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权
等效性
农民工
关系模式
君权
自治
低治权
地方主义
慈善
消费
道德
目录: 人权法学和经济学
时间: 2009-10-29 20:56:36
低人权和低治权的等效性,和慈善的消费性质
当明白服务业也是社会工业化的产品后,那么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和就业这些需要本地财政和保险集约的社会产品,就是在中国基本消费资料饱和后,所最必须的社会服务产品供应。今天这些服务产品“供给应求”,导致价格高昂;在劳动力供应对称的就业作为产品上,则是相应的“收入低下”。市场经济的供需信息,已经清晰无比地指出,今天的中国社会,实际上缺乏什么样的产品供应。
对于作为公共产品的社会保障,从经济学上,既不可能全国平均主义地供应,也不可能有能力向全国平衡供应。当初平均供应基本生活产品的毛左革命,闹出了N千万人的毛灾死亡。不妨想想,代人权优势,剥夺地方治权,忽悠可以全国无差别供应公共产品,结果会是什么?所谓“低人权优势”,其实就是奴役的代名词。对央治特权利益来说,“民无私官则有私”的体现;人权利益短缺的部分,就成了央权的利润。
正因为“低人权优势”,就是“先天性的奴役特权”,因此,新爱国主义的道德明星才会如此吃香,他们实际上是让老百姓先于契约而背上忠君义务的广告商。新爱国主义之所谓“任何时侯都有忠君爱国的义务”,或者说“低人权”,或称“主权高于人权”,实际上就是说,老百姓不能说“不”!老百姓没有说“不”的权力!“低人权”的意思,就是奴役公众!
生物同种间的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具有抽象意义上的一致性。于人类社会,就是人与人个体之间的关系模式,地区与地区之间,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模式,经由人权集约授权的民主程序,具有抽象意义上的一致性。这一道人权经济学的推论定理,甚至在计划经济政策fans里,都有得到行为上的证明。针对国民个人的“低人权”,在整个社会政治上,必然体现为“低地方治权”。
定制的舆论民意服务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的《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报告中,已经衔接“低人权优势”,提出了“约束城市政府的行政自由裁量权”。仍然是老一套的“老百姓基层管自已的财产资源不理性,要君权中央代老百姓管”的调子。到了城市,“低人权优势”,到了地区一级,应该是“低城市(或地区)治权优势了”。中国大清帝的“低人权优势”无处不在,为什么不能征服宇宙呢?
而实际上,中国的君权央治“低人权公有制社会”,也是由于人道主义的理由,“人民太蠢,不专治人民活不下去,生存权是最大的人权……”,道德勒索的结果,是共通的。道德勒索实际上就是经营慈善的一种抢劫行为,道德勒索;“出于道德理由,各位交出道德税,由我道德圣人负责分发”,当然,道德圣人也要吃饭!于是就道德圣人就用道德理由,成了皇帝,劫他人之财,获自已之名,达成了中国传统真言“劫小康慰牛二保我权贵”。
故西方真正仁慈的都是自我表率,自已捐钱不当他人的基金会主席,而不是中国式的大善人,多是“让他人捐钱”,自已当基金会主席。自已行善则为善,如是道德劫持“让他人行善”;试问,那是什么呢?是抢劫!从这个意义上说,“慈善”几乎就是富人的专利,而且富人的慈善是个人消费的意向选择;并且不能代替政府对社会公众经权责交换而确定的社会义务,象,本地居民就业最大化,本地居民基本社会保障的普及化。
慈善是富人的专利,并不是说穷人没有善心,而是说,穷人要首先照顾好自已。连自已都照顾不了,却滥施对非洲,对朝鲜,甚至对动物的所谓爱心,不是让人感到此人精神不正常,就是戒备此人别有用心。对于人权社会的政府来说,选民没有允许政府“慈善”,政府连行善的资格也没有!因为,慈善相当于消费。政府自主行善,相当于政府自主消费,那,还了得?
《两千年社稷延寿之九字真言,劫小康,慰牛二,保权贵》
《引进外来劳工不应以压低劳动力成本为目的,应以增加产业收入为目的》
《正视俄国休克疗法》
《服务业创造财富吗?中国今天缺乏什么产品?服务业产品也是工业品》
《低人权和低治权的等效性,慈善的消费性质》
后一篇:资本主义和公民主义,和社会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