斯《人类行为》)。总体上奥地利学派自门格尔的“先验知识论”,承袭均衡派的“个人的汇总”为社群行为的由“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的过渡。
由于微观与宏观两个经济学之间,在实证逻辑上的衔接不存在。确实是西方经济学的最根本的逻辑弱点。但如果引入进化论,根本上就是显见的科学规律:人性本私的社群生存利益,决定了个人行为与社群行为在进化生存利益最大化上的一致性。因此人性本私之的人,并不是“个人”的等义词。人是社会性的生物,人性本私的私,就包含以自已利益相同的所有群体的集合。这一条,也就是人权普世价值观的相处原则:“求同存异”的由来,所同者,就是彼此一致的“私”!
实际上,正是因为进化论毫无歧义地指出了“无私信仰”的邪恶,才是马恩毛会疯狂狙击“社会进化论”,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哲学高手,并不真的象基督教原教义派那样的白痴。考虑到人权上溯,必然就是“个人广义及至社会”的人性本私的进化论规律。因此根据人权普世价值观是左右派金标准,可以认为,包括基督教原教义派在内,所有反对进化论的人,除非严正声明支持“人权不可侵犯”的无歧义断言,否则,都是极左!邪恶的极左!
人权普世价值观,在个人与主权上的合作规则,以“有私”的人权产权为纲,人权高于主权,逻辑上前后一致。事实上,既然在主权边界上,所有“价值观”都是以自已民族社会的主权利益为先,也就等同于说,类似“汉奸”这样的罪名,如非自卫反击以牙还牙之用,等同于邪恶特权卫士的自我声明。这些人本质上是把我等“共私”的中华祖国窃据为已有,而不得不遭到我们最严厉的攻杀,——正当防卫!——仅仅是为了我等有私的祖国!
对于马恩纳粹毛主义这类“无私社会”,国际上不得不为追求“人类大帝”主宰人类权益而奋斗而互相敌视。当西方列强成为配角时,象二次大战的大陆法国投降了,苏德两个无私帝国就互相敌视打个你死我活。甚至于美国还是世界第一大帝,中苏和中越,就已经为“无私”高低地位,互相教训个不亦乐乎。无私社会不得不争夺“上下级关系”,也就离不开厚黑联盟和互相的妖魔化。但是人权普世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合作宽容的价值观取代小农意识的“无私斗争哲学”,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毛朝大义觉迷录》
《市场经济常识是充满个人风险的业余爱好,Individualism(个体价值)不宜混同个人主义》
《西方经济学的“永恒”逻辑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