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实体(均衡)政治学
时间: 2014-04-25 20:14:51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3a64d0102ehx1.html
英国民主中的国会至上和普选权的推进;英国司法独立背后的君主权力,君主立宪的意义;
“普选=民主”是欧洲基督教文化普遍的理解,但是却缔造了通往奴役之路和极权主义;
威廉三世本意在于削弱英国王权,缔造了顺应科克为代表的《权利请愿书》所反映的,英国Parliament的国会至上政治模式,尽管表面上还有一个欧洲传统的基督教君主,以显示英国王权按照欧洲传统的完整性,即英国在欧洲传统中的国际地位,以及在英国传统民众中的国家地位;但实际运作中是国会至上,国王则是国会审定法令的橡皮图章。在此以前,世界历史中接近于国会至上模式的政治制度,大概有雅典的公民大会至上——>前文已经解释,本质是城邦至上;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至上,与英国有点象;威尼斯的则是枢密院。
按照一般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理论,英国已经实现了“国会至上”也就已经实现了民主;所要提高者,无非是把参议国会的权利,尽可能广泛地布施于小民大众,——>英国人就是这样想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新自由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基督教的传统价值观。英国人一点点地将国会的选举权,先是普及到所有行会的所有师傅,此即一般政治史所称的“财产权利决定的选举权”“50英镑年收入选举权”。马克思主义将其偷换为“按财产的多少确定比例选举权”,——>这种“财产比例选举权”从来没出现过——>然后称之为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政治史既没有出现马克思主义所指责的“资产阶级专政”模式(或时期),而是直接就经“独立职业人选举权”进入到“全成年男选举权”,随后在日本(1921)以后实现了“含成年女子的选举权”,——>第一个赋予女性普选权的国家是日本!第一个在欧洲实现普选的是西班牙!——>美国作为“很反动”的资产阶级国家,比英国更迟,也比欧洲和南美几乎所有国家都更迟,才授予白人女性普选权,第一个女人参加投票通过的国会法案,居然是“禁止美国男人喝酒”!至于黑人事实有效的普选权,要迟至二战以后。
如果非要制造一些阴谋论之类的“资产阶级反动派”,当然可以英国“革命”以后的漫长的几百年世界政治史中,找到许多你死我活的细节,否则如果是从“普选就是民主的everything”说来,从英国的“国会至上”到欧洲和南美国家中的全民普选,尽管实现富庶的国家只是极少数;但毕竟从“普选”角度上看,真的是进步大潮浪滚滚,尽管有前有后,但看不出很大的毛病,或者看出什么“路线错误”来。但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就是,欧洲和南美随后就出现了内乱,法西斯专制,世界大战,随后是极权主义,古拉格群岛,…。
如果是以“普选就是民主的everything”的单线思维来说,也将因为欧洲民主带领着极权主义的进步,而将民主打入地狱,再将伟大领袖奉为公有制新时代的先知。但是民主真的只是普选的同义反复吗?即便不从经济学角度的“私有制——>交换创造价值——>市场经济”的逻辑角度,即便不从南北战争所体现的“地域和社群差异的冲突,不可能通过议会解决”的矛盾;即便仅仅是从英国民主进程,在实现了“国会至上”,即常称为“君主立宪”后的政治;仍然依赖于传统的国会向仲裁部门让渡权力,购买政治合法性保险的模式。
英国国会尽管制定议案,选举首相,审定预算,监督首先按议案,在预算范围内行使执政权,Parliament似乎是大权独揽——>至于英国国会内部是否还要再分上下议院,以及议员选举是否普及得足够公平,并没有改变议会至上的政治模式,此时的英国首相,只不过是议会集团的代理人;——>但是当英国议会及其代理人之英国政府,与普通英国社团(很多是中世纪法团继承者)和公民发生冲突时,英国议会却将冲突仲裁的权力,交给英国的司法系统!后者则声称授自英国国王委托的司法仲裁的权力。这才是英国君主立宪的意义所在。
?国公众分不清西方的左右派;左倾的中国,常将西方左派引为同志,实际上左派是反华的急先锋??
?督教“教会至上”限制了王权,但也巩固了国王的执政合法性,相当于王权花钱买保险??
?克《权利请愿书》引导的光荣革命,司法独立剥离了国会权力的合法性耦合??
?国国会和大宪章兼有专制帝国“收税行政机关”的职能;所谓自由就是抗税议税的自由??
?国“革命,内战”仍是“大宪章的兵谏”;克伦威尔砍掉的是“国王至上”的合法性??
?法审查不是美国法制所独有,司法审查是对“谁主张,谁维护”的法律“可执行性”的强调;??
?肯政府和最高法院在德里.斯科特案中的分歧,及导致南北战争的后果??
?国“司法至上”名不符实“马后炮正义”;“司法至上”掌握的是美国政府故意让渡的权力??
?“君主至上”到“司法至上”的政治进化模式;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城邦至上”的分支?
《英国民主中的国会至上和普选权的推进;英国司法独立背后的君主权力,君主立宪的意义;
“普选=民主”是欧洲基督教文化普遍的理解,但是却缔造了通往奴役之路和极权主义;》
前一篇: 客观短缺决定道德治国的边际,新自由主义“特供”成贵族的不得已
后一篇: 民资购买国企(医院)特许权不具商业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