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现代国际社会和军事
时间: 2016-03-11 23:38:59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wbos.html
消耗战的概念与外交(技巧)战的区别;
消耗战中的“技巧,英雄,军事天才,孙子兵法……”都已经被弱化;
“外交战”是注重技巧的战争。原因在于外交为价值目标的战争中,既然投入有限,技巧就显得具备成本价格的优势,从而吸引从业者的专著。能够出现战争技巧的专业,出现汉尼拨这样的“战争艺术家”,也是因为外交战的有限性,允许在社会中保留一批专门从事战争技巧研究的人。道理上如同等级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允许存在一个贵族化的哲学家阶层,服务于此贵族等级合法化的舆论工作。与之相对应的,消耗战之中的技巧,不再具备决定性意义,双方的战争战役目标的达成取决于胜利所需投入同等素质的后勤资源,达到标准就取胜。
不是说消耗战本身不重视技巧,而是消耗战中的技巧,已经达到了边际。同事之间有互相学习的能力,敌我之间也有互相学习的能力。除非其中一方限制了自已军事机构学习的能力,(典型如中国的宋朝,明朝,中国足球队……),否则彼此无论在战争开始时,技巧上存在何种差距,也无论战争过程中,技巧保持在何种差距,无非反映为战场上生命和后勤物资战损汇率的差别。只需要后勤供应中把此差别计算在内,保证对战役损耗的供应,就能达成战役及至战争的目标。而在外交性技巧表演战中,“以少胜多”从来是政治包装战争明星的光环。
ps:参考德国足球与亚洲足球的差距,可以帮助理解“消耗战”;笔者对德国足球的解读也是正是“消耗战vs技巧战”的逻辑;
举例说,汉尼拨战争时期,一直到扎马战役以前,罗马军队与汉尼拨军的汇率都是两到三倍的损失;与并非汉尼拨指挥的军队则是一到两倍的优势。那么罗马人的策略就非常简单,只需要避免与汉尼拨的对战,侧重于对其他部队的打击,最后保证自已对汉尼拨亲率有三倍以上优势,就可以确保对迦太基的胜利。罗马后来出现西庇阿并非偶然,那是战争中长期学习的结果。但即便没有西庇阿,无论汉尼拨在技巧战上多么天才,在罗马如此战略下(主体也就是“费边战术”),汉尼拨的必定失败,连汉尼拨本人也早在卡普亚陷落以后,就已经清楚了。
ps:中国文化如陈嘉庚等人就将罗马的胜利,仅仅解释为“敌未退出国土,拒不妥协”之“意志的胜利”;
又如苏德战争时期,除罗马尼亚战役等少数战例以外,一直到战争结束前,德军仍然拥有对苏军1-3倍的杀伤优势。甚至在柏林战役时期,几乎完全是残兵败将组合起来的劣势德军,面对苏联最精锐的朱可夫军团,仍然拥有两倍的杀伤优势(仅仅泽洛夫一战苏军死亡7万,六倍于德军)。但是只要苏联战役计算中,包含此技巧劣势以后仍然具有倍级优势,苏联红军占领柏林,就是不可改变的结果。大同小异地,纳粹德国可能有许多新奇创意的玩具,有用或没用(实战检验结果一般是没用),也只是约略改变汇率计算,对战争结果几乎无明显影响。
然后再看看毛狗派粉刷他们的毛上帝之“朝鲜战争”,也是一场消耗战。汇率本身尽管是看似可怕的20:1损失,——>考虑到苏军与德军3:1以上的汇率,日本对美军10:1以上的汇率,中日之战10:1以上的的汇率,鸦片战争时100:1以上的亏损,……,毛军之汇率并不丢人,甚至称得上是难得的技巧巅峰,类似于中国足球队2:4败于德国队,那简直堪称“大胜”!——>但由于战争被美苏的雅尔塔条约限定在朝鲜狭窄的区间上,其消耗的最大值终究在毛国(那怕初建)所能维持的水平上,因此只要毛狗主席蠢得“拒不妥协”,前线就总能挺住。
**
ps1:麦克阿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建议进攻中国本土,但是将颠覆雅尔塔体系**;
ps2:苏联铁里克奇的袭击,显然是实战计算中苏两军在消耗战中的汇率;毛狗主席及其内阁还以为人家是“面子报复”;
明白消耗战的概念,也不难明白,为什么美国产生不了“军事天才”。最大的天才也是南北战争时的守方将领,如罗伯特李或者杰克逊。原因就在于,美国从来没有主动打过技巧性的战争,钓鱼岛这类鸡毛蒜皮的争端,“为什么要战争?”的正常异议,在中华帝国是足以引来朝野鹰派围攻的“卖国言论”(如对茅于轼),在美国就是阻止国会拨款的强大理由。因此能够让美国投入战争的,必定已经不是技巧可以解决;能够让美国的外交可以解决的,就根本不会存在允许军事天才从事“外交战”。即便高技术时代,美国打的仍然是消耗性质的战争。
ps:所谓军事天才总是弱势方明星,如同中国足球队若对阵德国队,中国守门员绝对成为最抢眼的“足球天才”;
《基督教与法西斯和极权的亲密关系;基督教的死敌不是资本主义,不是共产主义,是无神论》
《实体抽象“侵略者”,游牧民族的被动侵略,西方列强不是侵略,美国不是霸权,基督教啥都不是》
《中华“夷夏之防”制造冲突,北方游牧民族带来的乌云,绝大部分是中华自已制造的魔鬼》
《危机管理是成本消耗的减损,战争状态是“成本消耗”,不存在“国民得利”的战争财;》
《少数民族处于中央集权行政的边际;有求于中央集权帝国,愿意接受被征服者的角色》
《战争按目的和动员程度的分类:外交技巧虞,消耗战,总体战;传统国家的误区》
《外交战指“有限外交目标为目的的战争”;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技术衡量危机,也就不能确定战争形态适用》
《和平的共识及“滥用胜利者权利”;人类历史之中战争是偶然的冲突,人类之间基本关系是和平共处》
《消耗战的概念与外交(技巧)战的区别;》
前一篇: 传统文化的心理阴暗,及反人类的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