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宗教
进化论
弱者
恐龙
经济学
弱肉强食
丛林法则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物种
文化
目录: 科学和世界观和进化论
时间: 2010-01-18 12:06:38
恐龙灭绝不是迷;“同情弱者”不道德
由于恐龙实际上是爬行纲,在恒温演化中的一环,因此,古生物分类上,目前倾向于将恐龙与同源的鸟类,划分为独立的一个纲,恐龙纲。或者两个纲,恐龙纲和鸟纲,又或者是兽脚纲,和鸟脚纲(含鸟)……,这些头痛事让古生物学家操心去吧。古生物学,并不是研究进化论的科学,而是根据化石对古生物分类的科学。进化论没啥好研究的,也就是无法反驳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就是成本效益定律。
如果恐龙升级为一个纲,那将作为生物史上几乎是唯一一个被灭绝的纲,(想不出还有别的什么)。其灭绝的原因,却是因为鸟类和哺乳类恒温手段的进化,不必通过增大身体提高热容,就可以达到温血,提高行动能力和消化能力的同等作用。“温血提高消化能力”,对比蟒蛇和鳄鱼饱餐一顿,需要休息起来消化一季半载,就可以看出体温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是多么巨大。
因此,如果以“庞大的身体”意味着竞争力,来理解恐龙的灭绝,将会过分怀念这些生存技术过分落后的庞然大物。尽管体温没有找到遗传的方式,找到进化化石意义上的实证。但是由于动物一定是“天物合一”,与环境互动生存的。因此,通过恐龙的食物,也可以找到相关的线索。那就是被子植物果实的小型化。进化论的多样化,并非彼此没有关系,(直觉一般是错的);多样化提供了生物进化中,包括食物资源在内的可选替代。越是多样化,物种被偶然灭绝的可能性就越小,或者说,彼此的生存安全性就越高。天人合一的本质,就是对多样化的认同和适应。
如果恐龙是生存竞争的优胜者,那么植物就会进化出将营养和种子,用坚硬的大壳包起来,让恐龙吃,从而大范围地随粪便实现植物的繁衍。而实际上,早在白垩纪的早期,开花植物开始代替蕨类,果实是小型的,适合鸟类和小型哺乳类的。换言之,是后者的生存优势选择,令这类植物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中,淘汰适于恐龙进食的大型蒴类植物。恐龙的种群开始减小,这一点,是有丰富的化石加以证明的。
因此,如果说恐龙不灭绝,哺乳类就不能有出头之日,是不符合进化论的框架,也不符合化石提供的证据。实际上,就算没有尤卡坦慧星,以大体型为特征的恐龙,也将在全球被灭绝。那是因为失去了爬行动物冷血能挨的本事,在恒温能力上又竞争不过更完善的鸟纲和哺乳纲动物,夹缝之中的恐龙纲,也就没有生存的余地。如果说在彗星撞击后,恐龙生存了多久,算是一个迷的话,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明摆着的,根本上就不能再成为一个迷了。
在进化上,恐龙是弱者,哺乳类是强者;如果以同情弱者的观念出发,就会同情恐龙,复活恐龙,(确实有这种情感思潮),那么,将置我们自已于何地?“小型”的哺乳类是弱者吗?在进化角度上看,难道哺乳类,灵长目,人类,不是进化中的强者吗?是应该同情强者,还是应该同情弱者,好好想想吧!
进化论的本质就是成本效益定律,其源头,又是熵恒增加和能量守恒定律。因此,经济学之根源,如果不是由于宗教信仰的偏见,根植于进化论,是最为坚守而不可攻击的。成本效益占优势,这一物种就繁荣,长期处于劣势,这一物种就会稀少直到灭绝!“弱肉强食”只是表象,实际上是“破产失败”的物种领地资源,被成功的物种采用了。自然界的生存资源毕竟是宝贵的,不可能当成失败者的墓地,而“神圣不可侵犯”。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完全按自然界进化的方式竞争的社会形态,这也是市场经济被包括孔儒和基督教文化在内,几乎所有封建精神卫道士炮轰的原因。象基督教原教义派卫道士,所反对的“进化论”,和所谓“社会进化论”。人类社会完全符合进化论的所有规律,这正是各种特权卫士道德先生害怕的,他们害怕自已腐朽而被淘汰!而宁愿整个民族社会,因为他们的腐朽,而被整个淘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就是成本效益定律;说明无论是在大自然还是在社会中,只有强者才应该得到同情,是人类社会生存的真理。锄强扶弱,只能令整个集体,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成为更大的弱者,成为被更强的强者撕食的对象。这个客观规律,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文化不喜欢它的“血腥”,不符合特权永恒的传统文化,就不存在了。因此,我们可以尽力帮助弱者成为强者,但是,即使是为弱者生存论,也绝不应以任何方式同情弱者;更不允许“用牛二劫小康保权贵”,仇富消灭自已社会的生存强者,也就是自由工商业的富人,用于存续毫无竞争力的“权贵和牛二”这样的弱者。当我们的民族成为人类社会的弱者时,又将有谁同情我们?
科学的进化论与科学的经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恐龙灭绝不是迷;“同情弱者”不道德》
上帝并不反对进化论,反对进化论,反对的是上帝
《否定进化论也就否定了上帝存在的可能,生命出现是上帝存在的最大疑证》
信仰上帝和唯物主义的客观精神冲突吗?如果上帝不是实际存在的,那你信“上帝”还是以为自已是上帝?唯心主义的“信上帝者”,西方称为“playgod”,自称信仰西教的人,知道这个词有多么贬意吗?
在进化论的“争论”中,马恩列毛主义者和基督教原教义群体,和中西方科学唯物主义者,形成了一个奇怪的三方对战,————任一方面,都以为另两方联合对付自已!在本博,马恩列斯毛主义者和基督教原教义群体分批轮班骂街,是隔三差五的街景;基督教唯心群体则搞抬马恩主义为“唯物主义”,将自已打扮成唯心主义的殉难圣徒。而马恩主义者呢?从来就视全人类为敌,无非是次序联合谁消灭另一个谁而已。客观认识被唯心宗教痴迷者,和马恩主义者联妖魔化的“进化论”和“社会进化论”,会是很有意思的思想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史和科学的社会进化观,人类社会进化发展中的六种形态》
大自然是竞争的世界,人类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回避人类社会必须淘汰弱者的进化论要求,甚至鸵鸟政策妖魔化进化论,就以为可以躲过进化论的魔咒,用儿童的话来说,是“脑残没康复”。社会淘汰是一定会出现的,破产就是一种经济淘汰;落选也是一种淘汰;问题不在要不要淘汰,而是被淘汰的是不是真正的弱者。举个例子说,斯巴达克斯,是弱者吗?谁是强者,谁是弱者?过寄生生活的奴隶主贵族,是强者吗?“保护弱者”,违反进化论规律,行政干预,到底保护了谁?强者?弱者?
大自然的竞争是公平的竞争,被淘汰者是死亡和灭绝的命运。人类社会也必须服从进化论的强胜劣汰的优化原则,但是,失败者是不是要死?失败者没有下一次机会吗?失败者不能得到救济吗?足球比赛失败了,也是一种淘汰,是不是枪毙所有输球运动员?这就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淘汰的底线,——-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原则一:“不能干扰进化论在经济社会中淘汰落后生产力”》
后一篇:今年行情可能酷似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