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3 lines (31 loc) · 8.24 KB

明朝的组织部,宣传部,教育部,国企卫所.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3 lines (31 loc) · 8.24 KB

明朝的组织部,宣传部,教育部,国企卫所

标签: 明朝 国防部 组织部 教育部 卫所

目录: 现代国家社会史

时间: 2013-02-10 18:32:41

明朝的组织部,宣传部和教育部;

明朝国企型的软弱军事,通过掳掠民众补充亏损;

明朝军队编制庞大,战斗力极弱;

明朝军队对中国平民造成的伤害,超过任何侵略者

明朝政府机构中,继国企采办的部门和为了监督国企采办的反腐败部门以外,就是补充国企和反腐败人才的教育和人力资源系统,常称为“吏治”“学政”。比较大的部门是吏部,为六部之首,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礼部更接近于今天的宣传部,礼仪尊卑是当时最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但兼办編制内公务员的考试,会试(京试),相当于今天的国考。此外就是各省的学政,一直到县级重点中学(县学),共中的合同制教员(举人)由政府发工资,每个月可领两石米。但是在朱元璋和永乐时,发钞工资一度贬值到只能买半斗米。

如果再加上调动各地卫所军队的兵部(工作类似于国防部,战时参谋部,总政部),基本上就是明朝全部政府机构的职能。各地的都指挥司(警备司令部)不是編制干部担任,由各地国防企业(卫所)的优秀领导人担任。通常派有见习公务员和性功能缺失的皇帝特任的监军,共同完成保家卫国的光荣任务。明朝各地的卫所不属地方民政所管,类似今天中西部三线建设时的城市(通常本身就是国企)的机关户口。今天的反户籍制度中的一部分人,是把这种国企消费类“城市”中編制和居民自治的户口,混为一谈。此类城市中包括大庆。

明朝的卫所,不是唐朝职业军人性质的军事編制,实际上是承包了国防军事任务的MBO的国企,并且实行世袭的“所长”负责制。如同知县要为国家分派的任务,自筹费用;卫所的指挥使也要为保家卫国自筹成本。结果除了吃卫所军户的粮租,出卖效益不好的卫所官田给私人,筹集革命任务的资金我,别无他法。此即史书中所谓“军队的腐败”!但是要完成任务,卫所能不腐败吗?反之就是海瑞这样的不能完成任何具体任务的“清官”,又有可作用呢?不难理解,明朝的国防负担固然浩大,但实际军事力量要小一两个数量级。

卫所盘活资产的必然结果,就是卫所实际所能(自负盈亏)承担的实有人丁远远低于定额。但仍然要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只能在剩下的人丁中继续自筹费用。卫所本身必定渐渐破产,除了出卖苦力,或者加入造反大军,根本没有军事上存在的价值。卫所的历史,已经足以说明,国企如果不关闭,将是什么样的未来。遇到战斗任务时,若干个卫所组成一支军团,由警备司令指挥,若干个都司组成方面军,由总兵(军区司令,同样由优秀的卫所领导担任)指挥。都司和总兵,有时世袭的卫所军官考武举人,武进士,或简单地因功担任。

所以明朝军队的特长是编制庞大,特点是战斗力极弱。因为只有极少数效益比较好的总兵亲随的卫所(因为有其他卫所补贴,或者有其他财源,如戚继光),才真正可能有战斗力。到英宗时,一支十万人的一流明军,比较有战斗力的不到一万人。到辽东战争时,十万人的军队,几乎只是送死,其中有战斗力的部分,可能只有主要将领亲兵的几千人。但是可以说明朝军队贪生怕死,但绝不能说明朝军队害怕战争。穷得叫化子似的国防战士们,最喜欢的就是打仗这门发财生意,特别是剿倭,只要不是往辽东这种苦地皮磕石头劲旅即可。

明朝军事政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允许军队在战区自筹费用。因此打一些风险不大的战争,就是明朝国防企业补贴自已的好生意,也就是可以在战区任意杀掠掳掠,甚至大量剿杀居民充当斩敌。这种战功明显出现戚继光的战迹中,却谎称是“中国人扮成日本人的样子,拼命为日本人作战”。倭寇必须是倭,就因倭是外敌,奖赏要高一倍;而杀掠村民充功,道德上说是犯法的。如果杀的是西南少数民族的土著,道德上更安全。所以明朝军队特别好战,战争不断,“灾难深重”。明朝军队对中国人造成的伤害,超过任何入侵者

反腐败也许是冬天里“好一棚大烟火”;公有制的反腐败必定无效,不要让民众期望过高

反腐败目的为了苏杭现象利益链的“节流”;对特供的紧缩必定引发毛左特权阶级铤而走险

雍正如履薄冰的反腐败和几项新政;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改土归流和孙嘉滏钱法的得失

《雍正皇帝》的现代化改革的陷阱;雍正改革在中线失败,张居正短线即失败

苏杭现象穿透宋元明清的政策起伏;苏杭现象=“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明太祖试图用国企实现“减税”并解决财政缺口;严重损害了社会经济;

明朝反腐败政策和精神文明建设;明朝的户籍制度,官员档案制度,科举制度

明朝的干部体制,职称;“信息技术落后”导致明朝中层干部队伍庞大, 反腐败队伍庞大

苏联式的“非常现代化”的明朝;明朝皇帝,虚君的贵族“立宪”;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

明朝政府的国企和反腐败职能;明朝财政危机后,国企直接为政府采办物用;黄仁宇的错误

明朝政府基本职能是国企采办;明朝政府几乎不管民政,知县任务是采办

明朝的组织部,宣传部和教育部;

明朝国企型的软弱军事,通过掳掠民众补充亏损;

明朝军队编制庞大,战斗力极弱;

明朝军队对中国平民造成的伤害,超过任何侵略者;》

前一篇:明朝科举,知县,举人,教师,律师,状师和讼棍;

后一篇:科举不是教育,“教育拉动增长”的常识误区