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现代国际社会和军事
时间: 2015-11-01 23:21:42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w0pt.html
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的两次高潮,第一次的文人和第二次的学生;
进步主义的前身,宗教奋兴运动和废奴主义;
西奥多罗斯福开启美国进步主义政治化的先河;
进步主义中的工会和黑人,从进步到保守的转变;
20世纪的美国进步主义的政治化,始自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也正是从彼时开始,有了“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进步分子progrssist”的称谓。“**进步”这个词真是取得太好了!相信魔鬼如果现世,一定会争夺“进步”标签,而不会自称“我是撒旦,我是邪恶……”。**有兴趣的国民可以对比一下,“进步”这个词在中华帝国比较新鲜的转义,是否就是“先进性,先进代表,代表了先进=进步”。而希特勒的修辞方式只不过换了一下,声称“日耳曼民族的进步性,代表了全人类的先进性”而已,基督教将自已称为普世宗教,何况不是“进步”的转义?
所以从缺乏信仰的客观视角去看,“进步”这个标签,本身就说明套着这个标签的那些家伙,肯定不是好东西,区别只不过是有多坏,怎么坏的,是否只不过是白痴,等等细节而已;而细节,在既定结论面前并不重要。西奥多罗斯福不是美国进步主义的先行者,而是首先用“进步”这个词捞取政治利益的政客,以至于他的粉丝为了抬举这位进步主义的总统,故意把他扯上另外三位总统(华盛顿,杰斐逊,林肯)一起,把头像刻在一座山上,变成今天的总统山景点。那三位前总统名声赫赫,西奥多算啥鸟?但偏偏前三位总统,给这位进步总统作陪衬。
西奥多是20世纪初的美国左派,但既不是美国进步主义的先驱,甚至不是纯粹的进步主义者,与后世如肯尼迪约翰逊等相比,西奥多甚至偏于保守主义。美国左派从西奥多开始称为“进步主义”,但在此之前就称为“宗教奋兴运动,信仰(基督教)复兴运动,再启蒙运动,revivalism”,——>今天传教分子说的“美国人虔诚信教”指的就是他们,——>其极端就是发动南北战争的废奴主义者。可以对照其典型约翰.布朗留下的言词,再看看中苏帝国教科书对约翰.布朗的认同,就可知道废奴主义与进步主义的关系。相对而言,林肯总统反而显得保守。
肯尼迪到卡特的五位总统执政时期是美国第二次进步主义名下的高潮,尽管在第二次进步主义运动中,有着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合理成份在内,但同时伴随着的却是典型的通往奴役之路的“高福利,大社会,高税收,解放全人类,亲共产主义”的偏向。对比中华帝国进步分子今天同样狂热中的“反户籍制度”,可以发现两者的共通之处: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本来在政治上争取的是civil right(国内公民法定权利的平等贯彻),但却变成了“谋求高福利”。今天中华帝国的城乡移民表面上“要户口”,实际是“要户口中的地方福利”。
ps:户口背后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福利,令人羡慕的福利如“公务员加薪”与户口无关,左派就不提了,原因可能是其主张“大政府,高税收,高集权”?
20世纪美国的两次进步主义运动的浪潮,区别在于前一次是以文人墨客记者为主体。典型如中国人熟悉的,那位为毛帝作《红星照耀中国》的埃德加.斯诺和粉饰苏联的哈默博士。希特勒当时也不乏进步粉丝,以至被誉为最伟大的政治家。后一次以学生运动为主体,——>与五四中国类似,也与同期的中华文革之红卫兵类似;因此也就有了中华进步文人的意会,声称“镇压学生运动的反动体制”的国际惯例。如果了解美国政府对该期美国学生进步运动的一系列镇压,也就不难明白那是何种惯例,以及这些进步分子与五四革命及其后极权政治的逻辑关联。
值得注意,尽管第一次进步运动中的政治主体是工会,但是工会并不是进步主义运动中的积极者,因此被更狂热的知识分子称为愚民。而在第二次进步运动中,工会甚至变成了保守力量。再往南北战争及其前溯,可以发现工会一直都只是工团主义/行会集团利益的诉求者,工会本身不是进步主义的煽动者,进步主义只是与工会互相利用的工具之一。准确地说,工会是进步主义政治的利益收割者,获得政治利益后,就转而变成保守力量。六十年代后的黑人和少数民族团体,情况大同小异:在没有获得其权利目标前,他们是进步主义,之后就转向保守。
《进步主义“重欧轻美”;美国是单一体制的多种文化世界;欧洲是多种体制的单一基督教文化世界》
《后进国家偏好传统公有制文化,抵触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文明发展》
《“重欧轻美=重视欧洲传统”隐含着“欧洲中心论,白人至少论,种族主义,基督教沙文主义”》
《欧洲进步主义传统不是欧洲传统;进步主义=资本主义发展+传统公有制理想》
《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的两次高潮,第一次的文人和第二次的学生;
进步主义的前身,宗教奋兴运动和废奴主义;
西奥多罗斯福开启美国进步主义政治化的先河;
进步主义中的工会和黑人,从进步到保守的转变》
前一篇: 里根主义的要点,里根时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